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随想、日语认识

Rapport的日文歌词(初)

Rapport - キタニタツヤ

词:キタニタツヤ

《《

 ki ta ni ta tsu ya

歌手的名字,全是片假名,不是本土的平假名(为了国外市场的做法?)

》》

曲:キタニタツヤ

编曲:キタニタツヤ

Drums:Matt

All Other Instruments:Tatsuya Kitani

Mix:Norikatsu Teruuchi

Mastering:John Greenham

がらんどうの胸に

《《

浊音为ga,是平假名-->浊音 加 浊点

「ん」 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独立存在的特殊假名。比较特殊,就是一个n,也只有这一个特殊的

 浊音(と → どdo)

(garandou no mune ni)

  • がらんどう (garandou):空荡荡、空洞(名词)
  • の (no):表示所属或修饰关系的助词,相当于英语的 "of"
  • 胸 (むね / mune):胸部、心胸(名词)                   
  • に (ni):表示方向、位置或状态的助词,相当于英语的 "in"、"to"、"on"

突然觉得有必要重修一下英语的读法了。。

》》

最近观察歌曲的演唱,发现想唱非中文的歌就会很难,这也让我觉得挺疑惑的,比如说英文,各个词都认得,可塞到歌里,非常简单的baby,love之类的句子都有点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微妙的情况呢,,本来我以为中文可以唱是因为我认识中文字,然后知道怎么读,所以会唱,为什么这一点到英语上就差这么多呢,后续也有自己得出一些结论,让自己的逻辑自洽了,但不算找到了通识,比如我归给了外国本土的发音文化--语句断句、一词的多个省音等,我自己能大概感觉到为什么了,但给不出严谨的解释(也没接触过国外的社会氛围,差不多也得了)------也是随便写的,,重点还是想了解一下死神这首歌,以日语的角度-----也不讲这些了----

日语相关

每个音节通常只有一个对应的片假名(例如 "キ" 表示 "ki")

日语的本土发音系统:

  • 五十音图(五十音表)是日语基础发音体系,包含了标准的46 个基本音节(不算浊音、半浊音和拗音的扩展)。
  • 每个音节对应一个固定的片假名平假名
    • 例如:
      • ア (a)イ (i)ウ (u)エ (e)オ (o)
      • カ (ka)キ (ki)ク (ku)ケ (ke)コ (ko)

外来词一些没有的发音则通过五十音再凑一下

每个日语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片假名(カタカナ)和一个对应的平假名(ひらがな),它们表示相同的发音,但使用场景不同

平假名用于本土语言、语法结构,片假名用于外来词、强调、拟声词等。

  • 平假名 适合日常书写,表达柔和、自然的语言。
  • 片假名 突出强调,适合标示外来事物、技术名词或具有冲击感的场景。

📊 五十音图(平假名 + 片假名)

あ段 (a)い段 (i)う段 (u)え段 (e)お段 (o)
あ行 (无辅音)あ (ア) aい (イ) iう (ウ) uえ (エ) eお (オ) o
か行 (k)か (カ) kaき (キ) kiく (ク) kuけ (ケ) keこ (コ) ko
さ行 (s)さ (サ) saし (シ) shiす (ス) suせ (セ) seそ (ソ) so
た行 (t)た (タ) taち (チ) chiつ (ツ) tsuて (テ) teと (ト) to
な行 (n)な (ナ) naに (ニ) niぬ (ヌ) nuね (ネ) neの (ノ) no
は行 (h)は (ハ) haひ (ヒ) hiふ (フ) fuへ (ヘ) heほ (ホ) ho
ま行 (m)ま (マ) maみ (ミ) miむ (ム) muめ (メ) meも (モ) mo
や行 (y)や (ヤ) ya(无)ゆ (ユ) yu(无)よ (ヨ) yo
ら行 (r)ら (ラ) raり (リ) riる (ル) ruれ (レ) reろ (ロ) ro
わ行 (w)わ (ワ) wa(无)(无)(无)を (ヲ) wo

