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第四章

~~01|4.1|1|2

^^动态重定位是在        完成的。

A、作业执行前集中一次 B、作业执行过程中集中一次

C、作业执行过程中 D、作业执行过程中由用户

^^C

~~01|4.1|1|2

^^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C

~~01|4.1|1|2

^^主存的地址空间常称为        

A、逻辑地址空间 B、程序地址空间

C、物理地址空间 D、相对地址空间

^^C

~~01|4.1|1|2

^^把目标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主存空间的物理地址称为           

A、存储分配 B、地址重定位 C、地址保护 D、程序移动

^^B

~~01|4.1|1|2

^^设有3个起始地址都是0的目标模块A、B、C,长度依次为L、M、N,这3个模块按A、B、C顺序采用静态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后,模块C的起始地址变为        

A、L+M+N B、L+M C、L+M-1 D、L+M+1

^^B

~~01|4.1|1|2

^^下列对重定位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经过静态重定位后,指令代码并不发生变化

B、经过静态重定位后,数据地址和指令地址发生了变化

C、经过动态重定位后,数据地址和指令地址都发生了变化

D、经过动态重定位后,数据地址发生了变化而指令地址没有发生变化

^^B

~~01|4.1|1|2

^^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________。

A、编辑 B、编译 C、连接 D、装载

^^B

~~01|4.1|1|2

^^存储保护的工作通常由         实现。

A、软件 B、硬件 C、文件 D、硬件和软件配合

^^D

~~01|4.2|1|2

^^在下述存储管理方案中,         管理方式要求作业的逻辑地址与占有主存的存储区域都是连续的。

A、段页式 B、页式 C、段式 D、可变分区

^^D

~~01|4.2|1|2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

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

^^A

~~01|4.2|1|2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为了实现主存的空间分配,采用        进行管理。

A、页表 B、 段表

C、段表+页表 D、 分区分配表+空闲区表

^^D

~~01|4.2|1|2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在空闲区表中以空闲区长度按递减顺序排列适合于________算法。

A、最坏适应算法 B、最先适应算法

C、最优适应算法 D、首次循环适应算法

^^A

~~01|4.2|1|2

^^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        分配算法。

A、最先适应 B、最优适应 C、最坏适应 D、随机适应

^^A

~~01|4.2|1|2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 D、尺寸从小到大

^^D

~~01|4.2|1|2

^^在系统运行时,对于固定分区的存储管理方式,内存中能并发执行的作业的最大数量是         

A、用户确定的 B、可变的 C、不受限制的 D、固定的

^^D

~~01|4.2|1|2

^^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区表是         

A、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 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

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B

~~01|4.2|1|2

^^某动态分区分配存储管理系统,系统刚把始址为230K的的一小块内存分配出去后,内存中的空闲分区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分区大小(KB)

分区始址(K)

1

80

50

2

75

250

3

55

450

4

90

550

有一个作业申请50KB内存,系统把第2个空闲区分配给了该作业50KB,则该系统采用的分区分配算法是        适应算法。

A、首次 B、最佳 C、循环首次 D、最坏

^^C

~~01|4.2|1|2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A、7MB B、9MB C、10MB   D、15MB

^^B

~~01|4.3|1|2

^^页式存储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当读快表失败时,要读        次主存。

A、1 B、2 C、3 D、4

^^B

~~01|4.3|1|2

^^采用页式存储管理使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不受影响

^^B

~~01|4.3|1|2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          完成的。

A、硬件 B、操作系统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A

~~01|4.3|1|2

^^在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中,页式分配(分页)是           

A、把程序的逻辑空间和内存的物理空间按同样的尺寸分成若干页

B、把作业按其所需空间分成若干页

C、将内存的空闲空间分成若干页

D、随机地将每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分成大小相同的若干页

^^A

~~01|4.3|1|2

^^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页的大小为512B,设内存容量为16MB,内存的分配使用情况采用“位示图”表示,则位示图需要              字节。

A、4K B、8K C、16K D、32K

^^A

~~01|4.3|1|2

^^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地址空间32页,每页2K,拥有物理空间1M,进程的页表有              项?

