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网络层第3次练习题答案(第三版)

一、选择题

1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

A.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2、在TCP/IP环境中,如果以太网上的站点初始化后只有自己的物理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可以通过广播请求获取自己的IP地址,负责这以服务的协议是(  D  )

A.ARP           B.ICMP            C.IP           D.RARP

3ICMP是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在网络中,ICMP测试的目的是(    A )

A.测定信息是否到达其目的地,若没有达到,则确定是什么原因

B.保证网络的所有活动都受监视

C.测定网络是否根据模型建立

D.测定网络上处于控制模型还是用户模型

4TCP/IP 模型中,IP层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C )

A.可靠服务                        B.有确认的服务   

C.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D.以上都不对

5、在TCP/IP层次模型中,IP层相当于OSI/RM中的(  C   )

A.物理层        B.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6、对不同规模的网络,路由器所起的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在主干网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路由选择       B.差错处理        C.分隔子网        D.网络连接

7、在园区网内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路由选择        B.差错处理       C.分隔子网        D.网络连接

8、路由器技术的核心内容是(   A )

A.路由算法和协议                  B.提高路由器性能方法

C.网络地址复用方法                D.网络安全技术

9、路由器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A  )

A.路由算法的效率                  B.路由协议的效率

C.路由地址复用的程度              D.网络安全技术的提高

10、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C  )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的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地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11.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

那么,①②③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A  )。 

A)5、4、3

B)3、3、3

C)6、4、2

D)4、4、5

12.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2、2、2。

那么,①②③④不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C )。

A)3、1、2、1

B)1、1、3、1

C)2、2、1、2

D)0、1、2、2

13.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如果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所示的(V,D)报文后,更新后R1的五个路由表项的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2。

那么a,b,c,d,e可能的数值依次为(   B  )。

A)0、5、4、3、2

B)1、3、4、3、1

C)2、3、4、1、1

D)3、4、3、3、1

14.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

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B )。

A)0、5、4、3

B)1、3、4、3

C)2、3、4、1

D)3、4、3、3

15.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 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3、3、4。