浊音、半浊音、拗音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衍生音可以看作是对基础五十音的扩展,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日语的发音体系,从而能够表达更多的词汇和语义差异。

是基础音节的变体或组合,帮助日语表达更复杂的声音和词汇

  • 浊音是通过在假名上添加“”这个符号(称为浊点)实现的。
  • 这种符号会改变发音方式,让原本清晰、轻快的声音变得更加“浑厚、有力”。

拗音是通过将 い段假名(如 き、し、ち)与小型的 ゃ (ya)、ゅ (yu)、ょ (yo) 组合而成。

小型假名看起来比普通假名更小,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前面的假名组合。

🎯 作用:表达更多的复合音,扩展日语发音系统

特殊音:促音与长音

不属于衍生音的核心范畴,但也是日语发音的重要部分:

促音(そくおん,Sokuon)

  • 符号: 小型的 “っ”(片假名为“ッ”)。

  • 作用: 表示前一个辅音的短暂停顿或加重,类似于英文中的“double consonant”效果。

  • 示例:

    • きって (kitte) = 邮票

    • サッカー (sakkā) = 足球(soccer)

    • がっこう (gakkou) = 学校


长音(ちょうおん,Chouon)

  • 符号: “ー”,主要用于片假名中,表示元音的延长。

  • 示例:

    • コーヒー (kōhī) = 咖啡

    • ゲーム (gēmu) = 游戏

    • スーパー (sūpā) = 超市(supermarket)

在平假名中,长音通常通过重复元音实现

  • おおきい (ookii) = 大的(长音“おお”)

  • おばあさん (obaasan) = 奶奶(长音“ああ”)

浊音(だくおん,Dakuon)

  • 定义:在假名右上角加上“”(浊点)来表示声音变浑厚。
  • 变化范围:主要出现在 か行、さ行、た行、は行

✅ 浊音表:

清音か (ka)き (ki)く (ku)け (ke)こ (ko)
浊音が (ga)ぎ (gi)ぐ (gu)げ (ge)ご (go)
清音さ (sa)し (shi)す (su)せ (se)そ (so)
浊音ざ (za)じ (ji)ず (zu)ぜ (ze)ぞ (zo)
清音た (ta)ち (chi)つ (tsu)て (te)と (to)
浊音だ (da)ぢ (ji)づ (zu)で (de)ど (do)
清音は (ha)ひ (hi)ふ (fu)へ (he)ほ (ho)
浊音ば (ba)び (bi)ぶ (bu)べ (be)ぼ (bo)

ぢ (ji) 和 づ (zu) 在现代日语中很少使用,通常被 じ (ji) 和 ず (zu) 取代,主要出现在某些固定词汇中,如:

はなぢ (hanaji) = 鼻血

つづく (tsuzuku) = 继续

半浊音(はんだくおん,Handakuon)

  • 定义:在假名右上角加上“”(半浊点)来表示爆破音。
  • 范围仅适用于 は行(h 行)

半浊音表:

清音は (ha)ひ (hi)ふ (fu)へ (he)ほ (ho)
半浊音ぱ (pa)ぴ (pi)ぷ (pu)ぺ (pe)ぽ (po)

常见词汇:

ぱん (pan) = 面包(来自葡萄牙语 pão)

ぴかぴか (pikapika) = 闪闪发光(拟声词)

ぷりん (purin) = 布丁(来自英语 pudding)

ぺこぺこ (pekopeko) = 肚子饿得咕咕叫(拟态词)

ぽけっと (poketto) = 口袋(来自英语 pocket)

拗音(ようおん,Youon)

  • 定义:拗音是将 い段假名(如 き、し、ち 等)与小型假名 ゃ (ya)、ゅ (yu)、ょ (yo) 组合形成的复合音。
  • 特征:小假名比正常假名更小,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前面的假名组合。

拗音表:

