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JAVA)第一篇-----顺序表

 注:本篇文章较基础,主要介绍顺序表的实现,以及对java自带ArrayList的一些简单使用,适合需要简单了解顺序表的同学。

一、顺序表定义

        顺序表是一种在逻辑上,物理上(即地址)都连续的存储单元存储数据元素的一种数据结构,一般是使用数组来实现。

如图:

 

在物理地址上,每个数据元素都占了len个大小的空间,当知道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后,第k个元素的地址就是    location+(k-1)*len。

那么根据定义,可以得到顺序表的两个特点:

           1️⃣ 顺序表在地址存储上是连续的。

           2️⃣ 顺序表中元素是同一种数据类型。

不多bb,直接开始介绍顺序表的实现☻。

二、自定义顺序表

1.创建一个MyArrayList类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 {
    private int[] elem;

    private int usedSize;//记录当前表内元素个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SIZE = 4;//默认容量

    public MyArrayList() {
        this.elem = new int[DEFAULT_SIZE];
    }
}

2.disPlay()

作用:打印顺序表。

本质上就是遍历一下数组,然后逐一打印。

但我们要留意的是,如果表为空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RT:

private boolean isEmpty() {
        if (this.usedSize==0)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public void display() {
        if(isEmpty()){//判断是否为空表,返回boolean
            System.out.println("空表");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this.usedSize; i++) {
            System.out.print(this.elem[i] + " ");
        }
        System.out.println();
    }

3.Add()

作用:在数组末尾添加元素。

首先,我们回直接想到,让  this.elem[this.usedSize] = data;但执行这行代码的前期是数组没有满,即usedSize != DEFAULT_SIZE,所以我们先写一个判断表满的函数。

public boolean isFull() {
        return (size() == this.elem.length);
    }

那么,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如果满了就扩容。

:对于扩容,如果每次扩的比较小,而实际对该表的Add使用次数较多的话,就会频繁扩容,降低效率,但扩的大的话,也同样会带来空间上的浪费,所以应当基于实际,选择合适的扩容范围。

RT:

// 新增元素,默认在数组最后新增
    public void add(int data) {
        if (isFull()) {
            this.elem =
                    Arrays.copyOf(this.elem, 2 * this.elem.length);
        }
        this.elem[this.usedSize] = data;
        this.usedSize++;
    }

4.Add(int pos,int data)

作用:在指定的位置(默认为前),添加元素。

仔细想想,这个函数与Add()函数类似,同样只要this.elem[this.usedSize] = data;即可完成,

不同的是,我们要先判满,然后判断pos的值是否合法。

那就先实现下pos是否合法函数。

private boolean checkPosInAdd(int pos) {
        if (pos < 0 || pos >= this.usedSize)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合法
    }

RT:

public void add(int pos, int data) {
        if (!checkPosInAdd(pos)) {
            throw new PosOutInedx("下标不合法");
        }
        if (isFull()) {
            this.elem =
                    Arrays.copyOf(this.elem, 2 * this.elem.length);
        }
        for (int i = this.usedSize; i > pos; i--) {
            this.elem[i] = this.elem[i - 1];
        }
        this.elem[pos] = data;
        this.usedSize++;
    }

5.contain(int toFind)

作用:判定表内是否包含给定元素。

不难想到,只要一遍遍历即可查找到,如果给定表为有序,还可以用二分。

RT:

public boolean contains(int toFind) {
        if (isEmpty())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 = 0; i < this.usedSize; i++) {
            if (this.elem[i] == toFind)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6.indexOf(int toFind)

作用:返回给定数据在表内的下标。

我们已经会了第五个函数,这个自然轻松拿捏。同样是遍历,然后return index;

RT:

public int indexOf(int toFind) {
        if (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空");
            return -1;
        }
        for (int i = 0; i < this.usedSize; i++) {
            if (this.elem[i] == toFind) {
                return i;
            }
        }
        return -1;
    }

7.get(int pos)

作用:获取pos位置的元素。

RT:

public int get(int pos) {
        if (isEmpty()) {
            throw new PosOutInedx("空表");
        }
        if(!checkPosInAdd(pos)){
            throw new PosOutInedx("pos不合法");
        }
        return this.elem[pos];
    }

看到这里了,各位应该可以感受到数据结构的严谨了吧,我们无论些什么函数,都一定考虑合法问题、扩容问题...... 只有我们做好了这些铺垫,我们就能大大减少Bug的数量。

8. set(int pos,int value)

作用:将表内pos位置的值更新为value。

这时,相信大家第一时间可以想到,pos是否合法,表是否为空了吧?

RT:

public void set(int pos, int value) {
        if(isEmpty()){
            throw new PosOutInedx("空表");//自定义异常
        }
        if (!checkPosInAdd(pos)) {
            throw new PosOutInedx("pos不合法");
        }
        this.elem[pos] = value;
    }

9.remove(int key)

作用:删除第一次出现的key。

首先,判断是否为空表,然后可以调用indexOf(key); 直接得到key的下标index,这时,要判断index是否合法,不合法也就是表内没有这个元素,那么什么都不做,直接return。合法就从index遍历到表尾,依次覆盖。

RT:

public void remove(int key) {
        if(isEmpty()){
            throw new PosOutInedx("空表");
        }
        int index = indexOf(key);
        if(index == -1){
            System.out.println("没这个元素捏");
            return;
        }
        for (int i = index; i < this.usedSize - 1; i++) {
            this.elem[i] = this.elem[i + 1];
        }
        this.usedSize--;
    }

10.size()

作用:求表长。

RT: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this.usedSize;
    }

11.clear()

作用:清空。

RT:

 public void clear() {    
        this.usedSize = 0;
    }

 因为MyArrayList的函数都是基于usedSize值执行操作的,所以这里将usedSize置为0后,就达到了清空的效果。

三、ArrayList的使用

1.构造方法

ArrayList()

源码展示:

 ​​​这其中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就是一个Object数组。

ArrayList(int )

源码: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这个构造方法用于,你想让构造的ArrayList用来接收继承与Collection接口的类,而这个类中的数据是继承与E的。

2.add()

当使用ArrayList()构造顺序表后,实际上并没有开辟任何空间,只有当你第一次调用了add(int)后,类内部才会自行调用函数,开辟(grow)一个可以存放10个数据的空间。

3.常用操作,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1.add(E e)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System.out.println("1、 "+list);
        //2.add(int index,E e)  【index<=list.size()】
        list.add(2,4);//在下标为3前插入e
        System.out.println("2、 "+list);
        //3.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LinkedList<Integer> list2 = new LinkedList<>();
        list2.add(4);
        list2.add(5);
        list.addAll(list2);
        System.out.println("3、 "+list);
        //4.remove(int index)  删除下标为index的元素
        list.remove(1);
        System.out.println("4、 "+list);
    }

运行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1.add(E e)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System.out.println("初始打印: "+list);
        //5.remove(Object o)    删除遇到的第一个o
        list.remove(2);
        System.out.println("5、 "+list);
        //6.get(int index)  获取下标为index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6、 "+list.get(1));
        //7.set(int index,E element) 将下标为index的元素,更新为element
        list.set(0,3);
        System.out.println("7、 "+list);
        //8.contains(Object o) 是否包含
        System.out.println("8、 "+list.contains(3));
        //9.indexOf(Object o) 返回第一个 o 所在下标
        // lastIndexOf(Object o) 返回最后一个o所在下标
        System.out.println("9、 "+list.indexOf(2));
        //10.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截取部分list
        System.out.println("10、 "+list.subList(0,1));//左开右闭
    }

执行结果: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例如: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错误,请谅解。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todd1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