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的基础知识(编写于2024-04-30)
一、信创的基本概念:
1.1信创的起源:
2016年3月4日,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社会组织,并将其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
",简称"信创工委会
"。这是"信创
"这个词的来源。
“信创工委会
"成立后不久,全国各地相继又成立了大量的信创产业联盟,共同催生了庞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也被称为"信创产业
”,简称"信创
"。
"信创
"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完全自主可控。
“信创
"以前也被称为"安可(安全可控)
”.
1.2"信创工委会"理事单位:
1.3“863”、“973”、““核高基”: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樨、陈芳允四位“两弹一星元勋”致信国家领导人,提出全面追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并制定中国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建议和设想,3月5日,领导人亲自批准启动,并调拔100亿人民币作为项目专项资金,这就是著名的“863项目”,标志着中国自主创新开始起步。
1997年,由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实施“973”计划,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2006-2013年,预研阶段,国家启动“核高基01事项”。核高基就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7年,核高基重大专项第二批工程启动会正式召开。
1.4信创的核心要求:
- 技术先进
- 数据安全
- 技术成熟
- 产业完成
- 自主可控
1.5信创的作用和意义:
- 带动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 维护安全: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实现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
- 布局产业: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举措,可以带动传统ICT产业转型,构建产业集群。
二、信创的产业生态:
2.1信创产业的体系类别:
- 信创产业的生态体系极为庞大,几乎覆盖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
-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它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这四部分构成。
2.2信创产业应用领域(“2+8+N”):
2.3信创产业链代表企业:
2.4信创产业链国外对标:
2.5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信创体系:
2.6信创产业链(芯片):
2.7信创产业链(存储):
2.8信创产业链(操作系统):
2.9信创产业链(数据库):
- 数据库的体系架构:
- 数据库内核:对数据进行写入、读取与查询等核心操作;
- 数据库管理平台:对数据库集群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
- 数据库周边工具:提升数据库的使用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 数据库的分类:
- 按功能:OLTP事务型数据库、OLAP分析型数据库、HTAP混合型数据库;
- 按数据:传统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NewSQL数据库、多模数据库;
- 按架构: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关系式数据库;
- 按存储介质:硬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
- 按部署模式:本地数据库、云数据库
- 按商业模式:开源数据库、商业数据库
2.10信创产业链(应用软件):
2.11信创产业链(信息安全):
三、信创的展望与未来:
3.1信创的市场规模:
数据源于2022年
中国信创生态市场实际规模2022年为 3052 亿元,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将达到 8000 亿元规模。
3.2部分信创相关国家政策:
3.3信创的阶段目标:
2022年9月,国资委下发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要求所有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全替代。
79号文的核心内容归纳如下:
- 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
- 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经营管理系统)
- 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 2027年100%完成
3.4信创的发展阶段:
- 1993-2007:预研摸索
- 2008-2016:加速追赶
- 2017-2019:落地事件
- 2020-未来:应用赶超
3.4信创的发展思路:
- 第一步,在党政等封闭市场进行应用,打磨产品和生态,培育骨干企业;
- 第二步,在产品好用和生态相对成熟之后,进入重点行业市场,如电信、轨交、电力等行业;
- 第三步,将信创产品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
3.5信创的发展现状:
- 信创产业规模以每年不低于3%的比例持续增长;
- 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约占据信创市场的75%;
- 东部地区借助沿海贸易和交通优势,占据市场份额50%以上,中部地区产业实力较强,占据市场份额35%,西部地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占据市场份额不到15%;
- 整机生产、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已实现全过程国产化;
- 芯片制造、存储器、安全终端、网络设备等基础设备在工艺、设计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
3.6信创的主要挑战:
- 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情况严重,价格战比较严重;
- 部分领域产品的技术指标、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部分关键技术仍未完全突破,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仍有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
- 信创产业的绝对用户数量仍然难以与国外巨头抗衡,需要在国际上赢得用户和市场的认可;
- 信创产业格局较为分散,龙头企业不多,无法发挥合力优势;
- 信创产业人才数量仍然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影响长远发展;
- 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假借信创的名义,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