+ ゃ (ya)+ ゅ (yu)+ ょ (yo)
き (ki)きゃ (kya)きゅ (kyu)きょ (kyo)
ぎ (gi)ぎゃ (gya)ぎゅ (gyu)ぎょ (gyo)
し (shi)しゃ (sha)しゅ (shu)しょ (sho)
じ (ji)じゃ (ja)じゅ (ju)じょ (jo)
ち (chi)ちゃ (cha)ちゅ (chu)ちょ (cho)
ぢ (ji)ぢゃ (ja)ぢゅ (ju)ぢょ (jo)
に (ni)にゃ (nya)にゅ (nyu)にょ (nyo)
ひ (hi)ひゃ (hya)ひゅ (hyu)ひょ (hyo)
び (bi)びゃ (bya)びゅ (byu)びょ (byo)
ぴ (pi)ぴゃ (pya)ぴゅ (pyu)ぴょ (pyo)
み (mi)みゃ (mya)みゅ (myu)みょ (myo)
り (ri)りゃ (rya)りゅ (ryu)りょ (ryo)

常见词汇:

きゃく (kyaku) = 客人

しゃしん (shashin) = 照片

ちゅうごく (chuugoku) = 中国

にゃん (nyan) = 喵(拟声词)

ひゃく (hyaku) = 一百

びょういん (byouin) = 医院

りゅうがくせい (ryuugakusei) = 留学生

-----------------------

也是隔了好久这篇了,一直没去做了,总是抽不出时间的感觉,也可能是胆小不敢抽出时间吧

Mariah Carey

好厉害的歌手,看了《emotion》的live,舞台的控制力太强了,怒音高音转音海豚音,真的一气呵成,作品这么炫技但还能让人如此沉迷

居然是最近才发现的,也算是语言的障壁吧

Mariah Carey 的live

1. MTV Unplugged EP (1992)

概述:
这是她首次发行的现场录音 EP,也是她演艺生涯的标志性现场专辑。它来自 MTV 的“Unplugged”系列演出,展示了她纯粹的嗓音实力。

曲目亮点:

《Emotions》

《I'll Be There》(与 Trey Lorenz 合作)

《Vision of Love》


评价:
这张 EP 广受好评,尤其是她对 Jackson 5 的经典歌曲《I'll Be There》的翻唱,被视为她最出色的现场表演之一。

2. The Adventures of Mimi Tour: Live (2007)

概述:
这是她 2006 年“The Adventures of Mimi”巡演的现场录音专辑和 DVD 版本,虽然主要以视频形式发行,但部分音频版本也有流传。

曲目亮点:

《Fantasy》

《Hero》

《We Belong Together》


评价:
展现了她成熟的舞台掌控力以及经典歌曲的现场魅力,尤其是在复出后的巅峰期录制。

3. Live at Tokyo Dome (2019)

概述:
此专辑来自 1996 年她在东京巨蛋的巡演录音,作为庆祝她职业生涯30周年的“#MC30项目”的一部分首次发布。

曲目亮点:

《One Sweet Day》

《Fantasy》

《Always Be My Baby》


评价:
被认为是她职业生涯巅峰期的经典演出之一,完美展示了她的嗓音和当时的人气。

4. Unreleased Live Performances

除以上正式发行的专辑,Mariah Carey 的一些经典现场演出(如 Grammys、Billboard 等颁奖典礼上的表演)并未发行为完整的 CD 专辑,但部分录音经常出现在粉丝收藏和特别合集里。

————————————————————

Mariah Carey的录音室专辑

所有录音室专辑,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和每张专辑的代表性特点:

1990年代:巅峰期与突破

1. Mariah Carey (1990)

代表作:《Vision of Love》、《Love Takes Time》。

她的首张专辑,凭借强大的嗓音和情感感染力,一举成名。

2. Emotions (1991)

代表作:《Emotions》、《Can't Let Go》。

展现了她高亢的五个八度音域,被称为技巧型唱功的经典专辑。

3. Music Box (1993)

代表作:《Hero》、《Dreamlover》。

商业最成功的专辑之一,以柔情和情感充沛的歌曲为主。

4. Merry Christmas (1994)

代表作:《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O Holy Night》。

最具影响力的圣诞专辑,“圣诞女王”称号由此奠定。

5. Daydream (1995)

代表作:《Fantasy》、《One Sweet Day》(与Boyz II Men合作)。

在流行和R&B之间找到平衡,是她风格的重要转变。

6. Butterfly (1997)

代表作:《Honey》、《My All》。

转向更成熟的R&B和嘻哈风格,突破性专辑。

7. #1's (1998)

代表作:《I Still Believe》、《Sweetheart》。

她的第一张精选集,收录了历年冠军单曲及新歌。

2000年代:低谷与复兴

8. Rainbow (1999)

代表作:《Heartbreaker》(与Jay-Z合作)、《Thank God I Found You》。

大量融合流行和嘻哈元素的作品,风格更加开放。

9. Glitter (2001)

代表作:《Loverboy》、《Never Too Far》。

为同名电影制作的原声专辑,因发行时负面新闻和9/11影响销量不佳,但后被重新评价。

10. Charmbracelet (2002)

代表作:《Through the Rain》、《Boy (I Need You)》。

在低谷期推出的一张情感深厚的作品。

11. The Emancipation of Mimi (2005)

代表作:《We Belong Together》、《Shake It Off》。

大获成功,标志她的强势复出,被称为“回归之作”。

12. E=MC² (2008)

代表作:《Touch My Body》、《Bye Bye》。

延续复兴期的热度,融入更多流行与舞曲风格。

13. Memoirs of an Imperfect Angel (2009)

代表作:《Obsessed》、《H.A.T.E.U.》。

注重情感叙事,展现她成熟期的内心世界。

2010年代:回顾与多元尝试

14. Merry Christmas II You (2010)

代表作:《Oh Santa!》。

第二张圣诞专辑,延续圣诞女王地位。

15. Me. I Am Mariah… The Elusive Chanteuse (2014)

代表作:《You're Mine (Eternal)》、《The Art of Letting Go》。

融合R&B、爵士和流行,展现多元化风格。

16. Caution (2018)

代表作:《GTFO》、《With You》。

更现代化的声音制作,回归她擅长的R&B风格。

---

精选集和特别项目

The Ballads (2008)
经典抒情歌精选集。

The Rarities (2020)
收录未发行的曲目和罕见作品,献给粉丝的一次深情回顾。

---

总数:15张录音室专辑、2张圣诞专辑、若干精选集。

----关于弹奏

弹的快起来,肌肉就容易紧张,紧张就容易用力,

要弹的又轻又快,而这个能力在人的生理上是反常识的

越要快越不可能弹的轻

锻炼手指又轻又快,是转变为钢琴专业学习者的入门条件

平时的练习,练弹轻,也是很好的锻炼,但要贴键,按到底

在本能会紧张时克制紧张

双手熟练的达到对音阶的配合

不要把时间都消耗在单独的手指训练上,弹前十分钟热热手还

音乐的英语障壁

以英文为语言习惯的信息是占极大比例的,所以考虑到中文的转录,很多有效信息是很难被不会英语的人轻易看到的

看上去好像,中文也搜的出东西,差距不大,实则差距极大

都是搜索Mariah Carey的热门专辑

用中文搜索

d24c3685761e47c6ba553bd599ce83a7.png

用英文搜索

b5aa93e035284abfa9a665e765638532.png

英语的作用的确是很明显的,多一门语言的正常使用,可以在谷歌上直接用英语搜索信息并且获取信息,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光想想就是挺恐怖的能力的,可以向用中文一样搜索,只不过信息检索范围增大到了世界的水平,不仅仅是国内的信息