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D    )。

A)0、4、4、3

B)l、3、3、3

C)2、2、3、2

D)3、2、2、3

16.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2、3、3

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D  )。

A)0、3、4、3

B)1、2、3、3

C)2、1、3、2

D)3、1、2、3

17.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

那么,不可能的取值序列为(   C )。

A)4、4、3

B)4、5、3

C)5、2、3

D)5、4、3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第1 绪论 1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1)数据库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数据库系统DB: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他功能(DBMS与网络上的其他软件系统之间的通信功能,DBMS之间以及DBMS与文件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等。总之,数据库系统的使用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4 .举出适合用文件系统而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例子;再举出适合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例子。答 :( l )适用于文件系统而不是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例子数据的备份、软件或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存储一般使用文件比较合适。早期功能比较简单、比较固定的应用系统也适合用文件系统。 ( 2 )适用于数据库系统而非文件系统的应用例子目前,几乎所有企业或部门的信息系统都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都使用数据库。例如,一个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会包括许多子系统,如库存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作业调度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等等,都适合用数据库系统。希望读者能举出自己了解的应用例子。 5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 l )数据结构化。(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 4 )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 7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页。 计算机网络 1-3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人们将网络层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 ) A) 拓扑结构 B)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C) 体系结构 D)协议集 (2)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 A) 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 B) 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 C) 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 D) 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3)在因特网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是 (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主机 (4)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层密切相关 ( ) A)表示层 B)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2页。C)物理层 D)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2页。 (5)因特网(Internet)的起源可追溯到它的前身( ) A) ARPAnet B) DECnet C) NSFnet D) Ethernet (6)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层分别为( ) A.应用层和运输层B.运输层和网络层 C.网络层和链路层D.链路层和物理层 (7)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三大类,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 A广域网 B城域网 C局域网 D宽带网 (8)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 A. 协议B. 介质 C. 服务D. 网络操作系统 (9)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 A. WAN B. LAN C. MAN D. PAN (10)在TCP/IP协议簇的层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 A、 网络接口层 B、 网际层 C、 传输层 D、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3页。(1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3页。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运输层 (1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着特点是( )。 A、稳定性 B、间歇性、突发性 C、安全性 D、易用性 (13)(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 )和( )。  A. 点对点传输网络    B. 广播式传输网络  C. 数据传输网络    D. 对等式网络 (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 A.接口; B、协议 C、服务 D、对等层 (15) (6选2)()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送,它利用( )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此功能。可供选择的答案: A. 1、表示; 2、数据链路 3、网络 4、会话 5、运输(传输层) 6、应用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4页。16.在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的,( B ) 协议需要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建立连接。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4页。 、DHCP、FTP 、SMTP、HTTP 、FTP、TELNET 、FTP、RIP 17、Internet使用 D 作通信协议。 RM SPX IP 18、 以下关于协议支持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Telnet, UDP B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TCP C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TCP D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3), TCP 19、下列协议中属于面向连接的是 ( D ). A.IP B. UDP C. DHCP D. TCP 20、TCP的主要功能是(B) A. 进行数据分组 B.保证可靠传输C.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D.提高传输速度 21、在 TCP/IP 参考模型中提供可靠传输的TCP协议工作在:B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5页。A.应用层 B.运输层 C.互连层 D.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5页。 22、UDP 协议是: B A.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B.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C.可靠的连接协议 D.不可靠的连接协议 23、 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 ( D ) A. TC
### 回答1: 这道题目讲的是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需要掌握数据链路层的概念、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在学习和掌握完这些内容后,需要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并且理解并能够解答各种类型的问题。 ### 回答2: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协议层,主要负责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学习数据链路层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帧的组成、帧的传输、数据链路层的错误控制等知识点。以下将回答【计算机网络(微课版)】第3数据链路层课后习题答案。 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作为网络中的一个协议层,主要负责将传输层提供的分组封装成帧进行传输,也负责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错误控制、流量控制、访问控制和链路管理。 2. 如果一个帧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帧的作用是什么? 答:如果一个帧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帧的作用就是广播帧,它会被网络中所有的设备接收并处理。广播帧通常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发送信息,比如ARP请求、DHCP请求等。 3. 请简述CRC校验的原理和作用。 答:CRC校验是数据链路层常用的一种错误控制技术。它的原理是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多项式运算,将运算结果添加到帧的尾部形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校验码。接收方在接收到帧后,也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多项式运算,将运算结果与帧尾部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说明数据没有出现错误,否则说明数据出现错误,需要丢弃该帧。CRC校验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数据链路层传输过程中的比特差错和一些突发性错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4. 请简述PPP协议的作用和特点。 答:PPP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点对点通信中,在因特网中广泛应用。PPP协议的特点包括:封装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拓展性好。PPP协议不仅可以在异步串行线路上运行,同时也可以在同步电路或者ISDN线路上运行。PPP使用封装,压缩,加密等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PPP协议还提供了多种认证方式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 回答3: 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之上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为帧添加控制信息以进行传输和检错。本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数据链路层的几种基本协议、数据帧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和应用。 第一道题是关于Point-to-Point协议。Point-to-Point协议简称PPP,是一种用于串行线路的网络协议。它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IP、IPX、AppleTalk等。PPP的结构由数据链路控制协议(LCP)和网络控制协议(NCP)两部分组成。LCP在建立连接时进行握手,NCP则负责选择和配置使用的网络协议。对于PPP中两端节点的串行通信线路,每个数据帧的帧边界都由同步信号来标识,而不是像以太网那样使用前导码。 第二道题是有关局域网的。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地理区域内,通过某种通信手段连接起来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距离较近,速度较快。常见的局域网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其中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进行冲突检测和重传,它的帧长通常不超过1500字节。在以太网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这是一个48位的地址,其中前24位是厂家标识符,后24位是该厂家内部分配的地址。 第三道题是关于数据帧的构成。数据帧由首部、数据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包了帧起始符、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类型等控制信息。数据部分包了实际的数据内容。尾部包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校验信息。在以太网帧中,首部的长度为14字节,尾部的长度为4字节,数据部分的长度在其他协议中有不同的取值。 第四道题是有关MAC地址的。MAC地址是一种硬件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网络适配器(网卡)的地址。MAC地址是48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十六进制表示,如00-0C-29-05-7F-63。MAC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前24位是厂家标识符,后24位是该厂家内部分配的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因此只在局域网范围内有效。属于同一个局域网的所有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路由器。对于不同的局域网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eteor.792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