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前缀和与差分

前缀和与差分

应用总结

  1. 前缀和用来查询一段区间的和。
    具体应用有求最大子段和,求二维矩阵规定长度的子矩阵和,对于没有规定具体长度的子矩阵和可以通过前缀和压缩

  2. 差分
    对一段区间的操作,转换为对首尾差值的加减。
    应用于对一段区间整体操作,与前缀和相结合输出结果。

前缀和

截断数组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a1,a2,…,an

现在,要将该数组从中间截断,得到三个非空子数组。

要求,三个子数组内各元素之和都相等。

请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截断方法?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a1,a2,…,an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截断方法数量。

数据范围
前六个测试点满足 1≤n≤10

所有测试点满足 1≤n≤105
,−10000≤ai≤10000

输入样例1:
4
1 2 3 3
输出样例1:
1
输入样例2:
5
1 2 3 4 5
输出样例2:
0
输入样例3:
2
0 0
输出样例3:
0

思路

将数组分为等和的三段,对应于前缀和就是,找到公差设为 a v e ave ave为总和三分之一的前缀和数组等差数列。
公差相等,三段前缀和的特征为第一段为 a v e ave ave,第二段为 2 a v e 2ave 2ave,第三段为 3 a v e 3ave 3ave。记录所有可能第一段的个数,当遍历到可能第二段时,用第一段数量更新数量,因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确定后,第三段也相应确定,所以第三段可以不管他。

代码
N = 100010

a = [0] * N
n = int(input())

a[1 : n + 1]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1, n + 1) : # 计算前缀和
	a[i] += a[i - 1]
	
if a[n] % 3 or n < 3 : # 当元素个数小于3或者和不是3的倍数时肯定无法分组
	print(0)
else :
	ave = a[n] // 3 # 公差
	ans, cnt = 0, 0
	for i in range(2, n) :
		if a[i - 1] == ave : cnt += 1 # 记录第一段个数
		if a[i] == 2 * ave : ans += cnt # 遇见每个第二段时,都能确定分段方法
	print(ans)

最大加权矩形

题目描述

为了更好的备战 NOIP2013,电脑组的几个女孩子 LYQ,ZSC,ZHQ 认为,我们不光需要机房,我们还需要运动,于是就决定找校长申请一块电脑组的课余运动场地,听说她们都是电脑组的高手,校长没有马上答应他们,而是先给她们出了一道数学题,并且告诉她们:你们能获得的运动场地的面积就是你们能找到的这个最大的数字。

校长先给他们一个 n × n n\times n n×n 矩阵。要求矩阵中最大加权矩形,即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权值,权值定义在整数集上。从中找一矩形,矩形大小无限制,是其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和最大 。矩阵的每个元素属于 [ − 127 , 127 ] [-127,127] [127,127] ,例如

 0 –2 –7  0 
 9  2 –6  2
-4  1 –4  1 
-1  8  0 –2

在左下角:

9  2
-4  1
-1  8

和为 15 15 15

几个女孩子有点犯难了,于是就找到了电脑组精打细算的 HZH,TZY 小朋友帮忙计算,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的答案都不一样,涉及土地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含糊,你能帮忙计算出校长所给的矩形中加权和最大的矩形吗?

输入格式

第一行: n n n,接下来是 n n n n n n 列的矩阵。

输出格式

最大矩形(子矩阵)的和。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4
0 -2 -7 0
 9 2 -6 2
-4 1 -4  1 
-1 8  0 -2
样例输出 #1
15
提示

1 ≤ n ≤ 120 1 \leq n\le 120 1n120

思路

求最大子矩阵和,让人想到了最大子段和,然而矩阵是在二维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将矩阵进行压缩,我们选择对行进行压缩,对连续的行之间可以看成是一行,通过组合的形式可以考虑到所有情况。组合通过前缀和来进行实现。

代码
N = 130
a = [[0] * N for _ in range(N)]

n = int(input())

for i in range(1, n + 1) :
	a[i][1 : n + 1] = list(map(int, input().split()))

# 计算二维前缀和
for i in range(1, n + 1) :
	for j in range(1, n + 1) :
		a[i][j] += a[i - 1][j] + a[i][j - 1] -a[i - 1][j - 1]
# 进行矩阵压缩和求最大子段和
ans = -1000010
for i in range(1, n + 1) :
	for j in range(1, i + 1) : # 从包含1行到包含i行
		f = [0] * (n + 1)
		minn = 0
		for k in range(1, n + 1) :
			f[k] = a[i][k] - a[i - j][k]
			ans = max(ans, f[k] - minn)
			minn = min(minn, f[k])
print(ans) 

差分

海底高铁

题目描述

该铁路经过 N N N 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站。不过,由于各个城市之间不能协调好,于是乘车每经过两个相邻的城市之间(方向不限),必须单独购买这一小段的车票。第 i i i 段铁路连接了城市 i i i 和城市 i + 1 ( 1 ≤ i < N ) i+1(1\leq i<N) i+1(1i<N)。如果搭乘的比较远,需要购买多张车票。第 i i i 段铁路购买纸质单程票需要 A i A_i Ai 博艾元。

