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通论8-9

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

(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

(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

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

(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

(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

(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

(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

(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

(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

(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

(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

(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

(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

(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

(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

(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

(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

(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

(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

(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前面有“南方”表处所)

(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

(“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

(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例(29)的“焉”,王力本《古代汉语》文选下注为兼词,荆贵生本《古代汉语》认为是语气助词(P449)。例(30)的“焉”,郭锡良本《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P319)认为是兼词,朱振家本《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P239)认为是单纯语气词。我们认为,能作“于是”讲的不要轻易归入单纯语气词。但上述两句,前句前有表处所的“崤”,后句也有表处所的“冀之南,汉之阴”,当成“于是”讲终觉得有点勉强,似应看作是单纯的语气词。

3、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焉”

这种用法的“焉”由于有承上启下作用,所以不少人(如杨树达《词诠》)、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等)都认为是连词,不过其意义和用法大家看法是一致的,这种用法的“焉”即使汉以前也不多见,汉以前更很少出现。

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一、否定句中宾语的位置

否定句即表示否定的句子,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副词既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末”“否”“非”等,也可以是动词,主要是“无”,还可以是代词,主要是“莫”。

上面讲过,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前置并用“是”“之”等代词复指这一种情况已经讲过,这里讲否定句中宾语的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实际上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为代词,二是必须为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或否定式无定代词“莫”。如:

(1)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2)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3)以吾一日长乎尔,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可以哉?《论语·先进》

(4)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5)予不屑之教海也者,是亦教海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6)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7)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婴儿詈老,莫之疾也。《淮南子·说林》

(8)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已若者。《庄子·徐无鬼》

(9)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

上面九个例子中,前八例最有启发性,因为它们的动词谓语相同,其中一个宾语在动词谓语前,一个在动词谓语后:

谓+宾(肯定句)      宾+谓(否定句)

(1)与我             不我与

(2)问舜冠           不此问

(3)知尔             不吾知

(4)尝闻之           未之闻

(5)教诲之           不屑之教诲

(6)未见力不足者     未之见

(8)不若黄帝         不已若

上面八例,例(1)(3)(4)(5)的宾语虽然都是代词,但肯定句中就放在动词后,否定句中就放在动词前。例(2)肯定句宾语不是代词,放在动词后,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放在动词前。例(6)(8)两个均为否定句,但宾语为名词的就放在后,为代词的就放在前。这说明,否定句和代词作宾语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例(9)是介词的宾语前置。

由于“弗”“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下面就要讲到),故含“弗”“勿”的否定句而宾语前置的情况出现很少,下面是一些例子:

(11)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孤愤》

(12)绰非弗之知也。《墨子·鲁问》

总之,先秦时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一种主流的语序,但也出现了宾语后置的不少例子。如:

(13)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理。《尚书·金滕》

(14)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5)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十八年》

(16)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同上僖公九年

(17)以其不从己而败楚师也。同上成公十七年

(18)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公羊传僖公九年》

(19)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20)仁不能守之。 同上《卫灵公》

(21)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也。《国语·晋语》

(22)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2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同上告子上

(24)若我而不有之。……若我而不卖之。《庄子·徐无鬼》

(25)若不知之……若不闻之。同上则阳

(26)天下不知之。《荀子·性恶》

但宾语前置从总体上还是占绝对优势。可以想象,宾语前置是最早的形式,宾语后置是后起的形式,不过尽管后起的新形式在汉代已经很成熟,但在后代一直到清代的文言文中一般还是旧形式,到现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才基本灭迹,而完全代之以宾语后置这种后起的形式。

应该注意的是,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可以译为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但因为它们并不是代词,所以虽然用在否定句中,宾语并没有前置。如:

(27)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左传定公十三年》

(28)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29)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二、古代汉语的否定词及其用法

上面讲过,古代汉语的否定词有副词,有动词,还有否定性无定代词。动词主要有“无”,又写作“無”。在甲骨文中,“無”乃舞的初文,有无的“无”原用“亡”。《论语》中“无”“亡”并用,其中“亡”字出现10次,用作否定副词就有8次。教材文选中就有: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

“无”“無”的例子看教材。

否定性无定代词主要是“莫”,这种意义现代汉语里没有与它相当的代词。“莫”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前者现代汉语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人,没有任何人),后者可译为“没有哪一种东西(事物、事情)”等,都是用词组的形式来表示。如: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小雅·小旻》

