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 6 问:ISO/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ISO/OSI 参考模型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SO/OSI 参考模型

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通常简称为 OSI 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有 7 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低三层统称为通信子网,它是为了联网而附加的通信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高三层统称为资源子网,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等功能。传输层承上启下

ISO/OSI 七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功能是在物理媒体上为数据端设备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

  • 物理层主要定义数据终端设备 (DTE) 和数据通信设备 (DCE) 的物理与逻辑连接方法,所以物理层协议也称物理层接口标准。由于在通信技术的早期阶段,通信规则称为规程(Procedure),因此物理层协议也称物理层规程

  • 物理层接口标准很多,如 EIA-232C、EIA/TIARS.449、CCITT 的 X.21 等。

  • 物理层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 规定接口参数:通信链路与通信结点的连接需要一些电路接口,物理层规定了这些接口的一些参数,如机械形状和尺寸、交换电路的数量和排列等。
      例如,笔记本电脑上的网线接口,就是物理层规定的内容之一。
    • 规定信号功能和电气特征:物理层也规定了通信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的意义和电气特征。
      例如物理层规定信号 A 代表数字 0, 那么当结点要传输数字 0 时,就会发出信号 A, 当结点接收到信号 A 时,就知道自己接收到的实际上是数字 0。
  • 注意:传输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在物理层协议下面。因此,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 0 层。

  1.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