A、16 B、32 C、48 D、96

^^B

~~01|4.3|1|2

^^

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210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                             ,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216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          

A、64 B、128 C、256   D、512

^^B

~~01|4.3|1|2

^^Windows 2000采用二级页表,其逻辑地址结构如下:

页目录索引dir(10位)

页表页索引page(10位)

页内偏移offset(12位)

则其页目录的表项数和页的大小分别是        

A、10和12 B、20和12 C、1M(1兆)和4K D、1024和4096

^^D

~~01|4.3|1|2

^^很好地解决了“零头”(碎片)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

^^A

~~01|4.3|1|2

^^下列选项中,属于多级页表优点的是()。

A、加快地址变换速度                          B、减少缺页中断次数

C、减少页表项所占字节数                      D、减少页表所占的连续内存空间

^^D

~~01|4.4|1|2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________。

A、2的8次方字节 B、2的16次方字节 C、2的24次方字节 D、2的32次方字节

^^C

~~01|4.4|1|2

^^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32位表示,其中10位表示段号,页的大小为4KB,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页号是         。

A、1024 B、1023 C、4096 D、4095

^^B

~~01|4.4|1|2

^^以下说法中,        是错误的。

A、可变分区存储管理采用静态重定位 B、分页存储管理采用动态重定位

C、动态重定位支持程序浮动 D、段式存储管理静态重定位

^^D

~~01|4.4|1|2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          

A、以段为单位分配,每一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每段是等长的

^^A

~~01|4.4|1|2

^^在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时,若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长度,则发生        

A、缺页中断 B、溢出中断

C、硬件故障中断 D、地址越界中断

^^D

~~01|4.4|1|2

^^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它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页式的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段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

B、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C、分页是操作系统进行的,分段是用户确定的

D、页式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段式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

^^D

~~01|4.4|1|2

^^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的存储管理方式是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页式 D、段页

^^D

~~01|4.4|1|2

^^下列选项中,对分段存储管理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段必须是大小相等的 B、每一段必须是连续的存储区

C、每一段不必是连续的存储区 D、段之间的存储区必须是连续的

^^B

~~01|4.4|1|2

^^段页式存储管理中,访问快表失败时,每访问一条指令或存取一个操作数都要        次访问主存。

A、1 B、2 C、3 D、4

^^C

~~01|4.4|1|2

^^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在CPU中应设置         寄存器。

A、段表和页表控制 B、段表控制 C、页表控制 D、界地址

^^A

~~01|4.4|1|2

^^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时,内存地址分成段号、段内页号和页内地址三部分,        地址。

A、但仍是线性 B、但仍是二维

C、故是三维 D、从而成为四维

^^B

~~01|4.5|1|2

~~01|4.5|1|2

^^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应建立        

A、空闲区表 B、分区分配表 C、页表 D、段表

^^C

~~01|4.5|1|2

^^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        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A、外存 B、虚存 C、内存 D、地址空间

^^C

~~01|4.5|1|2

^^在一虚拟存储系统中,设主存的容量为32MB,辅存(硬盘)的容量为2GB,而地址寄存器的位数是32位,在这样的系统中,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A、1GB B、16MB C、1GB+16MB D、4GB

^^D

~~01|4.5|1|2

^^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装入并不要求一个连续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是          

A、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页式存储管理 D、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D

~~01|4.5|1|2

^^在虚拟存储的实现中,需要淘汰页面的原因是         

A、产生缺页中断时内存中没有空闲块 B、内存空间太大

C、页面换出、换入太频繁 D、进程要被封锁

^^A

~~01|4.5|1|2

^^以下          不是影响缺页中断率的因素。

A、页面调度算法 B、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

C、程序的编制方法 D、存储管理方式

^^D

~~01|4.5|1|2

^^在以下的存储管理方案中,允许动态扩充主存容量的是            方式。

A、固定分区分配 B、可变分区分配

C、页式存储管理 D、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D

~~01|4.5|1|2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        引起的。

A、页面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A

~~01|4.5|1|2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是程序的       原理。

A、局部性 B、全局性 C、动态性 D、虚拟性

^^A

~~01|4.5|1|2

^^在操作系统中,         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技术。

A、假脱机技术 B、虚拟存储器 C、中断技术 D、通道技术

^^B

~~01|4.5|1|2

^^下列页面置换算法中,会产生所谓Belady异常现象的是        

A、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 B、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

