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并算法详细解析

归并排序

1945年,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发明了归并排序,这是典型的分治算法的应用。归并排序(Merge sort)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

基本思想

归并排序是使用分治算法,就是把序列分成长度相同的两个子序列,当无法继续往下分时(也就是每个子序列中只有一个数据时),就对子序列进行归并。归并指的是把两个排好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该操作会一直重复执行,直到所有子序列都归并为一个整体为止。

图形演示

为方便查看,我们用不同高度来表示不同的数字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首先我们把序列逐层对半分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至不能再分割为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分割完毕,接下来对每组元素进行合并;合并时需要将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合并时比较两个子序列的首位数字。当合并有多个数字的子序列时,要先比较首位数字,再移动较小的数字:由于3<4,所以要先移动3,接下来再比较4和7;4<7,所以移动4,再比较6和7…如此往复,左半个序列就排序好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右边也是如此,直至所有的数字都合并为一个整体为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合并完成,序列的排序也就完成了

时间复杂度分析

​ 归并排序中,分割序列所花费的时间不算在运行时间内(可以当作序列本来就是分 割好的)。在合并两个已排好序的子序列时,只需重复比较首位数据的大小,然后移动较 小的数据,因此只需花费和两个子序列的长度相应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说,完成一行归 并所需的运行时间取决于这一行的数据量。 看一下上面的图便能得知,无论哪一行都是 n 个数据,所以每行的运行时间都为 O(n)。 而将长度为 n 的序列对半分割直到只有一个数据为止时,可以分成 log2n 行,因此,总 共有 log2n 行。也就是说,总的运行时间为 O(nlogn),这与前面讲到的堆排序相同。

代码实现

迭代法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_sort(int[] arr) {
    int len = arr.length;
    int[] result = new int[len];
    int block, start;

    for(block = 1; block < len*2; block *= 2) {
        for(start = 0; start <len; start += 2 * block) {
            int low = start;
            int mid = (start + block) < len ? (start + block) : len;
            int high = (start + 2 * block) < len ? (start + 2 * block) : len;
            int start1 = low, end1 = mid;
            int start2 = mid, end2 = high;
            while (start1 < end1 && start2 < end2) {
            result[low++] = arr[start1] < arr[start2] ? arr[start1++] : arr[start2++];
            }
            while(start1 < end1) {
            result[low++] = arr[start1++];
            }
            while(start2 < end2) {
            result[low++] = arr[start2++];
            }
        }
    int[] temp = arr;
    arr = result;
    result = temp;
    }
    result = arr;       
}

递归法

static void merge_sort_recursive(int[] arr, int[] result, int start, int end) {
    if (start >= end)
        return;
    int len = end - start, mid = (len >> 1) + start;
    int start1 = start, end1 = mid;
    int start2 = mid + 1, end2 = end;
    merge_sort_recursive(arr, result, start1, end1);
    merge_sort_recursive(arr, result, start2, end2);
    int k = start;
    while (start1 <= end1 && start2 <= end2)
        result[k++] = arr[start1] < arr[start2] ? arr[start1++] : arr[start2++];
    while (start1 <= end1)
        result[k++] = arr[start1++];
    while (start2 <= end2)
        result[k++] = arr[start2++];
    for (k = start; k <= end; k++)
        arr[k] = result[k];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_sort(int[] arr) {
    int len = arr.length;
    int[] result = new int[len];
    merge_sort_recursive(arr, result, 0, len - 1);
}

总结

​ 归并排序与选择排序一样,性能不受输入数据的影响,但时间复杂度远小于选择排序。但由于归并排序需要另外一个与原数组长度相同的数组来做辅助排序,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空间复杂度为O(n);

参考资料:《我的第一本算法书》

  • 16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逻辑结构:描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堆、B树)、图结构(有向图、无向图等)以及集合和队列等抽象数据类型。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描述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具体存储。例如,数组的连续存储,链表的动态分配节点,树和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表示等。 基本操作:针对每种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系列基本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删除、查找、更新、遍历等,并分析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算法设计:研究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形式化为一系列指令,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以求解问题。 算法特性:包括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即一个有效的算法必须能在有限步骤内结束,并且对于给定的输入产生唯一的确定输出。 算法分类: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图论算法(如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 算法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速度)和空间复杂度(所需内存大小)来评估其效率。 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程序的内部工作原理,更能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出高效、稳定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