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map集合

1.Map集合(一)

谓双列集合,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一对一对的。Map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是以key=value的形式存在的,一个key=value就称之为一个键值对,而且在Java中有一个类叫Entry类,Entry的对象用来表示键值对对象。

Map集合特点:键不能重复,值可以重复,每一个键只能找到自己对应的值。

1.1 Map集合常用方式

public class Map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添加元素: 无序,不重复,无索引。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map.put("手表", 100);
        map.put("手表", 220);
        map.put("手机", 2);
        map.put("Java", 2);
        map.put(null, null);
        System.out.println(map);
        // map = {null=null, 手表=220, Java=2, 手机=2}

        // 2.public int size():获取集合的大小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3、public void clear():清空集合
        //map.clear();
        //System.out.println(map);

        // 4.public boolean isEmpty():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为空返回true ,反之!
        System.out.println(map.isEmpty());

        // 5.public V get(Object key):根据键获取对应值
        int v1 = map.get("手表");
        System.out.println(v1);
        System.out.println(map.get("手机")); // 2
        System.out.println(map.get("张三")); // null

        // 6. public V remove(Object key):根据键删除整个元素(删除键会返回键的值)
        System.out.println(map.remove("手表"));
        System.out.println(map);

        // 7.public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 判断是否包含某个键 ,包含返回true ,反之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手表")); // false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手机")); // true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java")); // false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Java")); // true

        // 8.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判断是否包含某个值。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Value(2)); // true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Value("2")); // false

        // 9.public Set<K> keySet(): 获取Map集合的全部键。
        Set<String> keys = map.keySet();
        System.out.println(keys);

        // 10.public Collection<V> values(); 获取Map集合的全部值。
        Collection<Integer> values = map.values();
        System.out.println(values);

        // 11.把其他Map集合的数据倒入到自己集合中来。(拓展)
        Map<String, Integer> map1 = new HashMap<>();
        map1.put("java1",  10);
        map1.put("java2",  20);
        Map<String, Integer> map2 = new HashMap<>();
        map2.put("java3",  10);
        map2.put("java2",  222);
        map1.putAll(map2); // putAll:把map2集合中的元素全部倒入一份到map1集合中去。
        System.out.println(map1);
        System.out.println(map2);
    }
}

1.2 Map集合遍历方式1

Map集合一共有3种遍历方式。

第一种根据Map的键找值:

/**
 *  目标:掌握Map集合的遍历方式1:键找值
 */
public class Map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准备一个Map集合。
        Map<String, Double> map = new HashMap<>();
        map.put("蜘蛛精", 162.5);
        map.put("蜘蛛精", 169.8);
        map.put("紫霞", 165.8);
        map.put("至尊宝", 169.5);
        map.put("牛魔王", 183.6);
        System.out.println(map);
        // map = {蜘蛛精=169.8, 牛魔王=183.6, 至尊宝=169.5, 紫霞=165.8}

        // 1、获取Map集合的全部键
        Set<String> keys = map.keySet();
        // System.out.println(keys);
        // [蜘蛛精, 牛魔王, 至尊宝, 紫霞]
        //         key
        // 2、遍历全部的键,根据键获取其对应的值
        for (String key : keys) {
            // 根据键获取对应的值
            double value = map.get(key);
            System.out.println(key + "=====>" + value);
        }
    }
}

1.3 Map集合遍历方式2

这里Map集合的第二种方式,是直接获取每一个Entry对象,把Entry存储扫Set集合中去,再通过Entry对象获取键和值。

/**
 * 目标:掌握Map集合的第二种遍历方式:键值对。
 */
public class Map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Double> map = new HashMap<>();
        map.put("蜘蛛精", 169.8);
        map.put("紫霞", 165.8);
        map.put("至尊宝", 169.5);
        map.put("牛魔王", 183.6);
        System.out.println(map);
        // map = {蜘蛛精=169.8, 牛魔王=183.6, 至尊宝=169.5, 紫霞=165.8}
        // entries = [(蜘蛛精=169.8), (牛魔王=183.6), (至尊宝=169.5), (紫霞=165.8)]
        // entry = (蜘蛛精=169.8)
        // entry = (牛魔王=183.6)
        // ...
		
        // 1、调用Map集合提供entrySet方法,把Map集合转换成键值对类型的Set集合
        Set<Map.Entry<String, Double>> entries = map.entrySet();
        for (Map.Entry<String, Double> entry : entries) {
            String key = entry.getKey();
            double value = 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ey + "---->" + value);
        }
    }
}

1.4 Map集合遍历方式3

Map集合的第三种遍历方式,需要用到下面的一个方法forEach与lambda表达式一起使用。

/**
 * 目标:掌握Map集合的第二种遍历方式:键值对。
 */
public class Map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Double> map = new HashMap<>();
        map.put("蜘蛛精", 169.8);
        map.put("紫霞", 165.8);
        map.put("至尊宝", 169.5);
        map.put("牛魔王", 183.6);
        System.out.println(map);
        // map = {蜘蛛精=169.8, 牛魔王=183.6, 至尊宝=169.5, 紫霞=165.8}


