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配准
将副影像按照映射关系采样为与主影像相同的像素格网,使两幅影像的同名点对应地面同一分辨单元。
SAR影像配准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
2.生成初始干涉图
对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初始干涉图。
此时干涉相位主要包含参考椭球面相位、地形相位、形变相位、大气相位以及噪声相位。
3.去除参考椭球面相位
根据主副影像获取时刻的卫星轨道参数建模以去除参考椭球面相位
4.去除地形相位
地形相位主要通过外部DEM去除
5.滤波与掩膜
经3、4步后,干涉相位主要包含形变相位、大气相位和噪声相位。尽管大气和噪声相位的影响较小,但二者的存在会为后续相位解缠带来难度,所以需要通过滤波去除噪声。
此外,失相干严重的区域也会影响相位的正确解缠,所以需要根据相干系数图和相干系数阈值生成掩膜文件,将低相关区域掩膜后再进行相位解缠,提高精度。
6.相位解缠
恢复绝对相位,以解算地表形变信息。
7.地理编码
上述干涉处理步骤是基于雷达坐标系,为方便使用,需将结果转换至地理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