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关村第一关-链表青铜挑战笔记

Java是如何构造链表的


节点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链表时由一个个节点Node串连起来的,每一个Node都包含着两个部分:数据域和指针域。数据域用来保存Node的信息,指针域则保存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即指向下一个节点。
   在Java中定义Node通常以以下形式:

class Node{
    int val; //数据域
    Node next; //指针域
    public 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创建链表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创建链表的方式,针对给出的数组,利用数组元素创建链表:

private static Node initList(int[] arr) {
        Node head=null, cur=null;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Node node = new Node(arr[i]);
            node.next=null;
            //要判断开始时cur为null
            if(i==0){  
                head=node;
                cur=node;
            }else{
                cur.next=node;
                cur=node;
            }
        }
        return head;
    }

   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第一次插入节点是做出判断,因为此时cur.next为null,否则会报空指针错误。


链表插入元素

   向链表中插入元素一般要考虑三种情况:头部插入、中间插入以及尾部插入。
   头部插入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新节点指向head,然后调整head即可:

node.next=head;
head=node;

   中间插入一般会给出寻找插入位置的条件,比如:直接给出特定位置、插入后保持链表元素的有序性等。中间插入的关键在于找到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prev,找到后即可轻松插入节点,在找节点位置时,要注意所给位置和链表长度的大小关系,处理越界情况。

node.next=prev.next;
prev.next=node;

   尾部插入找到最后一个节点即可

Node cur=head;
while(cur.next!=null){
	cur=cur.next;
}
//此时cur为最后一个元素
cur.next=node;

链表删除元素

   链表的删除同样分为三个情况:头部删除、中间删除以及尾部删除。
   头部删除只要将head指针后移一位即可:

head=head.next;

   中部删除元素同样需要找到需删除的元素的前驱元素prev,如何找前驱元素将在后面所给完整代码中演示。

prev.next=prev.next.next;

   尾部删除元素即需要找到倒数第二个数node

node.next=null;

操作单链表代码

public class CreateLin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1, 2, 3, 4, 5, 6};
        Node list = initList(arr);          //初始化链表
        print(list);
        System.out.println();
        list = insert(list, new Node(8), 7);     //插入元素
        print(list);
        System.out.println();
        list = delete(list, 1);
        print(list);
    }

    //创建链表
    private static Node initList(int[] arr) {
        Node head = null, cur = null;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Node node = new Node(arr[i]);
            node.next = null;
            //要判断开始时cur为null
            if (i == 0) {
                head = node;
                cur = node;
            } else {
                cur.next = node;
                cur = node;
            }
        }
        return head;
    }

    private static Node insert(Node head, Node newNode, int position) {
        if (head == null) {  //判断是否为空链表
            return newNode;
        }
        //判断下标是否越界
        int size = getLength(head);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size + 1) {
            System.out.println("输入下标错误");
            return head;
        }
        //插入表头
        if (position == 1) {
            newNode.next = head;
            return newNode;
        }
        //在后面插入,找前驱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1; i < position - 1; i++) {
            p = p.next;
        }
        newNode.next = p.next;
        p.next = newNode;
        return head;
    }

    private static Node delete(Node head, int position) {
        if (head == null) {
            System.out.println("链表为空");
            return null;
        }
        int size = getLength(head);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size) {
            System.out.println("传入下标错误");
            return head;
        }
        //删除头部元素
        if (position == 1) {
            head = head.next;
        }
        //删除中间元素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1; i < position - 1; i++) {
            p = p.next;
        }
        p.next = p.next.next;
        return head;
    }

    private static int getLength(Node head) {
        int count = 0;
        Node p = head;
        while (p != null) {
            count++;
            p = p.next;
        }
        return coun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Node head) {
        Node p = head;
        while (p != null) {
            System.out.print(p.val + "-");
            p = p.next;
        }
    }
    static class Node {
        int val;
        Node next;
        public 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与普通单链表相比,其节点多了一个前驱指针prev指向前一个元素,解决了单链表只能以头指针开始遍历的缺陷。

节点定义

public class DoubleNode {
    int val;
    DoubleNode prev;
    DoubleNode next;
    public Doubl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双向链表定义

public class DoubleLinkList {
    DoubleNode first;  //第一个节点
    DoubleNode last;   //最后一个节点
    public DoubleLinkList() {
        first=null;
        last=first;
    }
}

