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

介绍

Linux 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
Linux 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Linux系统操作系统,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免费,开源,处理并发能力强的操作系统。
  2. Linux的主要发行版本(在Linux内核上进一步开发):CentOS,RedHat,Ubuntu,Suse,红旗Linux(中国)
  3. 目前主要的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Linux;IOS;MAC;鸿蒙

Linux安装(VM + CentOS)

  1. 开机进入BOIS设置支持虚拟设置改为enable

  2. 安装VM(傻瓜式安装)
    编辑虚拟机信息时注意事项:
    CPU分配;
    网络连接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发现在VM中,提供了三种网络连接,那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1、桥连接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NAT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仅主机模式 :centOS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主机,不可以访问外网。

  3. 通过镜像进行相关安装
    参考教程

终端使用

  • 安装完成以后,会发现我们的系统处于脱机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VMtools(可以设置共享文件夹,也可以实现主机与虚拟机复制粘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的目录结构

Linux采用的是层级的树状目录结构,在该结构中的最上层是“/”,其他目录建立在该目录下面。(在Linux的世界里,一切皆为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录结构描述链接

  •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
  •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远程访问

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远程的访问显得必不可少。
XShell(远程登陆) Xftp5(远程上传下载)

安装XShell

XShell完美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1. Linux开启sshd服务监听22号端口等待XShell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傻瓜式安装XShell,链接Linu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Xftp5

  1. 傻瓜式安装,同样选用22端口进行链接
  2. 解决乱码:通过连接属性选项修改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和vim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连 vim 的官方网站 (http://www.vim.org) 自己也说 vim 是一个程序开发工具而不是文字处理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vim的三种模式

  1. 正常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正常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2. 编辑模式/插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ENTER,回车键,换行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3. 命令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q 退出程序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快捷键详情

关机重启注销

关机重启

  1. shutdown
    shutdown -h now 表示立即关机
    shutdown -h 1 表示一分钟后执行关机
    shutdown -r now 表示立即重启
  2. halt
    单独使用,表示立即关机
  3. reboot
    重启系统
  4. sync
    把内存数据写入磁盘。

注意:每次重启或者是关机先执行sync防止数据丢失。

用户登陆与注销

远程登陆注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户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

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添加用户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可选)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用户名:
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添加用户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别说明:设置密码 passwd supperbro

删除用户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是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注意:实际开发一般不删除用户主目录。

查询用户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切换用户

su 用户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本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户组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删除组

groupdel 用户组

创建一个用户并且指定其用户组

useradd -g 用户组 用户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用户组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修改用户所在的组

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

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1"用户名"是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
通常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并且由大小写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登录名中不能有冒号(:),因为冒号在这里是分隔符。

为了兼容起见,登录名中最好不要包含点字符(.),并且不使用连字符(-)和加号(+)打头。

2)“口令”一些系统中,存放着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
虽然这个字段存放的只是用户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但是由于/etc/passwd文件对所有用户都可读,所以这仍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现在许多Linux 系统(如SVR4)都使用了shadow技术,把真正的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个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者“*”。

3)“用户标识号”是一个整数,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
一般情况下它与用户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几个用户名对应的用户标识号是一样的,系统内部将把它们视为同一个用户,但是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主目录以及不同的登录Shell等。

通常用户标识号的取值范围是065 5350是超级用户root的标识号,199由系统保留,作为管理账号,普通用户的标识号从100开始。在Linux系统中,这个界限是5004)“组标识号”字段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它对应着/etc/group文件中的一条记录。

5)“注释性描述”字段记录着用户的一些个人情况。
例如用户的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这个字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在不同的Linux 系统中,这个字段的格式并没有统一。在许多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注释性描述文字,用做finger命令的输出。

6)“主目录”,也就是用户的起始工作目录。
它是用户在登录到系统之后所处的目录。在大多数系统中,各用户的主目录都被组织在同一个特定的目录下,而用户主目录的名称就是该用户的登录名。各用户对自己的主目录有读、写、执行(搜索)权限,其他用户对此目录的访问权限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7)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负责将用户的操作传给内核,这个进程是用户登录到系统后运行的命令解释器或某个特定的程序,即Shell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Linux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和用户习惯为用户指定某个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么系统使用sh为默认的登录Shell,即这个字段的值为/bin/sh。

用户的登录Shell也可以指定为某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限制用户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就自动退出了系统。有些Linux 系统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统中登记了的程序才能出现在这个字段中。

8)系统中有一类用户称为伪用户(pseudo users)。
这些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也占有一条记录,但是不能登录,因为它们的登录Shell为空。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

常见的伪用户如下所示: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tc/shadow指令文件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 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11日。
"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

