前言:这是自己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记录的一篇博客,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目录
SAP系统中,报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管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料损失。报废率的设置和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物料主数据、BOM(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等。
1. 物料主数据中的报废率
在SAP中,物料主数据中可以设置两种类型的报废率:
①装配报废率(Assembly Scrap)
在物料主数据的MRP1视图中设置。这个报废率适用于整个装配过程,影响所有在BOM中使用的组件。例如,如果设置装配报废率为10%,则表示在生产过程中预计会有10%的报废。
②组件报废率(Component Scrap)
在物料主数据的MRP4视图中设置。这个报废率仅适用于特定的组件,无论该组件被用于哪个BOM中都会考虑这个报废率。
数据测试
假设成品的需求数量为100,BOM中一个组件的数量为5,组件的报废率为10%。根据计算逻辑,首先根据成品的装配报废率10%计算出组件需求为 100 * 5 + 100 *5 *10% =550。
2. BOM中的报废率
在BOM中,也可以设置两种类型的报废率:
①工序废品率(Operation Scrap)
与具体的工序相关。这个报废率表示在特定工序中可能产生的废品比例。
净值标识
净值标识(Net Value Indicator)是SAP系统中用于指示是否在计算物料需求时考虑报废率的一个参数。当净值标识被标上时,只会考虑自己的工序报废率,不会考虑组件在这个给BOM里面的装配报废率。
②部件废品率(Component Scrap)
在BOM行项目中设置,表示特定组件在该BOM中的报废率。如果物料主数据中也设置了组件报废率,BOM中的设置将优先考虑。
数据测试
接上面的条件,假设这里的BOM中报废率为5%。那么在这550个组件中,会产生 550*5% = 27.5 个废品,系统取整为28个。总共需要 550 + 28 =578 个组件。
3. 工艺路线中的报废率
在工艺路线中,也可以设置报废率,主要用于特定工序的废品管理。这个报废率以百分比表示,影响该工序的实际产出。每个工序的独立计算,实际生产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复杂因素,如累积报废、多工序报废等。
4、报废率的优先级
在SAP中,不同位置的报废率有不同的优先级。一般来说,BOM中的报废率优先级高于物料主数据中的报废率。具体来说如果在BOM中设置了组件报废率,系统会优先考虑BOM中的报废率,而忽略物料主数据中的报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