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中几种垃圾收集算法

垃圾收集算法就是将内存中已经标记为可以清除的对象进行清除,常见有三种算法,我们一一介绍它们:

1.标记—清除算法

和名字对应,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标记清除:首先标记处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此算法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后两个算法均基于这种思路进行改进。但此算法有两个不足之处:

  1. 效率问题。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的效率都不高
  2. 空间问题。标记清楚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会导致以后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从而会触发另一次的垃圾收集。

其执行过程如图所示:能够看到是将可以回收的内存直接变为可用,而没有进行整理
标记---清楚算法

2.复制算法(新生代)

此算法思想为:将内存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用完以后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每次回收都是针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也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问题。同时进行内存分配时,只需移动堆栈指针,按顺序分配内存即可。而这种算法的代价是将可用的内存变为了原来的一半。执行过程如图所示:
复制算法
而研究表明新生代中对象98%都是“朝生夕死”,所以无需按照1:1划分内存空间,而是将内存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和其中的一块Survivor,当回收时就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的空间一次性复制到另一块Survivor空间上,然后清掉刚才使用的Eden和Survivor空间。这样只有10%的内存空间会被“浪费”。

当然若回收后发现有超过10%的对象存活,即一个Survivor空间放不了,则需要依赖其他内存进行分配担保。 即若一块Survivor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上一次回收后存活的对象,则这些对象将通过分配担保机制进入老年代

3.标记—整理算法(老年代)

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的时候要进行较多的复制操作,效率会变得很低。而且还需要有额外的空间进行分配担保,以应对被使用内存中仍存活的对象比例较大的情况,所以在老年代中一般不选用这种算法。

根据老年代的特点提出了“标记—整理”算法,标记过程不变,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已标记为可回收的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其过程如图所示:
标记整理算法

4.分代收集算法

这个也不算什么算法,就是和前两种对应起来。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将内存或分成了新生代老年代,这样就能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合的收集算法。

  • 新生代中,每次垃圾回收都有大量对象死去,少部分存活,则选用复制算法只需复制少量的存活对象就可以
  • 老年代中,对象存活率较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则需要使用标记—整理算法进行回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