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数组

1.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从这个概念中可以发现2个有价值的信息

  • 数组中存放的是1个或多个数据,但是数组元素个数不能为0
  • 数组中存放的多个数据,类型是相同的

数组分为以为数组和多维数组,多维数组一般比较多见的是二位数组

2.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2.1数组创建

以为数组创建的基本语法如下

type arr_name[常量值];

存放在数组的值被称为数组的元素,数组在创建的时候可以指定数组的大小和数组的元素类型

  • type指定的数组中存放数据的类型,可以是:char、short、int、float等,也可以是自定义的类型
  • arr_name指的是数组名的名字,这个名字根据实际情况,起的有意义就行
  • []中的常量值是用来指定数组大小的,这个数组的大小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指定

⽐如:我们现在想存储某个班级的20⼈的数学成绩,那我们就可以创建⼀个数组,如下:

int math[20];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其他类型和大小的数组:

char ch[8];

double score[10];

2.2数组的初始化

有时候,数组在创建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定一些初始值,这种就称为初始化。

那数组如何初始化呢,数组的初始化一般使用大括号,将数组放在大括号中。

//完全初始化
int arr[5] = {1,2,3,4,5};
//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2[6] = {1};//第⼀个元素初始化为1,剩余的元素默认初始化为0
//错误的初始化 - 初始化项太多
int arr3[3] = {1, 2, 3, 4};

2.3数组的类型

数组也是有类型的,数组算是一种自定义类型,去掉数组名留下的就是数组的类型

int arr1[10];
int arr2[12];
char ch[5];

arr1数组的类型是 int [10]

arr2数组的类型是 int[12]

ch 数组的类型是 char [5]

3.一维数组的使用

学习了一维数组的基本语法,一维数组可以存放数据,存放数据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操作,那我们如何使用一维数组呢

3.1数组下标

C语言规定数组是有下标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假设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是n-1,这表就相当于数组元素的编号

 int arr[10] = {1,2,3,4,5,6,7,8,9,10};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OHVNbCn-1692370562134)(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69166006.jpg)]

在C语言中数组的访问提供了一个操作符[],这个操作符叫做:下标引用操作符

有了下标访问操作符,就可以轻松的访问到数组元素了,比如我们访问下标为7的元素,我们就可以使用arr[7]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printf("%d\n", arr[7]);//8
 	printf("%d\n", arr[3]);//4
    return 0;
}

3.2数组元素的打印

接下来,如果想要访问整个数组的内容,那怎么办呢

只要我们产生数组所有元素的下标就可以了,那我们使用for循环产生0-9的下标,接下来使用下标访问就行了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3.3数组的输入

明白了数组的访问,当然我们也根据需求,自己给数组输入想要的数据,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scanf("%d", &arr[i]);
 	}
 	for(i=0; i<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输⼊个输出结果:

2 1 4 3 6 5 8 7 0 9

2 1 4 3 6 5 8 7 0 9

4.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有了前⾯的知识,我们其实使⽤数组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如果我们要深⼊了解数组,我们最好能了

解⼀下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依次打印数组元素的地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arr[%d] = %p\n ", i, &arr[i]);
 }
 return 0;
}

输出结果我们看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efif2mz-1692370562134)(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69611519.jpg)]

从输出的结果我们分析,数组随着下标的增⻓,地址是由⼩到⼤变化的,并且我们发现每两个相邻的

元素之间相差4(因为⼀个整型是4个字节)。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这就

为后期我们使⽤指针访问数组奠定了基础(在讲指针的时候我们在讲,这⾥暂且记住就⾏)。

5.sizeof计算数组元素个数

在遍历数组的时候,我们经常想知道数组的元素个数,那C语⾔中有办法使⽤程序计算数组元素个数

吗?

答案是有的,可以使⽤sizeof。

sizeof 中C语⾔是⼀个关键字,是可以计算类型或者变量⼤⼩的,其实 sizeof 也可以计算数组的

⼤⼩。

⽐如: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printf("%d\n", sizeof(arr));
 return 0;
}

这⾥输出的结果是40,计算的是数组所占内存空间的总⼤⼩,单位是字节。

我们⼜知道数组中所有元素的类型都是相同的,那只要计算出⼀个元素所占字节的个数,数组的元素

个数就能算出来。这⾥我们选择第⼀个元素算⼤⼩就可以。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printf("%d\n", sizeof(arr[0]));//计算⼀个元素的⼤⼩,单位是字节
 return 0;
}

接下来就能计算出数组的元素个数: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printf("%d\n", sz);
 return 0;
}

这⾥的结果是:10,表⽰数组有10个元素。

以后在代码中需要数组元素个数的地⽅就不⽤固定写死了,使⽤上⾯的计算,不管数组怎么变化,计

算出的⼤⼩也就随着变化了。

6.二维数组的创建

6.1二维数组的概念

前⾯学习的数组被称为⼀维数组,数组的元素都是内置类型的,如果我们把⼀维数组做为数组的元

素,这时候就是⼆维数组,⼆维数组作为数组元素的数组被称为三维数组,⼆维数组以上的数组统称

为多维数组。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98hYboY-1692370562135)(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69804444.jpg)]