(2)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鲁仲连义不帝秦》

(3)间于无地之间,莫贵于人。《孙子兵法·月战》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例(1)(2)指代人,例(3)(4)指代事物,例(5)前一个指代事物,后一个指代人。例(1)(3)没有先行词,例(2)(4)有先行词。

“莫”作无定性否定代词时现代汉语里虽然没有与之相当的代词,英语中却有,指代人时相当于英语的none或nobody,指代事物相当于英语的nothing。

上古的“莫”还可表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如:

(6)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雅·小旻》

(7)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汉代以后,“莫”又发展为表禁止性否定。如:

(8)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9)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陆机《吴趋行》

“莫”的表禁止性否定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而表代词和表一般性否定这两种用法现代汉语都已经不用了。

总之,上古汉语中“莫”以当代语为多,即使汉以后,这种用法仍比较常见,不要轻易把代词的“莫”当成一般性否定。如:

(10)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此例中的“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

否定副词的基本用法如下表——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所用的句式

不    一般性否定        不              否定形、动词可不带宾    陈述句

弗    一般性否定        不              否定动、一般不带宾      陈述句

毋    禁止性否定        别              否定动、动词可带宾      祈使句

勿    禁止性否定        别              一般不带宾              祈使句

未                      没有             否定动词    陈述句

非                      不(是)         否定谓      语判断句

无(無)                没有             否定名词

在词汇意义上,“不”与“弗”相同,“毋(无)”与“勿”相同;在语法意义上,“不”与“毋(无)”相同,“弗”与“勿”相同。在所用的句式上,“不”“弗”与“末”相同,都用于陈述句,“毋(无)”与“勿”相同,都用于祈使句,“非”用于判断句。“不”“非”与“未”虽然都用于陈述句,但“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而“不”“弗”没有这种用法。

以上所说是这些否定词的基本用法,它们还有一些其他用法。如“勿”“未”有时候与“不”很接近,“无”有时可被借为“毋”,教材中已经举了很多例子,此不赘述。

除了上述否定词,古代汉语中还有“微”“罔”等。“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没有”,有些书把它归入连词。例如:

(12)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1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1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不要”“没有”,即相当于古代汉语的“不”“弗”“毋”“末”。如:

(15)今不承于古,罔不在王室,《尚书大禹谟》

(16)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尚书大禹》

(17)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尚书康诰》

例(5)相当“不”,例(16)相当于“毋”,例(17)相当于“无”。今成语有“置若罔闻”。

通论(十二)——疑问句、疑问词

一、疑问句宾语的位置

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句有三种表示法:一是语调,二是语气词,三是疑问代词。在甲骨文中,也许因为刻起来费劲费事,所以疑问句中几乎不用疑问语气词,也很少用疑问代词,再加上没有标符号表示语调,故陈述句与疑问句往往同形、需要根据上下文加以分辨。如:

(1)乙亥卜贞——王其田,往来亡災?

(2)丑卜贞——今岁无大水?

《说文·卜部》——“贞,问也。”据此,上述两句为疑问句。

但就一般书面文献讲,疑问句一般需要借助疑问词,或者是疑问代词,或者是疑问语气词,或者二者兼用,例子看材料。

疑问句动宾结构的语序就一般情况来讲,有现代汉语一样的“动+宾”,但当宾语为疑问代词时,上古却为“宾+动”,即宾语前置。如:

(1)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君实不才,又谁敢怨?”《楚归晋知罃》

(2)子路宿于石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论语宪问》

(3)“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4)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有小人言于侧,故撞之。”《韩非子难一》

(5)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如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6)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宋人有酤酒者》

(7)当察乱何自起?起(自)不相爱。《墨子兼爱上》

(8)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楚归晋知罃》

(9)吾敢谁怨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10)管仲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

《庄子徐无鬼》

以上十例,前七例都含“宾+动”和“动+宾”两种截然相反的语序:

动        +宾(介宾),         宾+动(宾+介)

(1)怨        我    乎(疑问)      谁    敢怨(疑问)

(2)自        孔氏    (陈述)      奚    自(疑问)

(3)冠        素(陈述)            奚    冠(疑问)

(4)撞        之(陈述)            谁    撞(疑问)

(5)(终)     乎为圣人(陈述)      恶    乎(疑问)

(6)患        社鼠(陈述)          奚    患(疑问)

(7)(起)     自不相爱(陈述)      何    自起(疑问)

