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

民俗学研究民间的风俗习惯、信仰、艺术等方面,关注其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等特征。物质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等,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岁时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体现了农业文化特色、伦理观念和人情味。民间信仰、科学技术和艺术,如民间音乐、舞蹈、游戏,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社会功能和历史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⑥民俗学与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3、【民俗学的内容】  

1)民俗学原理 

2)民俗史 

3)民俗志 

4)民俗学史  

5)民俗学方法论 

6)资料学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 

w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就是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民俗的形成、发展是集体参与的结果,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是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w 

民俗的传承性与传播性相结合,形成民俗文化多元化的互相撞击与吸收,融合与发展,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w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w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与渐进的变化。它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中国的民俗文化特色。中国的傩俗。 

四、民俗的模式性 

w   民俗的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不同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 w 

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w   民俗的规范性,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图腾 

w   民俗的服务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尊老爱幼习俗;春节时贴的门神、窗花、年画。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   

w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   

w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三、维系功能    

w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 

w   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少数民族的狂欢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民间游戏(斗鸡、斗蟋蟀、下棋)。 

第四节 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一、史前民俗  

w 史前民俗,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即原始社会的民俗。 

民俗是原始社会生活的唯一规范,这是史前民俗的显著特点。 

二、古代民俗  

古代民俗,指从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段期间的民俗。  

1、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以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的民俗为中心,兼容周围各族的民俗,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民俗格局的时期。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融合时期之一。  

3、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的民俗继续发展,中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4、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继续发展与繁荣期。  

【综观中国古代民俗,与史前民俗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民俗融合的规模远较史前时期为大,由此引起民俗的不断交流与同化的规模也大;  

2)古代民俗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以汉民族民俗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反映了民俗活动顽强的传承性;  

3)由于这时期有了相对于“民间”而言的国家组织,统治阶级本身也发展出了一套与“俗”相对应的“礼”,即官方礼仪。 因此,二者之间常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  

三、近现代民俗  

w 近现代民俗,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遗留物”  Folklore   2、思考题: 

1)民俗与风俗两种称谓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说民俗是属于特定群体的? 3)民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有哪些?(4)叙述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 

5)为何民俗的形成是群体心愿的认同?(6)叙述某一民俗象形成的具体过程。 

w 阅读书目:(美国)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民俗事象的学习内容与重点 

w 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并通过调查实践,学习有关田野作业的本领。  

实践活动与方法步骤 

w 实践活动: 

  调查当地某一生产活动,描述具体的生产过程。 w 

实践步骤: 

  1、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或物质生产,或工艺品的生产);   

2、观察生产的全过程; 

  3、集中考虑某一生产环节,对生产的程序、用具、环境等进行描述,同时提供图像文本。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w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