 C、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D、时钟页面置换算法(Clock)

^^B

~~01|4.5|1|2

^^操作系统中,具有虚拟存储管理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        存储管理。

A、动态分区 B、分页式 C、请求分段 D、段页式

^^C

~~01|4.5|1|2

^^进程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       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

C、被中断的后一条 D、启动时的第一条指令

^^B

~~01|4.5|1|2

^^在缺页处理过程中,操作系统执行的操作可能是         

Ⅰ、修改页表 Ⅱ、磁盘I/O Ⅲ、分配页框

A、仅Ⅰ、Ⅱ B、仅Ⅱ C、仅Ⅲ D、Ⅰ、Ⅱ和Ⅲ

^^D

~~01|4.5|1|2

^^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Ⅰ、撤销部分进程

Ⅱ、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Ⅲ、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仅Ⅰ、Ⅱ

^^A

~~01|4.5|1|2

^^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虚拟存储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 B、虚拟存储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

C、虚拟存储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D、虚拟存储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B

~~02|4.6|2|10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某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为16(2^4)页,每页1K(2^10)B,分配的内存空间为8K(2^13)B。假定某时刻该用户的页表如下表所示。

页号

块号

0

3

1

7

2

4

3

1

4

12

5

9

6

61

7

20

试问:

(1)逻辑地址184B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用十六进制表示)

(2)逻辑地址5000(十进制)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用十进制表示)

(3)当用户进程欲访问24A0H单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解:(1)逻辑地址184BH=1 1000 0100 1011B,低10位00 0100 1011B是页内偏移量,高位110B是页号,即页号为6,查页表得内存块号为61,即111101B,与页内偏移地址00 0100 1011B构成物理地址为1111 0100 0100 1011B,即F44BH。 4分

(2)5000 DIV 1024=4,5000 MOD 1024=904,即逻辑地址5000的页号为4,页内地址为904。查页表知其所在的页框号为12,故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2*1024+904=13192。 6分

(3)逻辑地址24A0H=10 0100 1010 0000B,其所在的页号为1001B=9,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该逻辑地址所在的页不在内存,故当用户进程欲访问24A0H单元时,会产生缺页中断。

10分

~~02|4.6|2|10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某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为16页,每页1KB,分配的内存空间为6KB。假定某时刻该用户的页表如下表所示。

页号

块号

0

3

1

7

2

4

3

1

4

12

5

9

试问:

(1)逻辑地址1642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用十六进制表示)

(2)逻辑地址4000(十进制)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用十进制表示)

(3)当用户进程欲访问24B0H单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解:(1)逻辑地址1642H=1 0110 0100 0010B,低10位10 0100 0010B是页内偏移量,高位101B是页号,即页号为5,查页表得内存块号为9,即1001B,与页内偏移地址10 0100 0010B构成物理地址为10 0110 0100 0010B,即2642H。 4分

(2)4000 DIV 1024=3,4000 MOD 1024=928,即逻辑地址4000的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928。查页表知其所在的页框号为1,故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1024+928=1952。 6分

(3)逻辑地址24B0H=10 0100 1011 0000B,其所在的页号为1001B=9,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该逻辑地址所在的页不在内存,故当用户进程欲访问24B0H单元时,会产生缺页中断。

10分

~~02|4.6|2|10

^^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如下表所示。

页表内容

页号

页框(Page frame)号

有效位(存在位)

0

101H

1

1

0

2

254H

1

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是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8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汰策略。假设①TLB初始为空;②地址转换时先访问TLB,若TLB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TLB更新时间);③有效位为0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设有虚地址访问序列2362H、1565H、25A5H,请问:

(1) 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 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5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解:

(1) 因页的大小为4KB,即212,故十六进制地址的低3位是页内偏移,高位是页号。

2362H:页号P=2,访问快表10ns,因初始为空,访问页表100ns得到页框号,与页内偏移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花时间10+100+100=210ns。 2分

1565H:页号P=1,访问快表10ns,落空,访问页表100ns缺页,进行缺页中断处理108ns,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计10+100+108+100=318ns。 4分

25A5H:页号P=2,访问快表10ns命中,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计110ns。6分

(2) 访问1565H时,因在此之前刚刚访问2362H所在的2号页,按LRU算法,应淘汰0号页,空出101H号页框存放逻辑地址1565H所在的1号页。由页框号101H和页内偏移565H合成得到虚地址1565H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01565H。 10分