前五例为动宾结构,后二例为介宾结构。例(2)至例(7)宾语后置者都不是疑问句,且宾语都不是疑问代词,例(1)宾语后置者虽然也是疑问句,但宾语“我”不是疑问代词。但右边一列七例全部都是疑问句,且宾语为疑问代词(谁、奚、恶、何)。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必须同时满足疑问句和疑问代词两个条件,宾语才前置,缺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行。

例(8)和例(9)都有助动词,宾语有的在助动词前,有的在助动词后,相对而言,由于放在助动词前的宾语与主语语序相同,都是“名词+助动词+动词”的形式,很容易把前置宾语误认为是主语,例(1)亦然。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个规则在先秦时代比较严格,很少有例外。例外的如:

(11)子夏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论语子张》

(12)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小雅白驹》

(13)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左传僖公九年》

(14)荀息谓何?《国语晋语二》

上面四例,例(12)其实也可认为是叙述句而不是疑问句,“于焉”的“焉”就不需要前置了。汉语以后,宾语后置的情况才逐渐多起来。例如:

(15)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明月何皎皓》

(16)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涉江采芙蓉》

(17)夫如是,累害之人,负世以行;指击之者,从何往哉?《论衡·累害篇》

(18)是独遵何哉?同上《祸虚篇》

但是直到清代,文言文中疑问句中疑问代语宾语仍遵守宾语前置这个规律。

二、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及其用法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与现代汉语在词形上大不相同,古代汉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恶(wū),焉、胡、奚、曷”等,除了“谁”(后一个出现在书面语中外),其他都不再使用。这些疑问代词中,问人的有“谁、孰”,问事物的有“何、孰、奚、曷”,问处所的有“安、恶、焉、奚”,问原因的有“何、奚、胡”等。

问人       谁  孰                           谁,哪一个

问事物     何  曷  奚  胡                   什么

孰                               哪一个

问处所     安  恶  焉  奚                   哪里

问原因     何  曷  奚  胡                   为什么

反问       何  曷  奚  胡  乌  焉           怎么 为什么

(一)问人

(1)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2)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3)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子丑上》

(二)问事物

(4)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5)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6)“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7)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三)问处所

(8)沛公安在?《鸿门宴》

(9)路恶在?《孟心尽心上》

(10)夫子将焉适?《吕氏春秋士节》

(11)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四)问原因

(12)夫子何晒由也?《论语先进》

(1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4)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五)表示反问

(15)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16)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史记游侠列传》

(17)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左传桓公十五年》

(18)齐晋之事,又乌足道乎?《汉书司马相如传》

(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三、古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及其用法

在讲到“也”“矣”“焉”的时候我们讲过,古代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分为三类,两类是指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作为疑问语气词,古今差异很大,现代汉语主要是“吗”“呢”“吧”,而古代汉语是“乎”“欤”“耶”“哉”。“欤”“耶”原只作“与”“邪”,“与”“欤”、“邪”与“耶”是古今字。“欤”“耶”意义相近。

疑问句类型    古代汉语所用词    现代汉语所用词

是非句        乎(纯粹疑问)    吗

欤耶(要求证实)

特指句       乎  欤  耶         呢

选择句       乎  欤  耶         呢

反问句       乎  哉  欤  耶     吗  呢

猜测句       乎  欤  耶         吧

(一)用在非句中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2)乐正夔一足,信乎?《察传》

(3)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4)子非王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5)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庄子秋水》

(6)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询《六国论》

前二例是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发问,故用“乎”,后四例是大约已经知道这么一件事,但还敢确定,要求证实,故用“与、欤”“邪、耶”,二者不能互换。

(二)用在特指句中

(1)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史记陈丞相世家》

(2)孰谓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3)虎兕出于柙,龟王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4)问君为谁欲?田父有好怀。陶潜《饮洒诗》

(5)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史记季布列传》

(6)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前二全是纯粹的疑问,后四例并不是纯粹的疑问,二者,一般不能代换。

(三)用于选择句中

(1)滕,小国也,问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2)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说楚 王》

(3)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欲?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耐我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6)知(智)不足耶?意知而力不能行耶?《庄子盗跖》

前二例是纯粹的疑问句。

(四)用于反问句

(1)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谏假道》

(5)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滕公上》

(6)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7)赵五届以一壁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鲁仲连义帝秦》

(五)用于猜测句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2)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

(3)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5)得非诸侯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6)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史记·滑稽列传》

