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
- 名称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
优点:
- 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
- 避免输入错误的可能
- 避免IP地址冲突
- 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
- 方便客户端配置
缺点:
- 不易定位(不利于服务器维护)
- 对于DHCP服务器的租约选择,客户端采取先到先得的策略(管理员不可控)
-
原理
-
原则:网络访问是双向的,网络是有方向的(一问一答)
-
广播(确定对方位置IP)原则:
广播是有范围的
广播是有种类的(已知自己位置,不知自己位置Discover广播)
-
客户端(Client)获取地址的步骤:
1租约请求–2租约响应–3租约选择–4租约建立/确定
-
-
租约请求的建立过程
-
租约请求:客户端发起的,DHCP Discover广播,查询局域网内是否有DHCP服务器
**注:**DHCP Discover广播仅作为租约请求广播,不易受到干扰。
-
**租约响应:**由服务器端回应,两种情况
- 1局域网内收到客户端广播的服务器不是DHCP服务器/没收到客户端广播,丢弃请求数据包。
- 2局域网内收到客户端广播的服务器是DHCP服务器,响应租约请求,并回复信息,包含打算分配客户端的IP地址。
- 客户端临时分配此IP地址,检测是否被占用
- 如果被占用,通知服务器此IP被占用,服务器端给予标记。然后客户端重新发广播
- 如果未被占用,则继续租约过程
- 客户端临时分配此IP地址,检测是否被占用
-
租约选择:客户端完成,三种情况
-
局域网内没有DHCP服务器回复
客户端Win7 / Server 2003以前的版本,间隔1、3、5、7、13……一分半,简单广播询问局域网内是否有DHCP服务器,循环此操作
优点:发现服务器的概率高(新加入的服务器能被及时发现) 缺点:占用资源高
客户端Win8 / Server 2008以后的版本,间隔1、3、5、7、13……一分半,简单广播询问局域网内是否有DHCP服务器,若未有响应,Client会给自己分配一个169开头的假IP,停止发送广播
优点:占用资源小 缺点:发现服务器的概率低(无法发现新加入服务器)
-
局域网内有多个DHCP服务器回复
Client会采用先到先得的策略(管理员不可控),继续后续租约过程
-
局域网内仅有一个DHCP服务器回复
Client继续后续租约过程
-
-
租约确定(建立):服务器回应、
确定租期(默认8天),记录租约信息(MAC地址,租期),同时将上网必须的四个地址发给客户端。
Question:
Client通过DHCP自动获取的IP是否会和手工分配的IP,冲突?
答: 一般不会。手工分配IP地址在前,DHCP自动获取在后,不会冲突;DHCP在前,手工分配IP在后,有冲突可能。
-
-
DHCP续租过程
- 客户端使用租约达50%(4天)时,以单播形式向服务器请求续约。
- 如果续约失败,则会继续使用IP,当达到租约87.5%(7天)时,以广播(Client已知自己IP)形式向服务器续租
- 如果继续续约失败,客户端则使用租约至100%,然后重新发送DHCP Discover包,重新广播寻找新的DHCP服务器
-
实验
- 准备工作
- 真实机(Client)和虚拟机(Server)之间保持网络通畅
- 尽量保证局域网内没有DHCP服务器(实验时做不到)
- DHCP服务器端,必须拥有静态IP地址(手动赋予IP地址,若无Windows无法下一步,Linux仅在最后报错)
- 开始→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角色→添加角色服务器:DHCP服务器,下一步→下一步×2→父域随便填写,首选DNS服务器填一个自己记住的DNS服务器,下一步→不需要Wins(淘汰20年了),下一步→添加作用域,作用域名随便起,填写开始、结束IP(范围1-254),子网掩码255.255.255.0(直接出现),默认网关,勾选激活此作用域,下一步→DHCPv6无状态模式,下一步→安装
- 开始-管理工具-DHCP
- 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