~~02|4.6|2|10

^^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如下表所示。

页表内容

页号

页框(Page frame)号

有效位(存在位)

0

458H

1

1

0

2

193H

1

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是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8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汰策略。假设TLB初始为空;地址转换时先访问TLB,若TLB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TLB更新时间);有效位为0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设有虚地址访问序列2352H、1965H、23A6H,请问:

(1) 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 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9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

(1) 因页的大小为4KB,即212,故十六进制地址的低3位是页内偏移,高位是页号。

2352H:页号P=2,访问快表10ns,因初始为空,访问页表100ns得到页框号,与页内偏移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花时间10+100+100=210ns。 2分

1965H:页号P=1,访问快表10ns,落空,访问页表100ns缺页,进行缺页中断处理108ns,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计10+100+108+100=318ns。 4分

23A6H:页号P=2,访问快表10ns命中,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内存100ns,共计110ns。6分

(2) 访问1965H时,因在此之前刚刚访问2352H所在的2号页,按LRU算法,应淘汰0号页,空出458H号页框存放逻辑地址1965H所在的1号页。由页框号458H和页内偏移965H合成得到虚地址1965H对应的物理地址为458965H。

~~02|4.6|2|10

^^在某一采用固定分配局部置换策略的请求分页系统中,有一进程逻辑地址空间有10个页,分得了4个页框,每页的装入时间、最后访问时间、访问位R如下表所示(时间用时钟点数表示)。

页号

页框号

装入时间

最后访问时间

访问位R

0

100

126

260

0

1

120

230

200

1

2

260

120

230

1

3

300

160

280

1

假设页的大小为4KB(4096B)当进程执行到时刻300时,要访问逻辑地址6AB8H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2)若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3)若采用时钟(CLOCK)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设搜索下一页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且当前指向2号页,示意图如下)。

^^解:

    1. 页的大小为4KB,故逻辑地址6AB8H的页内偏移为0AB8H,页号为6。.该逻辑地址所在的页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又因已无空闲页框,故需页面置换。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因2号页最先装入内存(装入时间120),将被置换,其所在的页框号为260,即104H,将104H与页内偏移0AB8H合成,得到物理地址104AB8H。 3分
    2. 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因1号页是最久没有访问的(最后访问时间200),将被置换,其所在的页框号位120,即78H,将其与页内偏移0AB8H合成,得到物理地址78AB8H。 7分
    3. 采用时钟(CLOCK)置换算法,因0号页的访问位是0,将置换,其所在的页框号为100,即64H,将其与页内偏移0AB8H合成,得到物理地址64AB8H。 10分

~~02|4.6|2|10

^^设某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均为64KB,按字节编址。若某进程最多需要6页(Page)数据存储空间,页的大小为1KB,操作系统采用固定分配局部置换策略为此进程分配4个页框(Page Frame)。在时刻260前的该进程访问情况如下表所示(访问位即使用位)。

页号

页框号

装入时间

访问位

0

7

130

1

1

4

230

1

2

2

200

1

3

9

160

1

当进程执行到时刻260时,要访问逻辑地址为17CAH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逻辑地址的对应的页号是多少?

(2)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3)若采用时钟(CLOCK)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设搜索下一页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且当前指向2号页框,示意图如下)。

^^答:

(1) 17CAH=0001 0111 1100 1010B,表示页号的位是左边6位,即00101B,所以页号为5。

3分

(2) 根据FIFO算法,需要替换装入时间最早的页,故需要置换装入时间最早的0号页,即将5页装入7号页框中,所以物理地址为0001 11(7)11 1100 1010B,换算成十六进制,为1FCAH。

6分

(3) 根据CLOCK算法,如果当前指针所指页框的使用位为0,则替换该页;否则将其使用位清零,并将指针指向下一个页框,继续查找。根据题设和示意图,将从2号页框开始,前4次查找页框顺序为2→4→7→9,并将对应页框的使用位清零。在第5次查找中,指针指向2号页框,因2号页框的使用位为0,故淘汰2号页框对应的2号页,把5号页装入2号页框中,并将对应的使用位置为1,所以对应的物理地址为0000 10(2)11 1100 1010B,换算成十六进制,为0BCAH。 10分