(7)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其……乎(欤、耶)”疑问的色彩浓一些,“其……也(矣)”则肯定的色彩浓一些。

(8)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官之奇谏假道》

(9)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这里讲一下句末的“诸”。

“诸”在古代汉语中很多时候是“之乎”的合音,它可以用在句中,也可以用在句末。

作为“之乎”的合音,处在句中时“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如:

(1)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昭王之不复,君其向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例(1)的“诸”和例(2)的“诸”都是引进行为的处所。处于句末的“诸”不同,作为“之乎”的合音词,“乎”是疑问语气词。如:

(3)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之行之。”《论语·先进》

(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文王之囿》

(5)“不识有诸?”曰:“有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

上面三例,都是前问后答,问时句末用“诸”即“之乎”,答时不用诸(不能用)只用“之”,“诸”作为疑问语气词的作用非常明显。

四、几种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中有几种很常见的习惯说法,有些比较好懂,有些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阅读古书时我们必须予以注意。

1、如(奈、若)……何

“如……何”是古代汉语表示疑问的一个惯用句式,中间可以加入名词或代词,其中的“如”也可写成“奈”“若”。如:

(1)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4)若然者,吾奈之何?《庄子·人间世》

(5)且如今日蛮洞,能有几大,若不循礼,朝廷亦无如之何。《朱子语类·论文》

“如(奈)……何”的“何”是疑问代词,“怎么样”的意思,“如+名(或代)”是介宾法结构当“何”的状语,“如宋王何”意为“把宋王怎么样”,“奈若何”意为“对你怎么办”。其余类推。“如……何”之中的代词“之”本来是有实在意义的,但后来有时“之”变成无实在意义,“如之何”就与“如何”一样了。如:

(6)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经·齐风·南山》

(7)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幽风·代柯》

(8)二,吾独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论语·颜渊》

(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前两例“如之何”“如何”同,都在句中作谓语,“怎么样”的意思。后四例“如之何”与“如何”同,都在句作状语。“怎么”的意思。

2、孰与

“孰与”开始时是两个词,“孰”为疑问代词,“与”为介词,为宾语前置。如:

(1)(尉佗)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说范·奉使》

(2)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墨子·耕柱》

例(1)“我孰与皇帝贤”即“我与皇帝孰贤”。试比较:

(3)咎犯与赵衰孰贤?《说苑·善说》

例(1)例(3)都同出《说苑》,例(1)“孰”“与”相连,例(3)“孰”“与”分开而且词序不同,而内容一样。

“孰与”有时候已经完全凝固,不宜拆开解释,意同“何如”,用来比较二者的之下,它与前一种在语言形式上少了后面的形容词。如教材中“救赵孰与勿救(强)”,“廉将军孰与秦王(强)”,后面的形容词不用了,但比较的意义也隐含其中。又如:

(4)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3、不亦……乎

这种句式用于反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也……吗”。这种句式比较好理解,请看教材中的例子。

4、何……之有

这主要也用于反问句,乃“有何”的倒装,中间的“之”是复指“何”的。这种句式也比较好理解,请看教材中的例子。

5、何(奚、安、焉、恶)以……为(wéi)

这也是用于反问句中的一种常见句式,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以”是介词,有时用“用”“为”已经虚化为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整个句式意思是“为什么用得着……呢”。句式中的疑问代词以“何”为常见,也可以是“奚、安、焉、恶”等,中间插入的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如:

(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2)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3)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晋书·王湛传》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五、语气词的连用

句末语气词可以连用,有时是陈述语气词和陈术语气词连用,有时是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一般是两个语气词连用,也有三个语气词连用的。如:

(1)君子食无其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亦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与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3)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5)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6)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7)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8)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9)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前三例是陈述语气词和陈述语气词连用,其中(1)(2)是两个连用,(3)是三个连用。中二例是疑问语气词与感叹语气词连用,都是两个连用。后四例陈述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其中(6)(7)为两个连用,例(8)(9)为三个连用。从陈述疑问和感叹三类词气词的次序看,如果不同类别的语气词连用的话,那么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词气词往往在陈述语气词的后面,而感叹语气词往往在疑问语气词的后面。

陈述词气词+疑问语气词(矣乎)

感叹语气词(也哉)

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乎哉)

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也乎哉,也矣哉)

语气词连用,不用的语气词各自表达各自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如例(4)为感叹句,例(5)(6)(8)为反问句,例(7)为疑问句,例(9)为感叹句。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