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人群:零基础自学者 | 编程小白快速入门
阅读时长:约5分钟
文章目录
一、问题:Python怎么命名常量?
1、例子1:正确命名常量
# Python
MAX_SPEED = 120
print(MAX_SPEED) # 输出120
MAX_SPEED = 140 # 实际上是可以改的。只能逻辑上不做修改。
print(MAX_SPEED) # 输出140
2、例子2:错误命名常量
# 错误案例1:小写命名(违反全大写规则)
max_speed = 120
# 错误案例2:驼峰式命名(应使用下划线)
TaxRate = 0.05
# 错误案例3:数字开头(非法标识符)
100_MB = "100MB"
# 错误案例4:使用关键字
None = "空值" # SyntaxError: cannot assign to None
3、答案:
(1)什么是常量
常量是程序运行期间值不可改变的量,用于存储固定数据(如数学常数π、配置参数等)。
(2)常量命名规则
常量命名规则:全大写字母,多个单词使用下划线隔开。如SPEED、MAX_SPEED
(3)⚠ 新手注意
Python语法不支持常量,即没有语法规则限制改变一个常量的值。我们只能约定常量的命名规则,以及在程序的逻辑上不对常量的值作出修改。
二、问题:Python的链式赋值?
1、例子1:链式赋值的内存共享机制
# Python
x = y = z = 100
print(id(x) == id(y) == id(z)) # 输出True → 共享同一对象
# 对比案例(超出小整数池范围)
a = b = c = 500
print(id(a) == id(b)) # 可能输出False(不同解释器实现差异)
2、答案:
(1)什么是链式赋值
链式赋值用于同一个对象赋值给多个变量。
三、问题:Python的系列解包赋值?
1、例子1:变量互换的魔法
使用系列解包赋值实现变量值的互换::
# Python
a, b = 10, "文本"
print(a, b) # 输出 10, 文本
print(type(a), type(b)) # <int> <str>
# 交换原理:右侧先打包元组,再解包赋值
a, b = b, a # 内存中创建临时元组(b,a)
print(a, b) # 输出 文本, 10
2、答案:
(1)什么是系列解包赋值
系列解包赋值给对应相同个数的变量(个数必须保持一致)。a,b,c=4,5,6
相当于:a=4;b=5;c=6
。
多个变量在同一行定义,用分号 ;
隔开。print()
打印输出多个变量用 ,
逗号隔开。
四、动手试一试
- 常量命名规范判断?
# 以下哪些是合法的常量命名?(多选)
# A. MAX_LEN B. TaxRate C. USER_AGE D. 100_MB
print("你的答案:_____")
参考答案:A、C
- A和C符合全大写+下划线的命名规则
- B使用驼峰式(TaxRate),应全大写为
TAX_RATE
- D以数字开头,违反标识符命名规则
- 链式赋值内存验证。
# 观察变量地址是否相同
x = y = []
print("x的地址:", id(x))
print("y的地址:", id(y)) # 输出:_____
参考答案:输出结果: x和y的地址应该相同,如: 140708235392672
📢 互动区
👉 遇到问题?在评论区:
- 描述问题(带代码截图更好)
- 分享学习心得
- 给文章提建议
⭐ 支持作者:点赞 | 收藏 | 关注
你的三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