插入元素

   双向链表的插入与删除元素与单向链表的操作差不多,主要思路都是先找到位置,然后在进行操作。

    private static DoubleNode insert(DoubleLinkList list,DoubleNode newNode,int position){
        if(list.first==null){//链表为空
            list.first=newNode;
            list.last=newNode;
            return newNode;
        }
        int size=getLength(list); //链表长度
        if(position<1||position>size+1){
            System.out.println("传入下标错误");
            return list.first;
        }
        //首部插入
        if(position==1){
            newNode.next=list.first;
            list.first.prev=newNode;
            list.first=newNode;
            return list.first;
        }
        //尾部插入
        if(position==size+1){
            list.last.next=newNode;
            newNode.prev=list.last;
            list.last=newNode;
            return list.first;
        }
        //中间插入
        DoubleNode p=list.first;
        for (int i = 0; i < position-1; i++) { //找到前驱
            p=p.next;
        }
        newNode.next=p.next;
        p.next=newNode;
        newNode.prev=p;
        newNode.next.prev=newNode;
        return list.first;
    }

删除元素

   与插入类似,不过更加复杂,需要注意在删除前链表元素的个数,这里就不做详细代码解释。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算法2-8:链表的创建 1. 定义一个链表结构体 2. 初始化头结点 3. 循环读入数据,创建新的结点并插入链表尾部 算法2-9:链表的遍历 1. 从头结点开始,依次遍历链表中的每个结点 2. 对每个结点进行相应的操作 算法2-10:链表的插入 1. 找到要插入的位置 2. 创建新的结点 3. 将新结点插入到链表算法2-11:链表的删除 1. 找到要删除的结点 2. 将该结点的前驱结点指向该结点的后继结点 3. 释放该结点的内存空间 ### 回答2: 链表是一种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链表是由若干个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都包含数据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链表的优点是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删除节点,而不需要移动其他节点。链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链表、插入节点、删除节点和遍历链表,下面分别介绍。 首先是创建链表的操作。创建链表需要一个头节点,头节点不包含数据,只是用来表示链表的开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创建一个空链表: ```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Node; Node *create_list() { Node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 ``` 接下来是插入节点操作。插入节点需要先找到要插入的位置,然后修改指针指向。如果要在链表的头部插入节点,可以直接将头指针修改为新节点;如果要在链表的中间或尾部插入节点,则需要遍历链表,找到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然后修改前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即可。如下代码就是在链表尾部插入一个值为value的节点: ``` void insert_node_tail(Node *head, int value){ Node *p = head; while(p->next != NULL){ p = p->next; } Node *new_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 new_node->data = value; new_node->next = NULL; p->next = new_node; } ``` 删除节点操作与插入节点操作类似,也需要找到要删除的位置,然后修改指针指向。如果要删除链表头节点,只需将头指针修改为下一个节点即可;如果要删除中间或尾部的节点,则需要遍历链表,找到要删除位置的前一个节点,然后将其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即可。如下代码就是删除链表中值为value的第一个节点: ``` void delete_node(Node *head, int value){ Node *p = head; while(p->next != NULL && p->next->data != value){ p = p->next; } if(p->next != NULL){ Node *tmp = p->next; p->next = p->next->next; free(tmp); }else{ printf("值为%d的节点不存在\n", value); } } ``` 最后是遍历链表操作。遍历链表可以使用while循环和指针变量遍历整个链表,将节点的值打印出来即可。如下代码就是遍历链表并打印出每个节点的值: ``` void traverse_list(Node *head){ Node *p = head->next; while(p != NULL){ printf("%d ",p->data); p = p->next; } } ``` 以上就是链表的基本操作,其中涉及到了指针操作、动态内存分配和链表节点的定义等知识点。掌握这些操作能够在实际编程中应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提高算法的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 回答3: 1.算法2-8:插入节点。 这个算法的目的是向链表中插入新的节点,将新节点放在指定节点的后面。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循环找到需要插入的位置,即需要插入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然后,我们将新节点连接到链表中,并将指定节点的下一个节点连接到新节点上。 最后,我们需要检查该插入的位置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新节点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2.算法2-9:删除节点。 该算法的目的是从链表中删除一个指定的节点。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该节点的前一个节点,以便将该节点从链表中删除。 然后,我们需要将该节点从链表中断开,并将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连接到前一个节点。 最后,我们需要确保链表中不再有对该节点的引用。 3.算法2-10:查找值。 在链表中查找一个特定的值是很常见的操作。该算法的目的就是查找给定值在链表中的位置。 首先,我们需要从链表的头部开始查找,直到我们找到该值或者到达链表的末尾。 找到值后,我们需要返回该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 如果在整个链表中都没有找到该值,我们需要返回一个错误。 4.算法2-11:遍历链表链表的遍历是指按顺序遍历链表中的每个节点。 该算法的目的就是打印链表中的每个节点的值。 首先,我们需要从链表的头部开始,重复访问链表中的每个节点。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整个链表,每次访问一个节点,打印该节点的值,然后移动到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链表的末尾。 如果链表为空,我们将不会打印任何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