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这一理念,自2020年起便成为众多企业的核心主题,延续至2024年。然而,在经历了降本增效的过程后,不同企业的命运却大相径庭:一些企业在大幅裁员后依然稳健发展,甚至更加繁荣;而另一些企业即便将预算压缩至极限,仍难以挽回业务的颓势。这种差异揭示了,在“降本”与“增效”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方式,这也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对“本”和“效”的理解,各不相同。说得更具体一点,是租金成本、人力成本、流量成本,到底该降哪一种本?坪效、人效、元效,到底该增哪一种效?
什么是坪效?坪效,就是门店每平方米创造的收入。它是一个源自于台湾商业领域的术语,最早是用来衡量一家超市或者百货的经营状况的。如果用一条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坪效=店铺总收入÷单店总面积。这个计算的结果越高,店铺的经营效率也就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好。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不对吧?盈利,不是应该等于收入减去成本吗?这条公式里没有成本啊。是的。假设,一家店铺的坪效是100元。那么,只要这家店铺在单位面积的租金超过了100元,那它就依然处在亏损的状态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坪效的敌人,是租金成本。换句话说,当租金成本是你的主要成本的时候,你优先要考虑降的本,是租金成本,优先考虑要增的效,是坪效。
什么是人效?人效,就是每一个人所创造的收入。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人的效率。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效能的参考。如果也用一条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人效=总收入÷总人数。和坪效同理,人效的计算,也要考虑到付给“人”的成本。因为你为一个人付出100元的成本,他却只产出50元的价值的时候,你依然是亏损的。这很好理解。所以,人效的敌人,是人力成本。换句话说,当人力成本是你的主要成本的时候,你优先要考虑降的本,是人力成本,优先考虑要增的效,是人效。
什么是元效?元效,就是每一元钱所带来的收入。对于一些经常和流量打交道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你也可以用理解ROI的方式,来理解元效。什么是ROI?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10倍ROI,就是你投5毛钱的广告,就能带来5块钱的销售业绩。如果商品成本是1块钱,花5毛钱投流,还能挣3块多,但你获得的是10倍的销售回报。但你知道,流量的价格,也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它怎么可能总是5毛呢?所以,元效的敌人,是流量成本。换句话说,当流量成本是你的主要成本的时候,你优先要考虑降的本,是流量成本,优先考虑要增的效,是元效。
近年来,众多企业将“降本增效”作为核心战略。我们要明确“本”和“效”的具体含义,这取决于哪种成本在你的业务成本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租金成本是主要成本,那么坪效是关键。
如果人力成本是主要成本,那么人效是重点。
如果流量成本是主要成本,那么元效是关键。
千千标寻--中标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查询企业的中标项目、联系人电话,以及企业工商注册、法律诉讼、资质认证等信息,帮助用户高效获取精准目标企业客户。此外,千千标寻还特别推出了数据定制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