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冯.诺依曼机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其基本特点是( C )。(2013年408)
A.微程序控制方式,堆栈操作
B.多指令多数据流方式,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C.控制流驱动方式,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D.控制流驱动方式,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解析:冯.诺依曼机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地址访问存储器并顺序执行指令

2.2017年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我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媒联笔一,其浮点运算速度为93.0146PFLOPS,说明该计算机每秒钟内完成的浮点接作次数约为( D )。(2021年408)
A.9.3x1013
B.9.3x1015
C.9.3千万亿次
D.9.3亿亿次

解析:PFLOPS=每秒一千万亿(1015)次浮点运算。故93.0146PFLOPS≈9.3×1016次浮点运算,即每秒9.3亿亿次浮点运算,故选D

3.下列关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2019年408)
A.程序的功非部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指令实现
8.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形式上无差别
C.指令按地址访问,数据都在指令中直接给出
D.程序执行前,指令和数据需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

解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功能部件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程序的功能都通过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执行指令,选项A正确。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内,形式上无差别,只在程序执行时具有不同的含义,选项B正确。指令按地址访问,数据由指令的地址码指出,除立即寻址,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内,选项C错误。在程序执行前,指令和数据需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中央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器存取代码,选项D正确。

4.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C )。(2009年408)
A.指令操作码的编译结果
8.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指令周期的不司阶段
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解析:虽然指令和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但CPU可以根据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来区分是指令还是数据,通常在取指阶段取出的是指令,在执行阶段取出的是数据。 本题容易误选A, 需要清楚的是,CPU只有在确定取出的是指令之后,才会将其操作码送去译码,因此,不可能依据译码的结果来区分指令和数据。

5.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 D )。(2010年408)
I.提高CPU时钟频率
Ⅱ.优化数据通路结构
Ⅲ.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
A.仅I和Ⅱ
B.仅I和Ⅲ
C.仅Ⅱ和Ⅲ
O D.I、Ⅱ和Ⅲ

解释:CPU时钟频率(主频)越高,完成指令的一个执行步骤所用的时间就越短,执行指令的速度越快,I正确。 数据通路的功能是实现CPU内部的运算器和寄存器以及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优化数据通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吞吐量,从而加快程序的执行,II正确。 计算机程序需要先转化成机器指令序列才能最终得到执行,通过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可以得到更优的指令序列,从而使得程序的执行时间也越短,III正确。 【另解】定量分析:CPU执行时间=(程序指令条数x每条指令时钟周期数)/时钟频率。提 高时钟频率显然可以缩短CPU执行时间;编译优化可能减少程序的指令数或优化指令结构;优化数据通路结构可能减少时钟周期,即提高时钟频率,故选D。

6.下列选项中,描还符点操作速度指标的是( D )。(2011年408)
A.MIPS
B.CPI
C.IPC
D.MFLOPS

解释:MIPS 是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适用千衡量标量机的性能。CPI 是平均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IPC是 CPI 的倒数,即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MFLOPS 是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浮点数运算,用来描述浮点数运算速度,适用于衡量向量机的性能。

7.假定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时间,其余为I/0时间。若CPU速度提高50%,I/0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2012年408)( D )。

A.55秒
B.60秒
C.65秒
D.70秒

解释:程序A的运行时间为100s, 除去CPU时间90s, 剩余10s 为1/0时间。CPU提速后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T=90/1.5 + 10 = 70s。 【误区】CPU速度提高50%, 则CPU时间减少一半, 而误选A。

8.下列给出的部件中,其位数(宽度)一定与机器字长相同的是( B )(2020年408)
①ALU;②指令寄存器;③通用寄存器;④浮点寄存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解释:机器字长是指CPU内部用于整数运算的数据通路宽度。CPU内部数据通路是CPU内部的数据流经的路径及路径上的部件,主要是CPU内部进行数据运算、存储和传送的部件,这些部件的宽度基本上要一致才能相互匹配。因此,机器字长等于CPU内部用于整数运算的运算器位数和通用寄存器宽度。