~~02|4.6|2|10

^^ (1)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32K,页面大小为1K,对一个4页大小的作业,其页表如下。

页号

物理块号

0

5

1

10

2

7

3

4

则逻辑地址3500、4500分别对应的物理地址各为多少?用十进制给出其物理地址的计算过程(5分)。

(2)某段表内容如下:

段号

段首地址

段长度

0

12K

4K

1

76K

3K

2

48K

2K

3

37K

2K

   则逻辑地址为(3,150)和(2,3000)的实际物理地址各是多少?用十进制给出其物理地址的计算过程(5分)

^^ 解(1)逻辑地址3500:3500/1K,得到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428,查页表找到对应的物理块号为4,故物理地址为4´1K+428=4524。

逻辑地址4500:4500/1K,得到页号为4,因页号不小于页表长度,所以产生越界中断。

(2)逻辑地址(3,150)表示段号为3,即段首地址为37K,150为段内地址,则实际物理地址为37K+150=37938。

逻辑地址(2,3000)段号2小于段长,故段号合法;由段表的第2项可获得段首地址为48K,段长为2K;由于段内地址3000超过段长2K,因此产生越界中断

~~02|4.6|2|10

^^(1)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32K,页面大小为1K,对一个4页大小的作业,其页表如下。

页号

物理块号

0

5

1

7

2

11

3

8

则逻辑地址3500、4500分别对应的物理地址分别为多少?用十进制给出其物理地址的计算过程(5分)。

(2)某段表内容如下:

段号

段首地址

段长度

0

12K

4K

1

76K

3K

2

48K

2K

3

37K

2K

   则逻辑地址为(2,154)和(1,4000)的实际物理地址分别为多少?用十进制给出其物理地址的计算过程(5分)

^^ 解(1)答:逻辑地址3500:3500/1K,得到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428,查页表找到对应的物理块号为8,故物理地址为8´1K+428=8620

逻辑地址4500:4500/1K,得到页号为4,因页号不小于页表长度,所以产生越界中断。

(2)答:逻辑地址(2,154)表示段号为2,即段首地址为48K,154为段内地址,则实际物理地址为48K+154=49306。

逻辑地址(1,4000)段号1小于段长,故段号合法;由段表的第1项可获得段首地址为76K,段长为3K;由于段内地址4000超过段长3K,因此产生越界中断

~~02|4.6|2|10

^^有一个虚存系统,某进程占用3个内存块,开始时内存为空,执行如下访问页号序列后:

5,0,1,2,0,3,0,4,2,3,0,3,2,1,2,0,1,5,0,1

  1. 采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面页置换次数是多少?(需画置换图)
  2. 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面页置换次数是多少?(需画置换图)

^^解:(1)采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其置换图如下: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5

5

5

2

2

2

4

4

4

0

0

0

5

5

5

0

0

0

3

3

3

2

2

2

1

1

1

0

0

1

1

1

0

0

0

3

3

3

2

2

2

1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由上述演算可知,页面置换次数为12次。 5分

(2)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其置换图如下: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5

0

1

2

2

3

0

4

2

2

0

3

3

1

2

0

1

5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由上述演算可知,页面置换次数为9次。 10分

~~02|4.6|2|10

^^有一个虚存系统,某进程占用3个内存块,开始时内存为空,执行如下访问页号序列后:

0,1,2,3,1,4,1,2,5,1,2,3,4,5

(1)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RU)淘汰算法,缺页次数是多少?(需画置换图)

(2)若用最优(OPT)算法,缺页次数是多少?(需画置换图)

^^解:(1)LRU算法(通过页面队列进行演算):

访问序列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页面队列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5

0

1

2

2

3

0

4

2

2

0

3

3

1

2

0

1

5

缺页否

+

+

+

+

+

+

+

+

+

+

+

+

因此,采用LRU淘汰算法,缺页次数为12次。

(2)OPT算法:

访问序列

5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5

0

1

内存块

5

5

5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5

5

5

0

0

0

0

0

0

4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3

3

3

3

3

3

3

3

1

1

1

1

1

1

1

缺页否

+

+

+

+

+

+

+

+

+

因此,采用OPT淘汰算法,缺页次数为9次。

  • 8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