1a243d885dab428db7fb0e8d5c3bd6fc.png

024b736ebea54fc4815f467e209eac05.png

e97003f088954bad8861ce2c68188338.png

大小二度

重要性

在音程识别中,大小二度的识别重要性占据一定比例,但不会达到绝对主导地位,因为音乐中的音程种类非常多,而大小二度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别。

音程按照种类可以分为:

1. 完全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2. 大小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

3. 增减音程(增一度、减三度等)

在常见的调式和旋律中,大小二度的使用比例因风格而异:

在西方调式音乐(尤其是自然大调、和声小调)中,二度音程出现在旋律的构建中,比如音阶上下行。

在传统和声中,二度音程虽然出现较多,但相较于三度和五度的重要性稍低。

在现代音乐或民族音乐中,大小二度(尤其是小二度)可能更加显著,比如表现紧张或神秘氛围时。

从统计上看,如果分析大调音阶或自然小调音阶的音程分布,大小二度大约占总音程的15%-25%。

小二度是最不协和的音程之一,常用作引导音、增强紧张感(例如和声小调中的增二度)。

大二度相对平和,常用于旋律连接,尤其在大调音阶中十分常见。

大小二度是所有音程的基础单位,因为其间隔为半音和全音。理解大小二度有助于推导其他音程(例如,通过叠加多个二度构建三度、四度等)。

对于初学者,大小二度是音程训练和耳朵训练的起点,重要性可能会显得更高,但对于复杂和声分析,它的重要性会稍弱化。

如果注重旋律构建(如单声部音乐),二度音程的比例会高一些。

如果注重和声分析和复杂音程关系(如多声部音乐),二度音程的重要性会稍低。

顶尖音乐人会犯错吗

对于顶尖的音乐人来说,在理想条件下(比如安静的环境、良好的状态下),识别大小二度出错的概率几乎为零。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出错的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


1. 理想情况下

顶尖音乐人通常具备以下能力:

  • 绝对音高感高度熟练的相对音高感:他们能够准确辨别音程,特别是基础音程如大小二度。
  • 丰富的听觉经验:长期的训练使他们对音程非常敏感,尤其是半音(小二度)和全音(大二度)的区别。

在这种状态下,大小二度的识别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本能反应”,出错的概率可以认为是极低(接近0%)


2. 潜在出错的可能性和场景

即使是顶尖音乐人,也可能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识别错误。这些情况包括:

(1) 环境干扰

  • 背景噪音:在嘈杂的环境中,音高可能会被掩盖。
  • 音源不清晰:如果听到的音程不够纯净(比如电子合成器的模糊频率或自然共振中的泛音干扰),可能会增加判断难度。

(2) 生理和心理状态

  • 听觉疲劳:长时间练习或听觉过度刺激可能会导致耳朵敏感度下降。
  • 注意力分散:顶尖音乐人也会因为外部压力、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判断失误。
  • 生理问题:例如轻微的听力下降(尤其是年龄增长后)可能会影响精准度。

(3) 特殊音高排列

  • 音程模糊情况:某些和声音程或特殊调音(如微分音)会让大小二度之间的界限变得不明显,可能导致误判。
  • 快速连续的音程识别:在快速复杂的音乐中(例如听写复杂的旋律线),即使是顶尖音乐人,偶尔也可能在瞬间判断时出错。

3. 出错的概率估计

在不同场景下,识别大小二度出错的概率可分为以下几类:

场景出错概率说明
理想条件(安静环境)几乎为 0%识别大小二度是顶尖音乐人的基本技能,不会出错。
轻微干扰(嘈杂环境)约 1%-3%例如背景噪音影响音程判断。
高度疲劳或压力状态约 2%-5%精神状态不佳可能偶尔出现误判。
复杂音高排列或微分音约 5%-10%特殊和声音程或非标准音高会增加识别难度。

4. 对于大小二度识别出错的理解

即使出错:

  • 并非能力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识别出错更多是外部因素影响,或极端场景下的偶然失误。
  • 对音乐能力无明显影响:顶尖音乐人可以通过上下文、和声走向、乐理知识迅速调整判断,出错往往不会影响他们的整体音乐表现。