9.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A )。(2015年408)
A.机器语言程序
B.汇编语言程序
C.硬件描述语言程序
D.C语言

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但其源程序必须要翻译成目标程序成为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直接执行。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系统硬件行为描述、结构描述、数据流描述的语言。

10.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I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 D )。(2014年408)
A.8.4秒
B.11.7秒
C.14秒
D.16.8秒

解析:程序 P 在机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 20 秒,编译优化后, 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 70% ,而 CPI 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则 P 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 。 不妨设原来指令条数为 x ,那么原 CPI 就为 20/x ,经过编译优化后,指令条数减少到原来的 70% ,即指令条数为 0.7x ,而 CPI 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即 24/x ,那么现在 P 在 M 上的执行时间就为指令条数CPI=0.7x24/x=24*0.7=16.8 秒,选 D 。 【计组知识点】CPU执行时间(执行一个程序所花的时间)=CPU时钟周期数/主频(CPU时钟频率,时钟周期的倒数)= (指令条数×CPI)/主频。

11.某计算机主频为 1.2 GHz,其指令分为 4 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 CPI 如下表所示。该机的 MIPS 数是()(2013年408)
A.100
B.200
C.400
D.600

解析:某计算机主频为1.2GHz,说明计算机每秒钟含有1.2x10^9个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指的是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程序的综合CPI=∑第i类指令的CPI第i类指令的条数。所以,程序总的CPI=250%+320%+410%+510%=3。所以,一条指令所需要3个时钟周期。1.2109个时钟周期(1s)内,可以执行(1.2*109)/3=0.410^9。
MIPS数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多少个100万条指令。由于该计算机1s内能执行0.4
109条指令,所以,能执行(0.4*109)/(106)=0.4*103=400。

12.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中数据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其主要原因是(D)(2018年408)
Ⅰ.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简单
Ⅱ.制造两个稳态的物理器件较容易
Ⅲ.便于用逻辑门电路实现算术运算

解析: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中数据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原因有:①技术实现简单,即制造两个稳态的物理器件较容易;②适合逻辑运算,便于用逻辑门电路实现算术运算;③简化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因此Ⅰ、Ⅱ和Ⅲ都是其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3.下列优化方法中,可以提高文件访问速度的是(D) (2018年408)
I. 提前读
II. 为文件分配连续的簇
III. 延迟写
IV. 采用磁盘高速缓存
A.仅 I、II
B.仅 II、III
C.仅 I、III、IV
D.I、II、III、IV

14.若某计算机最复杂指令的执行需要完成5个子功能,分别由功能部件A~E实现,各功能部件所需时间分别为80ps、50ps、50ps、70ps和50ps,采用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流水段寄存器延时为20ps,则CPU时钟周期至少为(D)(2018年408)
A.60ps
B.70ps
C.80ps
D.100ps

15.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机器级目标代码文件的程序是(C)(2016年408)
A.汇编程序
B.链接程序
C.编译程序
D.解释程序

解析:
翻译程序是指把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代码)的软件。翻译程序有两种:一种是编译程序,它将高级语言源程序一次全部翻译成目标程序,每次执行程序时,只要执行目标程序,因此,只要源程序不变,就无须重新编译。另一种是解释程序,它将源程序的一条语句翻译成对应的机器目标代码,并立即执行,然后翻译下一条源程序语句并执行,直至所有源程序语句全部被翻译并执行完。所以解释程序的执行过程是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且不会生成目标程序。汇编程序也是一种语言翻译程序,它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是机器语言的符号表示,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

16
单周期处理器中所有指令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时钟周期,下列关于单周期处理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2016年408)
A.可以采用单总线结构数据通路
B.处理器时钟频率较低
C.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控制信号不变
D.每条指令的CPI为1