虽然一些事情没有协调好,各段铁路公司也为了方便乘客,推出了 IC 卡。对于第 i i i 段铁路,需要花 C i C_i Ci 博艾元的工本费购买一张 IC 卡,然后乘坐这段铁路一次就只要扣 B i ( B i < A i ) B_i(B_i<A_i) Bi(Bi<Ai) 元。IC 卡可以提前购买,有钱就可以从网上买得到,而不需要亲自去对应的城市购买。工本费不能退,也不能购买车票。每张卡都可以充值任意数额。对于第 i i i 段铁路的 IC 卡,无法乘坐别的铁路的车。

Uim 现在需要出差,要去 M M M 个城市,从城市 P 1 P_1 P1 出发分别按照 P 1 , P 2 , P 3 , ⋯   , P M P_1,P_2,P_3,\cdots,P_M P1,P2,P3,,PM 的顺序访问各个城市,可能会多次访问一个城市,且相邻访问的城市位置不一定相邻,而且不会是同一个城市。

现在他希望知道,出差结束后,至少会花掉多少的钱,包括购买纸质车票、买卡和充值的总费用。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 N , M N,M N,M

接下来一行, M M M 个数字,表示 P i P_i Pi

接下来 N − 1 N-1 N1 行,表示第 i i i 段铁路的 A i , B i , C i A_i,B_i,C_i Ai,Bi,Ci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表示最少花费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9 10
3 1 4 1 5 9 2 6 5 3
200 100 50
300 299 100
500 200 500
345 234 123
100 50 100
600 100 1
450 400 80
2 1 10
样例输出 #1
6394
提示

2 2 2 3 3 3 以及 8 8 8 9 9 9 买票,其余买卡。

对于 30 % 30\% 30% 数据 M = 2 M=2 M=2

对于另外 30 % 30\% 30% 数据 N ≤ 1000 , M ≤ 1000 N\leq1000,M\leq1000 N1000M1000

对于 100 % 100\% 100% 的数据 M , N ≤ 1 0 5 , A i , B i , C i ≤ 1 0 5 M,N\leq 10^5,A_i,B_i,C_i\le10^5 M,N105Ai,Bi,Ci105

思路

由于每个城市只有一段路可以到达,而每段路都需要买相应的车票或者使用IC卡。每段路互不相干,这样对于费用的计算只需要知道每一段路经过次数。由于出差每次访问城市可能不是相邻的,所以对于每次的访问需要改变所有途经的路径,这就可以使用差分来记录了。

代码
N = 100010
a = [0] * N
f = [0] * N
n, m = map(int, input().split())

a[1 : m + 1] = list(map(int, input().split()))

# 计算差分,路径按照小的城市号规定
for i in range(2, m + 1) :
	x, y = a[i - 1], a[i]
	f[min(x, y)] += 1
	f[max(x, y)] -= 1
# 计算前缀和
for i in range(1, n) :
	f[i] += f[i - 1]
res = 0
for i in range(1, n) :
	x, y, z = map(int, input().split())
	res += min(x * f[i], z + y * f[i])
print(res)

改变数组元素

给定一个空数组 V
和一个整数数组 a1,a2,…,an

现在要对数组 V
进行 n
次操作。

第 i
次操作的具体流程如下:

从数组 V
尾部插入整数 0

将位于数组 V
末尾的 ai
个元素都变为 1
(已经是 1
的不予理会)。
注意:

ai
可能为 0
,即不做任何改变。
ai
可能大于目前数组 V
所包含的元素个数,此时视为将数组内所有元素变为 1

请你输出所有操作完成后的数组 V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T
,表示共有 T
组测试数据。

每组数据第一行包含整数 n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a1,a2,…,an

输出格式
每组数据输出一行结果,表示所有操作完成后的数组 V
,数组内元素之间用空格隔开。

数据范围
1≤T≤20000
,
1≤n≤2×105
,
0≤ai≤n
,
保证一个测试点内所有 n
的和不超过 2×105

输入样例:
3
6
0 3 0 0 1 3
10
0 0 0 1 0 5 0 0 0 2
3
0 0 0
输出样例: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1
0 0 0

思路

每次操作都是将一段区间进行操作,很显然用差分的做法。在进行前缀和后只需要判断是否为0,即可判断是否被操作过。

代码
'''
0代表未操作
其他数字ai代表将本位置起的ai个元素全部变为1
差分是对一段区间进行一次性操作,我们只需要统一区间操作的情况下,
进行操作(比如如果有操作则统一+1),那么只要差分后的前缀和不是0则证明被变为1过
'''

T = int(input())

for _ in range(T) :
    n = int(input())
    a = [0] * (n + 2)
    f = [0] * (n + 2)
    f[1 : n + 1]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1, n + 1) :
        if f[i] :
            if f[i] >= i :
                a[1] += 1
            else :
                a[i - f[i] + 1] += 1
            a[i + 1] -= 1
    for i in range(1, n + 1) :
        a[i] += a[i - 1]
        if a[i] != 0 :
            print(1, end = " ")
        else : print(0, end = " ")
    prin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