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 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我们不要意气用事,而是要思考得失利弊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做。
- 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好的结果,责怪、埋怨和后悔都是没用的,我们要想办法去进行补救。
博弈
- 和别人进行合作,要么共赢,要么不做。
- 每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都要感激上一个阶段帮助过我们的人。
-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总是当好人,容易被欺负。你的善良,应该带一点锋芒。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吃亏放在心里,你的利益,应该由你自己来维护。
定力
- 在35岁之前,不要在乎自己的收入是多少钱,成长了多少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先学会沉淀自己,厚积薄发。
- 最终的胜利,往往是时间的胜利,是长期主义的胜利。我们要学会延迟快感,不要只注意眼前的利益,要看到背后真正的利益。
选择
- 人生的轨迹,往往就是由几次关键的选择决定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 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我们要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风险。没有任何选择是十全十美的。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事实、观点、立场
- 不要和有立场的人争对错。
- 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说的是事实、观点、立场还是信仰?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 “为什么+观点”这个句式是一支强有力的“注射器”。
- “为什么”者三个字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你会把注意力放在原因上,而不是观点本身。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 我们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就是为了理解表象背后的“黑盒子”-系统,从而真正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 构成系统的五个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
- 变量:流量改变存量,存量改变世界。
- 不过是人生还是商业,小成功靠的是智慧,大成功靠的是建立人生的正向增强回路。
流程、制度与系统
- 制度是规定,注重的是结果。流程是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
- 系统,是内部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注的是各个要素的关系。
- 改变制度是改变结果,改变流程是改变原因,改变系统则是改变模型。
-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1000种,但是最有效的一定是用洞察力改变模型,改变系统。
概率思维
- 既要相信努力的必要性,也要明白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概率对创业的重要性有多大。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努力只是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这件事情并不是肯定会成功的。
- 创业的算盘:时代-千位 战略-百位 治理-十位 管理-个位
数学思维
- 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以概率的眼光看问题,做成功概率大的事情,专精于一个方向。
- 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一件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以来的积累(微积分)
- 公理体系:指定好自洽的公理体系能够自动解决很多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闭环)
- 方向性:找到和自己方向相同的人,不然1+1<1
- 找到全局最优才能达成共赢(博弈论)
系统思维
-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问题。
- 根据系统的变化动态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人生商业逻辑:能力 * 效率 * 杠杆
- 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在身体和家庭的支撑范围内“可怕的勤奋”)
- 最可怕的效率是伸缩时间的效率(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每天指定计划)
- 最可怕的杠杆是撬动人性的杠杆
把工作看作玩(和《干法》的观点一致)
- 看似枯燥、机械式的工作状态更像是一只瑞士手表,体现了规律和秩序的美。
- 工作是创造,在工作中输出自己的价值,享受这个过程。
- 把工作看作玩,永远不知疲惫,永远精力充沛。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 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 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 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管理,省下来的是若干月的时间。
- 以月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 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 锻炼自己在不同事务之间迅速切换的本领。
- 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然后按照规律依次处理。
- 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行业: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 正态分布:中间的人很多,很难把行业做大。例如理发店。
- 幂律分布:类似于指数函数,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的财富,不过很难获得成功。
- 服务业属于正态分布(适合创业者和求职者)
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
- 创业时更重要的是选择,而不是努力;更重要的是思辨,而不是执行。
- 让自己不断地“涨价”,然自己配得上更好的圈子。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 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在别人身上,这样才能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人脉。
- 一段关系,最初越是可以,越是功利,就越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 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 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知识、技能和态度
- 知识是直接能从书上学到的东西。
- 技能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
- 态度源于心灵。
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进地底
- 自污:与其让别人挑刺,不如自己先自污。
- 示弱:积极寻求他人的意见。只用心灵强大的人才会示弱。
- 看淡:询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 利益分配的三种方式:
- 工资
- 股权
- 价值观
- 当我们达到一定的能力和经济水平的时候,可以和公司老板请求合作,一起经营。
边界感的认知,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 对自己的所有权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 养成习惯,如果要跨越边界,就需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
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多巴胺的支撑
- 多巴胺支撑着每一个有梦想的创业者不断前进,因为当一个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向着目标不断进发时,身体就会释放让人兴奋的多巴胺让人前进。
- 内啡肽让人在运动时感到愉悦感。
- 商业世界也可以利用类似于多巴胺的激素来控制人们的消费。例如比较优势、安全感、炫耀。
世界的三大法则
- 自然法则:为了保护个人的利益。在自然规则下想要生存,个体优势(“强壮”和“智慧”)很重要。
- 种族法则:大家为了一个比个人目标更大的目标而聚在一起,因此人们会牺牲部分个人利益。
- 普遍法则:种族之间普遍认可的东西,为了维持种族之间的和平。
产品价值应该由什么来决定
- 功能价值:实现高性价比;能够实现基本功能。
- 体验价值:建立和其他产品的差异化。
- 个性化价值: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服务。
- 产品越稀缺,价值越高。
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
- 趋势红利:当社会上还没有这种行业的时候,你能够转到趋势红利,因为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过这会随着人越来越多而消失。
- 社会工资:让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趋势红利的消失,导致你赚的钱是社会给你的辛苦费(社会工资)。
- 创新利润:通过创新,来达到和行业中其他人不一样的,来提高利润(需要创新)。
- 只有创造力才能让你真正地富有,而苦力不会。
没有KPI,也能够管理好公司
- 优秀的人都是靠自我驱动,而不是靠奖金驱动。
- 只有当一个人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他才会不留余力地为你干事,发挥最大的创造性(为他出市场上最高的工资)。
- 最有创造力的工作,一定来自热爱,来自他内在的驱动力和创造性。
让优秀的人,成为事业合伙人
- 我们将对企业的期待程度分为了三种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 想要成为事业共同体,员工和老板必须要有一个共同为之努力的,光明的目标。
勤劳能创造财富,但是可以分到财富吗
- 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这是有一个上界的,无法超出上界(一年拼命地工作也不可能工作367天)。
- 在一条生产链上,谁拥有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的分配权(因为这条生产链没你不行,要提高自己的价值)。
- 只有不可或缺的人才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 一个人的信用需要用一辈子来沉淀,但是毁掉它只需要一分钟。
公平、公正和公开
- 公平是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相同的条件。
- 公正是由负责承担损失的一方来规定的。
效率与公平
- 为了促进利润最大化,效率优先。但是这会造成贫富差距,因此出现了:初次分配注意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
- 交税的目的就是削峰填谷,通过社会福利等方式减少贫富差距。
PUA
- pua是通过寻找一个人的痛点和爽点来达成目的。
- 痛点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看出,如果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反应是愤怒、焦虑或者羞愧。那这个就是他的痛点。
- 爽点:通过寻找他人的痛点,成为能够安抚对方痛点的人,让对方离不开你(pua的本质)。
- 总结:通过找到对方的痛点,然后通过戳痛点,最后通过针对痛点来满足对方,让对方离不开你。
- 保护自己,就是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