解析
答案解析:对于A,单总线结构数据通路将所有的输入输出端都连在一条公共通路上,一个时钟只允许一次操作,对于一条指令来说,包括多个操作,因此一个时钟周期内肯定完不成一条指令,因而单周期处理器不能采用单总线结构数据通路。
对于B,因为每条指令的CPI都为1,因此时钟周期取决于执行速度最慢的指令,因此时钟周期比较大,时钟频率=1/时钟周期,所以时钟频率较低。
对于C,控制信号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不会发生变化,而对于单周期处理器来说,所有指令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时钟周期,因此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控制信号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D,单周期处理器中所有指令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时钟周期,因此每条指令的CPI(平均执行周期数)都为1。

17.冯.诺依曼机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其基本特点是(C)。(2013年408)
A.微程序控制方式,堆栈操作
B.多指令多数据流方式,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C.控制流驱动方式,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D.控制流驱动方式,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解析:
冯.诺依曼机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地址访问存储器并顺序执行指令。

18.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有( D )。(练习题) [单选题]
Ⅰ.存储程序 Ⅱ.二进制表示 Ⅲ.微程序方式 Ⅳ.局部性原理
A.Ⅰ、Ⅲ
B.Ⅱ、Ⅲ
C.Ⅱ、Ⅳ
D.Ⅰ、Ⅱ

19.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有(B)。
A.CPU、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B.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D.主板、CPU、内存条、硬盘等

20.32位微机是指该计算机所用CPU(D)
A.具有32位寄存器
B.具有32个寄存器
C.能处理32个字符
D.能同时处理32位的二进制数

21.若CPU的主时钟频率为20MHZ,CPI的值为4,则MIPS的值是©
A.200000
B.0.2
C.5
D.5000000

解释:
MIPS=20*106/(4*106)=5

22.若一台计算机的机器字长为4字节,则表明该机器(C)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4位十进制数
B.能处理的数值最多为4位二进制数
C.在CPU中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处理32位的二进制代码
D.在CPU中运算的结果最大为232

解析
机器字长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故该计算机一次可处理4*8=32位的二进制代码。

23.下列关于计算机操作的单位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B)
A.时钟周期>指令周期>CPU周期
B.指令周期>CPU 周期>时钟周期
C.CPU周期>指令周期>时钟周期
D.CPU周期>时钟周期>指令周期

解析
答案解析:指令周期: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由多个机器周期组成。
机器周期(CPU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每一项工作成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综上所述,指令周期包含多个机器周期(CPU周期),机器周期包含多个时钟周期,故选B。

24.下列关于配备32位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I该机器的通用寄存器一般为32位
II.该机器的地址总线宽度为32位
Ⅲ.该机器能支持64位操作系统
V. 一般来说,64 位微处理器的性能比32位微处理器的高

解析:
答案解析:微处理器的位数是指该CPU一次能够处理的数据长度,称为机器字长。通常机器字长等于通用寄存器的长度。故I正确。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而CPU位数与地址字长无关,更不用说地址总线宽度了。故Ⅱ错误。
64位操作系统(通常向下兼容)需要64位CPU的支持,64位操作系统不仅是寻址范围增加到264,同时要求机器字长64位,故Ⅲ错误。
V正确,一般来说,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性能越高。

25.只有当程序要执行时,它才会去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而且一次只能读取、翻译并执行源程序中的一行语句,此程序称为()。(练习题)
A.目标程序
B.解释程序
C.编译程序
D.汇编程序
解析:
知识点讲解中讲了这么一句话:“用嘴来解释,用手来编译”。口译只能听一句翻一句,因此选择C。

26.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A)
A.时钟周期
B.指令周期
C.CPU周期
D.中断周期

解析:时钟周期即 CPU 频率的倒数,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其余选项均大于时钟周期。另外,CPU周期又称机器周期,由多个时钟周期组成。

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习题)
A.寄存器的设置对汇编语言是透明的
B.实际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能全面代表计算机的性能
C.系列机的基本特性是指令系统向后兼容
D.软件和硬件在逻辑上是等价的