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

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

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组名"是用户组的名称,由字母或数字构成。与/etc/passwd中的登录名一样,组名不应重复。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用户组加密后的口令字。一般Linux 系统的用户组都没有口令,即这个字段一般为空,或者是*"组标识号"与用户标识号类似,也是一个整数,被系统内部用来标识组。
"组内用户列表"是属于这个组的所有用户的列表/b],不同用户之间用逗号(,)分隔。这个用户组可能是用户的主组,也可能是附加组。

实用指令

指令级别

根据不同的操作人员指定不同的指令级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切换级别

init 【0123456】

面试:Linux找回root密码:(不可以远程操作)
思路:进入到单用户模式,在单用户模式下,不需要root密码,就可以获得root的权限,就可以修改root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指定文件etc/inittab的默认指令等级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指令级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帮助指令

当我们对linux的指令不熟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帮助指令来查看指令的使用方法。

  1. man获取帮助信息
man 【待查看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help获取指令信息

help 【指令】

文件目录类指令

  1.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ls指令

ls 【选项】 【目录或者是文件】
选项
-a 显示隐藏的文件
-l 格式化显示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cd切换目录
cd 【参数】
cd …当前目录的上一级
cd ~ 或者 cd :回到用户的主目录当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mkdir

mkdir [选项]  待创建的目录
选项
-p 一次创建多级目录

5、rmdir
rmdir 【选项】 待移除的空目录
注意:如果目录不为空就无法移除,需要 rm -rf 才可以移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touch

touch 待创建文件
注意:可以一次性创建多个文件

7、cp

cp 【选项】 source dest
选项:
-r 复制整个文件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mv

mv old new (重命名)
mv  /../..   /../ (移动文件)

9、cat

cat 【选项】 文件 (查看文件内容,只读) 
选项:
-n 显示行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list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

ls -l > 文件(该文件存在则覆盖,不存在则创建写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s -al >> 文件(追加到文件末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cho “” >> (将引号内容追加到文件后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echo / head / tail

echo 【选项】 【文本内容】

例如:输出当前环境变量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ead 【选项】 文件

head 文件 : 默认显示10
head -n 文件: 默认显示前5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ail 【选项】  文件

tail 文件 (显示文件的后10行)
tail -n 文件 (显示文件的后n行)
tail -f 文件(追踪文件的更新,加入后就会监控到该文件,文件发生变化的话就会立即响应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ln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history
history 【选项】(查看系统上已经执行过的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历史指令编号 (再一次执行)

时间日期类

1、date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e -s 字符串(设置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cal

cal 【选项】 (显示日历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搜索查找类

1、find指令
find指令将会从指定的目录上一次向下递归,将满足条件的指令打印在终端上。

find 【查找范围】 【选项】
选项说明:
-name<文件名>
-user<文件拥有者>
-size<文件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找文件大小大于1k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loca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gre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压缩和解压缩

1、gzip/gunz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使用gzip压缩后,不会保留原来的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zip/unz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ta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管理和权限管理

文件的所有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的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权限的基本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权限管理—修改权限chmode

可以修改目录的权限或者是文件的权限。

  • 方式一:通过+ - =去修改权限
    u表示文件所有者,o表示文件的其他者,g表示在同一个组的用户,a表示前三者的和即所有
    chmod u=rwx , g = rwx, o=rw 文件名
    chmod g+x 文件名
    chmod a-r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方式二:通过数字变更权限
    r=4 w=2 x=1 rwx=7
    chmod u=rwx , g = rwx, o=rw 文件名相当于chmod 776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文件所有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变文件所在组chgr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时任务调度

crond任务调度

crond定时去执行系统的一个任务或者是一个脚本,代码;如果只是简单任务,不需要写脚本,只需要在crond编辑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磁盘分区,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分区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 lsblk 【选项】查看分区情况
-f可以查看详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添加一块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disk /dev/sdb进行磁盘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格式化的指令操作
mkfs -t ext4 /dev/sdb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挂载点 例如:/home/newdisk 创建该目录
mount /dev/sdb1 /home/newdis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前设置的挂载为临时的,需要设置自动挂载,在/etc/fstab下记录了当前挂载情况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设置其来改变自动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unt -a 设置自动挂载

磁盘情况查询

查看磁盘的整体使用情况;df -h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询指定目录的磁盘的使用情况 du -h /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配置

Nat网络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网络和网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示系统的进程 指令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终止进程Kill killa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rvice服务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级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kconfig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PM与PUM管理

RPM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询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卸载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yum

yum(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 Fedora 和 RedHat 以及 SUSE 中的 Shell 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 RPM 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
yum 提供了查找、安装、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而且命令简洁而又好记。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 "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package:安装的包名。
yum常用命令

1.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check-update

2. 更新所有软件命令:yum update

3. 仅安装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4. 仅更新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update <package_name>

5. 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list

6. 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package_name>

7. 查找软件包命令:yum search <keyword>

8. 清除缓存命令: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及旧的 header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