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将整个OSPF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区域内部通过拓扑信息计算路由,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实现全网可达。OSPF防环机制主要是体现在域内防环和域间防环。
域间防环
-
OSPF的星型拓扑划分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防环手段。OSPF要求所有的非0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区域间路由需经由骨干区域中转。OSPF要求所有的非0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区域间( Inter- - Area Route )路由需经由骨干区域中转。这个要求使得区域间的路由传递不能发生在两个非0的区域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区域间路由环路的发生,也使得OSPF的区域架构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类似星型的拓扑,如下图所示。
-
ABR从非骨干区域收到的Type-3 LSA不能用于区域间路由的计算。当一台 ABR 在非 Area0 的区域中收到 Type- - 3 LSA 时,虽然它会将其装载进 LSDB ,但是该路由器不会使用这些 Type- - 3 LSA 进行路由计算,当然它更不会将这些 Type- - 3 LSA 再注入回Area0 中。
-
区域之间存在水平分割机制,从某个区域学到的路由信息不会再通告到这个区域,这和距离适量协议的水平分割相似,区域水平分割可以概括为:从此区域出,不进此区域。
域内防环
OSPF基于一类二类LSA的洪泛收集区域内的拓扑信息,将这些拓扑信息转化为有向图,再用SPF算法将有向图转化为最短路径树,而树形结构是无环的,OSPF最后依据树形结构将路由加载到路由表中。
有向图转化
一类LSA描述了某个设备的接口信息,二类LSA只是一类LSA对MA网络的补充,通过查看一二类LSA可以画出单区域的有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