解析:向后兼容又称向下兼容(Backwards compatibility),指的是时间上向后兼容,即新机器兼容使用以前机器的指令系统,例如较高档的计算机可以运行较为低档计算机所开发的程序。对于B,全面代表计算机性能的是实际软件的运行情况。对于D,软件和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但不是等价的

28.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B)
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C.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解析:虽然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存放在存储器中,但CPU可以根据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区分是指令还是数据,通常在取指阶段取出的是指令,在执行阶段取出的是数据。对于A,CPU只有在确定取出的是指令后,才会将其操作码送去译码,因此不可能依据译码的结果来区分指令和数据

29.关于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练习题)
A.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作用都是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
B.编译程序编译时间较长,运行速度较快
C.解释程序方法较简单,运行速度也较快
D.解释程序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并且翻译一条以后,立即执行这条语句

解析:由于解释程序要边翻译边执行,因此一般速度较编译程序慢。

30.CPU的CPI与下列(A)因素无关
A.时钟频率
B.系统结构
C.指令集
D.计算机组织

解析:系统结构、指令集、计算机组织都会影响CPI,时钟频率并不会影响CPI(只是决定每个CLOCK的时间),可影响指令的执行速度。

31.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D)
①提高CPU时钟频率
②优化数据通路结构
③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CPU时钟频率越高,完成指令的一个执行步骤所用时间就越短,执行指令的速度就越快。①正确。数据通路的功能是实现CPU内部的运算器和寄存器以及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优化数据通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吞吐量,从而加快程序执行,②正确。计算机程序需要先转化成机器指令序列才能最终得到执行,通过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可以得到更优的指令序列,从而使得到程序的执行时间也越短,③正确

3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练习题)
A.计算机的机器字长是指数据运算的基本单位长度
B.寄存器由触发器构成
C.计算机中一个字的长度都是32位
D.磁盘可以永久性存放数据和程序

解析:
C 计算机中一个字的长度可以是16、32、64位,一般是8的整数倍,不一定都是32位。

33.从用户观点看,评价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综合参数是(B)
A.指令系统
B.吞吐率
C.主存容量
D.主频率

解析:
主频、主存容量和指令系统(间接影响CPI)并不是综合性能的体现。吞吐率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是评价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综合参数。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练习题)
①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方面的应用
②)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是计算机的字长
③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标的含义是每秒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④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称为单片机。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①③④

解析:C 会计电算化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①错误,②显然正确。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标的含义是每秒能执行多少条指令,③错误。这样集成的芯片成为CPU,④错误。

35.硬盘属于(B)
A.内部存储器
B.外部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输出设备

解析: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是软磁盘和硬磁盘

36.主算机软件系统包括(B) (练习题)
A.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解析:计算机软件总体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做一个整体而无须顾及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来讲,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且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还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37.按操作系统的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单用户操作系统

解析:操作系统按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UNI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故正确答案为c。

38.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
B.鼠标
C.输入设备
D.显示器

解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

3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练习题)
A.CPU 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CPU 由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C.CPU 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
D.CPU 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解析:CPU不能读取硬盘上的数据,但是能直接访问内存储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4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练习题)
A.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
B.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最差
C.机器语言就是汇编语言
D.高级语言的编译系统是应用程序

解析:只有机器语言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但机器语言可读性是最差的。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但不是机器语言,其程序计算机也不能直接识别。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是高级语言源程序,不能直接运行,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41.构成CPU的主要部件是
(A)
A.内存和控制器
B.内存、控制器和运算器
C.调整缓存和运算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解析: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整台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为微处理器芯片。

42.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采用了(D)
A.二进制
B.高速电子元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存储程序控制

解释:电子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43.下列关于软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所谓软件就是程序
C.Windows就是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之一
D.软件可以随便复制使用,不用购买

解释:所谓软件是指为方便使用计算机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组织的程序以及用于开发、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文档。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Windows为系统软件

44.存储字长是指( B)。(练习题)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个数
D.机器指令的位数

解释:存储体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元件能寄存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可见,一个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称这串二进制代码为一个存储字,这串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

  • 5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