		//遍历map集合,传递匿名内部类
        map.forEach(new BiConsumer<String, Dou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String k, Double v) {
                System.out.println(k + "---->" + v);
            }
        });
		//遍历map集合,传递Lambda表达式
        map.forEach(( k,  v) -> {
            System.out.println(k + "---->" + v);
        });
    }
}

1.5 Map集合案例

需求分析:

1.首先可以将80个学生选择的景点放到一个集合中去(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80个任意的ABCD元素)

2.准备一个Map集合用来存储景点,以及景点被选择的次数

3.遍历80个学生选择景点的集合,得到每一个景点,判断Map集合中是否包含该景点 如果不包含,则存储"景点=1"

如果包含,则存获取该景点原先的值,再存储"景点=原来的值+1"; 此时新值会覆盖旧值

 

/**
 * 目标:完成Map集合的案例:统计投票人数。
 */
public class Map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把80个学生选择的景点数据拿到程序中来。
        List<String> data = new ArrayList<>();
        String[] selects = {"A", "B", "C", "D"};
        Random r = new Random();
        for (int i = 1; i <= 80; i++) {
            // 每次模拟一个学生选择一个景点,存入到集合中去。
            int index = r.nextInt(4); // 0 1 2 3
            data.add(selects[index]);
        }
        System.out.println(data);

        // 2、开始统计每个景点的投票人数
        // 准备一个Map集合用于统计最终的结果
        Map<String, Integer> result = new HashMap<>();

        // 3、开始遍历80个景点数据
        for (String s : data) {
            // 问问Map集合中是否存在该景点
            if(result.containsKey(s)){
                // 说明这个景点之前统计过。其值+1. 存入到Map集合中去
                result.put(s, result.get(s) + 1);
            }else {
                // 说明这个景点是第一次统计,存入"景点=1"
                result.put(s, 1);
            }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2.Map集合(二)

2.1 HashMap

  • 实际上HashMap底层原理和HashSet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往HashSet集合中添加元素时,实际上是把元素作为添加添加到了HashMap集合中。

下面是Map集合的体系结构,HashMap集合的特点是由键决定的: 它的键是无序、不能重复,而且没有索引的。再各种Map集合中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集合。

HashMap底层数据结构: 哈希表结构
	JDK8之前的哈希表 = 数组+链表
	JDK8之后的哈希表 = 数组+链表+红黑树
	哈希表是一种增删改查数据,性能相对都较好的数据结构
	
往HashMap集合中键值对数据时,底层步骤如下
	第1步:当你第一次往HashMap集合中存储键值对时,底层会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
	第2步:把键然后将键和值封装成一个对象,叫做Entry对象
	第3步:再根据Entry对象的键计算hashCode值(和值无关)
	第4步:利用hashCode值和数组的长度做一个类似求余数的算法,会得到一个索引位置
	第5步:判断这个索引的位置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就直接将这个Entry对象存储到这个索引位置
		   如果不为null,则还需要进行第6步的判断
	第6步:继续调用equals方法判断两个对象键是否相同
		  如果equals返回false,则以链表的形式往下挂
		  如果equals方法true,则认为键重复,此时新的键值对会替换就的键值对。
	
HashMap底层需要注意这几点:
	1.底层数组默认长度为16,如果数组中有超过12个位置已经存储了元素,则会对数组进行扩容2倍
	  数组扩容的加载因子是0.75,意思是:16*0.75=12 	
   	
    2.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位置有多个元素、并且在8个元素以内(包括8),则以链表的形式存储
    	JDK7版本:链表采用头插法(新元素往链表的头部添加)
    	JDK8版本:链表采用尾插法(新元素我那个链表的尾部添加)
    	
    3.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位置有多个元素、并且超过了8个,则以红黑树形式存储

决定键是否重复依赖与两个方法,一个是hashCode方法、一个是equals方法。所以,往Map集合中存储自定义对象作为键,为了保证键的唯一性,我们应该重写hashCode方法和equals方法。

2.2 LinkedHashMap

LinkedHashMap集合的特点也是由键决定的:有序的、不重复、无索引

有序是指集合存储和取出的顺序是一样的。 LinkedHashMap的底层原理,和LinkedHashSet底层原理是一样的。底层多个一个双向链表来维护键的存储顺序

取元素时,先取头节点元素,然后再依次取下一个几点,一直到尾结点。所以是有序的。

2.3 TreeMap

  • TreeMap集合的特点也是由键决定的,默认按照键的升序排列,键不重复,也是无索引的。

  • TreeMap集合的底层原理和TreeSet也是一样的,底层都是红黑树实现的。所以可以对键进行排序。排序方式也有两种。

排序方式1:**写一个Student类,让Student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

//第一步:先让Student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double height;
	//无参数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全参数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height){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this.height=height;
    }
    //...get、set、toString()方法自己补上..
    
