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分配原理

网络模型介绍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著名的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完整,但是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得到的广泛的应用。最终结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了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本文的讲述的IP都是基于五层协议模型中的网络层

OSI体系结构 TCP/IP体系结构 五层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应用层 5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传输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网络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1 物理层

分类的IP地址

IP地址的表示方法

IP地址就是给英特网上的每个主机(路由器)的每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其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一个主机号在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所以一个IP地址在整个网络中都是唯一的。目前分为A、B、C、D、E 五类IP地址。
IP

  • 在A、B、C 三类地址中灰色的部分即为网络号,网络号的前三位是类别位,分别是0,10,11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凭借这个类别位置来判断网络类别。
  • 32位的总长度,由于A、B、C 三类网络号的长度的不同,导致A、B、C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的字节数分别为3、2、1(一个字节8位)。
  • D 类地址的网络号为1110,用于多播(一对多通讯)。E 类地址的网络号为1111,保留以后使用。

因此我们一般使用的就是ABC三类网络地址,IP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代码,为了提高可读性,把32位的IP地址中的每8位用等效的十进制表示出来(点分十进制),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IP地址就出现了。

例如:IP地址,128.11.3.31,转化为二进制为 100000000 00001011 00000011 00011111 ,可以看出类别位为 10,可以判断为一个B类地址。

常用IP地址的指派范围

网络号指派范围
  • A类地址网络号占用一个字节,但是由于有一位是类别位,只有7位可供使用,但是由于规定,网络字段全0是个保留字段表示本网络,而127(01111111)是另外一个保留字段,作为本地软件的环回测试。我们常见的127.0.0.1表示本机,原因也是出自这里。所以A类地址可以指派的网络号个数为(27-2).
  • B类网络地址网络号有两个字节,前两位为10已经固定,只剩下14位可用,由于这14位无论怎么取值都不会使得网络号为全0或者全1,单实际上规定,规定B类最小网络地址为128.1.0.0。因此B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个数为(214-1).
  • C类地址有3个字节的网络字段号,前三位固定110,只有剩下21位可用,同样C类地址可指派的最小网络地址也是192.0.1.0。因此C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个数为(221-1).
主机号指派范围
  • 由于主机号有规定,全0的主机号代表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例,一主机地址为5.6.7.8,则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为5.0.0.0),而全1则表示“所有的”,即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 A类地址的主机号是由三个字节,24位组成,所以每一个A类网络中可分配的主机个数为(224-2).
  • B类地址的主机号是由两个字节,16位组成,所以每一个B类网络中可分配的主机个数为(216-2).
  • C类地址的主机号是由一个字节,8位组成,所以每一个C类网络中可分配的主机个数为(28-2).
总结IP指派范围

综上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指派描述可知,IP地址空间共有232个地址。
所有A类地址共有(27-2) (224-2)个,大约231,占50%;
所有B类地址共有(214-1) (216-2)个,大约230,占25%;
所有C类地址共有(221-1)

  • 78
    点赞
  • 30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