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Usb,串口的连接方式:
1.串口线缆直连(需要设备有串口接口)
串口(Serial Port)连接是指利用计算机的串行接口(串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串口连接通常通过串行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种连接方式在许多领域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例如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等。
在计算机中,串口连接通常指的是通过计算机的串行接口(一种常见的标准是RS-232)连接外部设备,比如串口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串口连接使用一对串行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包括发送线(TX)、接收线(RX)、地线(GND)等。通过这些数据线,计算机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双向的串行数据通信。
串口连接通常需要使用串口线缆将计算机的串口与外部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并且要求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采用相同的串口通信协议(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来进行数据通信。在进行串口连接时,需要确保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串口参数设置完全匹配,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和解析。
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还需要通过合适的通信协议来解释和处理串口数据。
2.USB转串口适配器(使得有usb接口也能实现串口接口一样的效果,将usb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
图2-1
图2-2
还有一个问题:上回两个公口usb的线连接电脑和设备,电脑却显示出了串口,这是为什么呢?就那个新的测试板。
推理过程:
首先是普通的usb线,电脑usb接口肯定也和大众一样。那么就有可能是设备内部的问题,驱动程序的问题。
猜测1.设备内部有转串口转换器模块,最终将usb数据转为串口数据。
猜测2:有些设备可能会使用虚拟串口来进行通信,即使它们实际上是通过 USB 接口连接到计算机的。在这种情况下,电脑可能会将这些设备识别为串口设备。
结论:应该是正如usb转串口(图2-1)那样,在设备的母口处又安装了一个串口转换器模块,从而实现了串口通信。(不一定正确,只是猜测)
个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可能。
进行调试时所用方法的优劣:##
1.用usb线(功能强,adb命令,shell命令均可)
2.用usb转串口(shell命令)
3.usb虚拟串口(shell命令) //同样不太确定
- usb,可以找到设备的话,大多可以直接用adb命令。
- usb接口,实则串口(线型,两端接口usb-串口型)
板子启动,找不到设备无法进行操作,但是显示界面是可以正常的。所以可以启动开发者选项再试试看能不能找到设备。(无论usb还是串口)
2.如何测试串口是否可用:
假如是usb传输,串口传输,并且开发的是桌面系统,应该容易些。
如果是android设备呢?
猜想:可以把程序安装运行在android设备上,电脑串口调试工具进行数据传输(android程序进行数据接收并返回或者显示。或者android板的程序进行数据发送,电脑串口调试工具进行接收。)
具体点:
- 使用串口调试工具:使用专门的串口调试工具(如Tera Term、PuTTY等),通过串口连接到设备并查看串口通信的信息。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可用于监视串口数据。(电脑向测试板发送数据)
- 使用串口监听程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个串口监听程序,如 minicom、Serial Port Monitor 等。然后,将你的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上,并使用相应的程序打开串口进行监听。这样,你就可以实时查看串口通信的信息。(可以用android板的程序向电脑串口发送数据来测试)
- 查看设备的系统日志:使用 adb logcat 命令查看设备的系统日志信息。有些设备会将串口通信的数据输出到系统日志中,你可以使用 adb logcat 命令过滤相关日志,以查看串口通信的信息。例如,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过滤包含 "tty" 关键字的日志:
adb logcat | grep tty
这将只显示包含 "tty" 的日志条目,其中可能包含串口通信的信息。
再具体点:
1. 编写测试程序:在你的开发环境中编写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使用串口库或API与串口设备进行通信。程序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读写操作,发送一些测试数据到串口,然后验证设备的响应和接收到的数据是否符合预期。
2. 使用示例代码或库:许多硬件设备厂商或开发社区会提供与串口通信相关的示例代码或库。你可以查阅相关文档并使用这些示例作为参考,将其集成到你的项目中,并进行测试。这些示例通常包含了打开串口、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等功能。
3.出现错误可能的原因:
1. 串口参数配置错误:请确保串口调试助手和设备的串口参数配置一致,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如果参数不匹配,设备可能无法正确解析发送的数据。
2. 硬件连接问题:检查串口线是否正确连接到设备,并确保连接稳固。还要确认设备的串口线是否与标准的 RS232 串口线兼容。
3. 设备响应问题:确保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和处理串口数据,并且配置合适的返回数据。有些设备可能需要特定的命令或触发条件才会返回数据。
4. 数据丢失问题: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建议在设计串口通信协议时添加校验机制,以便在发现错误时进行重发或纠错。
5. 软件设置问题:某些设备可能需要特定的软件设置才能正常工作,例如流控制、特殊的命令或协议等。请参考设备的文档或用户手册,确保软件设置正确。
6. 设备故障问题:如果你确认串口参数和连接都正确无误,但仍然无法接收到返回数据,可能是设备本身存在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联系设备制造商或相关技术支持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排除。
开发时的小心得:
#先虚拟,先一个端;再真机移植/真设备/多端:牵扯到多个端的,能先在一个端测试就在一个端。(比如客户端与服务器udp传输那个,先在一个程序多个线程,慢慢分离为不同端。自己实现的那个window端串口通信java程序不也是,先用虚拟串口尝试(暂时还没有在不同windows系统设备进行串口通信)。不过不也算是实现了一个串口调试与监听的程序了嘛)
见博客:
Java程序进行串口通信:_串口助手java_i534的博客-CSDN博客
java使用usb4java连接USB 实现数据通讯_org.usb4java-CSDN博客
Java实现串口通信 - 掘金 (jue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