6.2二维数组的创建

那我们如何定义⼆维数组呢?语法如下:

type arr_name[常量值1][常量值2];

例如:

int arr[3][5];

double data[2][8];

解释:上述代码中出现的信息

• 3表⽰数组有3⾏

• 5表⽰每⼀⾏有5个元素

• int 表⽰数组的每个元素是整型类型

• arr 是数组名,可以根据⾃⼰的需要指定名字

data数组意思基本⼀致

7.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在创建变量或者数组的时候,给定⼀些初始值,被称为初始化。

那⼆维数组如何初始化呢?像⼀维数组⼀样,也是使⽤⼤括号初始化的。

7.1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1[3][5] = {1,2};

int arr2[3][5] = {0};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w93LYcV-1692370562135)(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69919475.jpg)]

7.2完全初始化

int arr3[3][5] = {1,2,3,4,5, 2,3,4,5,6, 3,4,5,6,7};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aKrSihi-1692370562135)(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69965158.jpg)]

7.3按照行初始化

int arr4[3][5] = {{1,2},{3,4},{5,6}};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K9KoUnCZ-1692370562135)(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70038527.jpg)]

7.4初始化时省略行,但是不能省略列

int arr5[][5] = {1,2,3};
int arr6[][5] = {1,2,3,4,5,6,7};
int arr7[][5] = {{1,2}, {3,4}, {5,6}};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APQra8L-1692370562136)(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70140569.jpg)]

8.二维数组的使用

8.1二维数组的下标

当我们掌握了⼆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那我们怎么使⽤⼆维数组呢?

其实⼆维数组访问也是使⽤下标的形式的,⼆维数组是有⾏和列的,只要锁定了⾏和列就能唯⼀锁定

数组中的⼀个元素。

C语⾔规定,⼆维数组的⾏是从0开始的,列也是从0开始的,如下所⽰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NEnoM0n-1692370562136)(F:\集训笔记\数组\pic\1692370292853.jpg)]

图中最右侧绿⾊的数字表⽰⾏号,第⼀⾏蓝⾊的数字表⽰列号,都是从0开始的,⽐如,我们说:第2

⾏,第4列,快速就能定位出7。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printf("%d\n", arr[2][4]);
 return 0;
}

输出:7

8.2二维数组的输入和输出

访问⼆维数组的单个元素我们知道了,那如何访问整个⼆维数组呢?

其实我们只要能够按照⼀定的规律产⽣所有的⾏和列的数字就⾏;以上⼀段代码中的arr数组为例,⾏

的选择范围是02,列的取值范围是04,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循环实现⽣成所有的下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int i = 0;//遍历⾏
 //输⼊
 for(i=0; i<3; i++) //产⽣⾏号
 {
 int j = 0;
 for(j=0; j<5; j++) //产⽣列号
 {
 scanf("%d", &arr[i][j]); //输⼊数据
 }
 }
 //输出
 for(i=0; i<3; i++) //产⽣⾏号
 {
 int j = 0;
 for(j=0; j<5; j++) //产⽣列号
 {
 printf("%d ", arr[i][j]); //输出数据
 }
 printf("\n");
 }
 return 0;
}

输入和输出结果:

5 5 5 5 5 6 6 6 6 6 8 8 8 8 8

5 5 5 5 5

6 6 6 6 6

8 8 8 8 8

9.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像⼀维数组⼀样,我们如果想研究⼆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式,我们也是可以打印出数组所有元素

的地址的。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 0 };
 int i = 0;
 int j = 0;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5; j++)
 {
 printf("&arr[%d][%d] = %p\n", i, j, &arr[i][j]);
 }
 }
 return 0;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seCmMfj-1692370562136)(C:\Users\99388\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818225417316.png)]

从输出的结果来看,每⼀⾏内部的每个元素都是相邻的,地址之间相差4个字节,跨⾏位置处的两个元

素(如:arr[0][4]和arr[1][0])之间也是差4个字节,所以⼆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连续存放的

如下图所⽰: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IujxYJ1-1692370562136)(C:\Users\99388\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818225456442.png)]

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式,我们也是可以打印出数组所有元素

的地址的。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 0 };
 int i = 0;
 int j = 0;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5; j++)
 {
 printf("&arr[%d][%d] = %p\n", i, j, &arr[i][j]);
 }
 }
 return 0;
}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ZseCmMfj-1692370562136)]

从输出的结果来看,每⼀⾏内部的每个元素都是相邻的,地址之间相差4个字节,跨⾏位置处的两个元

素(如:arr[0][4]和arr[1][0])之间也是差4个字节,所以⼆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连续存放的

如下图所⽰: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TIujxYJ1-1692370562136)]

了解清楚⼆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布局,有利于我们后期使⽤指针来访问数组的学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