    //按照年龄进行比较,只需要在方法中让this.age和o.age相减就可以。
    /*
    原理:
    在往TreeSet集合中添加元素时,add方法底层会调用compareTo方法,根据该方法的
    结果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决定元素放在后面、前面还是不存。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this:表示将要添加进去的Student对象
        //o: 表示集合中已有的Student对象
        return this.age-o.age;
    }
}

排序方式2:在创建TreeMap集合时,直接传递Comparator比较器对象。

/**
 * 目标:掌握TreeMap集合的使用。
 */
public class Test3TreeMa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udent, String> map = new TreeMap<>(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Double.compare(o1.getHeight(), o2.getHeight());
            }
        });
//        Map<Student,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o1,  o2) ->   Double.compare(o2.getHeight(), o1.getHeight()));
        map.put(new Student("蜘蛛精", 25, 168.5), "盘丝洞");
        map.put(new Student("蜘蛛精", 25, 168.5), "水帘洞");
        map.put(new Student("至尊宝", 23, 163.5), "水帘洞");
        map.put(new Student("牛魔王", 28, 183.5), "牛头山");
        System.out.println(map);
    }
}

2.4 集合嵌套

通过下列案例来展示集合的组合使用:

  • 需求分析:

1.从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省份,每一个省份有多个城市 我们可以用一个Map集合的键表示省份名称,而值表示省份有哪些城市

2.而又因为一个身份有多个城市,同一个省份的多个城市可以再用一个List集合来存储。 所以Map集合的键是String类型,而指是List集合类型 HashMap<String, List<String>> map = new HashMap<>();

 代码实现:

/**
 * 目标:理解集合的嵌套。
 * 江苏省 = "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
 * 湖北省 = "武汉市","孝感市","十堰市","宜昌市","鄂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唐山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定义一个Map集合存储全部的省份信息,和其对应的城市信息。
        Map<String, List<String>> map = new HashMap<>();

        List<String> cities1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cities1, "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 ,"无锡市","常州市");
        map.put("江苏省", cities1);

        List<String> cities2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cities2, "武汉市","孝感市","十堰市","宜昌市","鄂州市");
        map.put("湖北省", cities2);

        List<String> cities3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cities3, "石家庄市","唐山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map.put("河北省", cities3);
        System.out.println(map);

        List<String> cities = map.get("湖北省");
        for (String city : cities) {
            System.out.println(city);
        }

        map.forEach((p, c) -> {
            System.out.println(p + "----->" + c);
        });
    }
}

后续将持续更新,有关stream流和部分api,以上相关图片素材来自b站黑马程序员java进阶视频ppt。

### 关于 MySQL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 启动服务错误 (Error Code: 1067) 当尝试启动 MySQL 服务时,如果遇到 `Error Code: 1067` 的错误提示,通常表示服务无法正常初始化。以下是可能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 **配置文件路径不正确** 如果 MySQL 配置文件 (`my.ini`) 路径设置有误或者未被正确加载,则可能导致服务启动失败[^1]。建议检查配置文件是否存在,并验证其路径是否已被正确定义。 - **端口冲突** 默认情况下,MySQL 使用的是 3306 端口。如果有其他程序占用了该端口,也会引发此错误。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中的 `[mysqld] port=3306` 参数来更改默认监听端口号[^2]。 - **权限不足** Windows 平台下安装 MySQL 服务时,需确保当前账户具有管理员权限。此外,在执行命令 `mysqld --install MySQL56` 前应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CMD 工具。 ```bash net stop MySQL56 && mysqld --remove MySQL56 mysqld --initialize-insecure --user=mysql mysqld --install MySQL56 ``` 上述脚本用于重新注册服务并初始化数据目录,适用于部分因环境变量或遗留实例导致的服务安装失败场景。 --- #### 2. 连接相关错误 ("Too Many Connections") 对于生产环境中频繁出现的 `"Too many connections"` 报错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连接池管理策略: - 提高最大并发连接数限制:编辑 my.cnf 或 my.ini 文件,调整参数 max_connections 至合理范围(如 500~1000),具体数值取决于硬件资源配置。 ```ini [mysqld] max_connections = 800 ``` - 实施短生命周期会话机制:通过应用程序层面控制每次操作完成后立即释放数据库句柄资源,减少长期占用的情况发生概率。 --- #### 3. 死锁问题排查与预防 死锁是指两个及以上事务互相等待对方持有的锁定资源而陷入僵持状态的现象。针对此类状况可参考如下诊断流程[^4]: - 查询最近发生的死锁事件记录: ```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 - 结合业务逻辑分析潜在风险点,优先考虑采用乐观锁替代悲观锁实现方式;同时尽量缩短单次事务持续时间长度,降低交叉干扰可能性。 --- #### 4.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定期开展健康巡检工作至关重要[^3]: - 监控 CPU/MEM/DISK 利用率水平; - 清理过期临时表/索引碎片; - 备份重要元数据结构以防意外丢失。 --- ###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复杂的 MySQL 故障情形,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定位根本原因所在,并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类工具手段加以修复完善。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