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网络层

1.功能

  • 把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网络层传输单位是分组
  • 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 异构网络互联
  • 拥塞控制
    • 开环控制
    • 闭环控制

拥塞控制:如果一个网络上的所有的节点都来不及接收分组,从而要丢弃大量的分组,此时网络就处于拥塞控制状态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sAyy3IS8-1650199424451)(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6203122479.png)]

2.数据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

场景:双方打电话,独占一条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报文交换

报文:源应用发送的信息整体。例如:发送一个pdf文档出去,那么这个pdf文档就是一个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把一个较大的数据块分割成几个较小的数据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数据报方式

无连接服务、每个分组携带目标地址和源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虚电路方式

提供连接服务、每个分组携带虚电路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据报和虚电路的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的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路由算法

用于寻找该路由器到期其余路由器的最优路径

1.路由算法的分类

静态路由算法:类似于一个机房内的IP地址都是已经配置好的,不会发生改变。

动态路由算法:相邻的路由器彼此交换已有的路由信息,实现路由表的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AS:一个区域的网络就可以称之为AS,AS内部有内部使用的协议,AS与AS之间使用的外部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路由选择协议(应用层)

1.内部网关协议

RIP协议和距离向量算法

RIP(应用层协议)维护路由器到其他路由器的最佳路由,如果到某一个路由的距离(跳数)到了16,则表明网络不可达

注意:每一个路由器仅与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自己的路由表),每30s会交换一次信息,RIP使用UDP传送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IP报文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IP协议特点

当某个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关的路由器交换的是之前未故障的数据,导致相关的路由器不知道有某个网络存在故障,只有当路由器到该网络的距离变成16的时候才会标记不可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距离向量算法

如何修改路由表的信息?

假设R1和R2是相邻的路由器,那么R1中的路由表的信息传到R2中则需要将路由表中的所有信息的距离增加1,下一条地址设置为R1,因为此时传到R2的时候,R1已经作为路径中的一个节点了。它与R2的距离为1,所以增加1。

每隔180s若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X的路由表的信息,则会将X标记为不可达的路由器,同时把距离设置为1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协议及链路状态算法

OSPF使用洪泛法向所有的路由器发送信息,使用dijkstra算法。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才会向所有路由器洪泛发送信息。

发送的信息是与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PSF区域

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主干区域和普通区域的路由器
主干路由器:主干区域中的路由器

区域内部路由器:在区域内部连接主机的路由器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用于连接其他AS的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特点

相对于RIP来说,OSPF的收敛速度更快,每次洪泛都是刷新链路状态,自己通过dijkstra算法得出链路状态数据库。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lgNHc9U-1650199424460)(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63927002.png)]

OSPF分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外部网关协议

1.BGP协议简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k2lLYeP9-1650199424460)(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64651868.png)]

2.BGP协议交换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3Rn4fVK-1650199424461)(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65110770.png)]

3.BGP协议报文格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31JICUG-1650199424461)(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65211232.png)]

4.BGP协议特点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98D0LBd-1650199424462)(file:///D:\QQ文件\2848246009\Image\C2C\KD`V$X2XU1]B3O44{68YC.png)]

5.BGP的四种报文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AcJhhCh-1650199424462)(file:///D:\QQ文件\2848246009\Image\C2C\7{36PG29RJ3VIG4PJV$CLXX.png)]

3.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qOgRYpc-1650199424462)(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65419907.png)]

5.IP数据报

1.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TKxsRDK-1650199424462)(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70219573.png)]

2.分片

以太网的MTU(最大传送数据单元)是1500B,如果传送的数据超过MTU,我们就需要分片

6.IPv4

采用二级Ip:网络号+主机号

1.IP地址分类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Qi13Gye-1650199424463)(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70539091.p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号不能去全为0所以每类地址可分配的网络数都要减去1

A类地址由于127开头的是换回地址,所以网络数需要多减去1

由于主机号全为0或1是特殊地址,所以每个网络可分配的主机数要减去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NAT技术

如果目的地址是私有IP的话,路由器不会进行转发,因此NAT技术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

每一个NAT路由器都有LAN的IP地址+端口号和与之对应的WAN的IP地址+端口号。

同一个LAN或WAN内的主机访问因特网通过NAT表中的地址和端口号跟外界进行信息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子网划分

由于网民的增加,IP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IP地址数量不够用,因此需要通过子网划分来对IP地址进行一个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子网划分之后,原来的两级IP地址就转换成了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就是除了主机号,其余位全为1

将子网掩码与IP地址按位进行与运算,就能够得出网络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通过IP地址可以看出这个IP是一个B类地址,那么它的网络号占据16位,根据它的子网掩码的第三个十进制位192划分成二进制可以得到1100000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前两位是划分出来的子网号,后6位是属于主机号的,所以能够分配的网络数目就是2^2 - 1 = 3;能够分配的主机数目是2^14 -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广播地址:首先求出网络地址,将网络地址的主机号全变为1

通过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可以得出网络地址:180.80.76.0,通过子网掩码我们可以得出后10位为主机号,将其变为0与网络地址按位进行或运算,即可得出180.80.79.25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找某一个IP地址是否在某一个子网之内,通常是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然后与路由器的IP进行比对,如果才相同则进入子网寻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无分类编址CI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长前缀,将两个IP变化成网络前缀相同的格式在比较是否一样,一样的话则表示在同一个网络之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重要协议

1.ARP协议

实质就是MAC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DHCP协议(应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ICM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ICMP差错报告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差错报告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种不发送插座报告的情况

组播相对于广播来讲,虽然也是一对多,但是是有条件的发送,不是对所有的都发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ICMP询问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ICMP的应用

1.ping命令: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主要用到了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zG3s8T1-1650199424463)(C:\Users\周畅\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417185238163.png)]

2.traceroute命令:跟踪一个分组从原点到终点的路径,使用了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4.IGMP协议和IP组播

1.IGMP协议

IGMP协议只能知道有没有组播成员,而不会知道成员的位置以及成员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自行查找组播组,自行决定加入哪个组播组,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OSPF

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R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IP组播
1.IP数据报的三种传输方式

单播:一对一,所占据的资源最多,需要单独的信道

广播:一对多

组播:一对多(有条件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IP组播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硬件组播

组播地址以十六进制01-00-5E开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IPv6

1.诞生

从根本上解决地址不够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地址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据报格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LuDqqgw-1650199424464)(file:///D:\QQ文件\2848246009\Image\C2C\C84B6B6A924A1DDF433FC2F5129B2F9A.png)]

4.与IPv4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基本地址类型

名称作用要求
单播一对一通信可做源地址,目的地址
多播一对多通信,以前的广播地址当做覆盖所有主机的多播可做目的地址
任播一对多当中的一个通信,选择其中一个进行通信可做目的地址

6.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移动IP

1.概念

移动结点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证了基于网络IP的网络权限在漫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改变

2.术语

移动结点:
具有永久IP地址的移动设备
归属代理(本地代理)“
移动移动结点拥有的旧“居所”称为归属网络,在归属网络中代表移动结点执行移动管理功能的实体叫做归属代理
外部代理(外地代理):
在外部网络中帮助移动结点完成移动功能的实体
永久地址(归属地址/本地地址):
移动站点在归属网络中的原始地址
转交地址(辅地址):
移动站点在外部网络使用的临时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通信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网络层设备

1.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输入输出端口构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三层设备的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w==,size_16,color_FFFFFF,t_7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