总结

顶尖音乐人在大小二度识别中的出错概率极低(在理想情况下几乎为零)。然而,在复杂或不利的场景中,错误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到1%-10%,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音乐造诣或表现。出错的原因更多来自外部因素,而非能力本身的缺陷。

音程的划分(如Perfect、Major、Minor

音程的分类主要是基于:

  1. 音高之间的物理频率比例(和声上的和谐美感)。
  2. 音阶的排列,尤其是大调音阶的全音和半音结构。

纯音程(Perfect Intervals):

与倍频率比例直接相关,音高间关系最“和谐稳定”的音程(1:1、2:3、3:4等)。包括:

纯一度(Perfect Unison)

纯四度(Perfect Fourth)

纯五度(Perfect Fifth)

纯八度(Perfect Octave)

大、小音程(Major/Minor Intervals):

由于音阶中半音(EF和BC)的位置分布,某些音程可以有“大”或“小”的变化(如二度、三度、六度、七度)

大音程(Major):在大调音阶中自然出现。

小音程(Minor):比大音程降低半音(降级到小调中的形式)。

  • 因为EF和BC之间的天然半音,无法用“升高或降低”简单调节它们的音程分类。
  • 因此,乐理中专门定义了“纯音程”和“大/小音程”,以适应这些音程的自然差异。

纯一度作为音程更倾向于理论分析,在乐器上表现意义不大。

一些乐器(如钢琴、吉他)可以“接近”纯一度,但因为音色或材质上的细微差异,效果不完全一致。

电子乐器或软件可以更精确地实现纯一度的概念。

跨度的识别与弹奏

“看到谱 -> 知道弹哪”更重要,通过眼睛看谱直接指导手指动作,而不是依赖键盘作为中间参照

演奏是为了呈现谱子上的音乐,而不是反向验证。看到谱子后,能快速对应到键盘,才是真正的技能应用场景。

跨度的识别与弹奏确实是识谱和演奏中更核心的能力。相比于逐个音符记忆,理解并处理音符之间的跨度关系(即音程)在实际演奏中更高效且更实用。

音乐是由音符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而不仅是单独的音符。音程跨度可以快速让你感知音符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不是孤立地一个个寻找键盘位置

小跨度(如二度、三度)

中跨度(如四度、五度)

大跨度(如八度、大六度)

学会用目测预判距离,避免逐键找位置。

练习“盲弹”大跨度:闭眼感受键盘的距离,培养肌肉记忆。

最终,你会从单纯的单音记忆,转变为整体结构的理解

  • 看到乐谱时,可以立刻感知“音程的距离感”,而不是逐个音符解读。
  • 弹奏过程中,手指会根据跨度大小形成自然的动作,而不需要过多思考。

前奏曲(法语:Prélude)

​前奏曲(法语:Prélude)是一种短乐曲。前奏曲最初只是演奏家在演奏组曲之前即兴演奏的一小段器乐引子,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前奏曲也在歌剧中被用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17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以前会印发前奏曲作为广告。

序曲与前奏曲最大的差别是前奏曲可放在各幕之前,但序曲只能放在第一幕之前。这是因为序曲是代表整部戏剧、歌剧或芭蕾的剧情,而前奏曲一般只代表各幕的剧情。此外,序曲一般会先完整演奏结束之后才正式进入第一幕;而前奏曲则是在乐曲快结束时,布幕便开始缓缓升起,把观众情绪导入该幕的剧情内。所以前奏曲也常常直接衔接该幕的第一首曲子,而并无明显结束的乐句。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创作的《24首钢琴前奏曲》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性质,具有浪漫与幻想的风格。李斯特·费伦茨写过一部《前奏曲》,但并不是真正的前奏曲,而是一首独立的交响诗。该作品取材于一首诗,原意为人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前奏;但李斯特的作品并不悲观,充满对人生的赞美和肯定。德彪西也创作过独立的前奏曲。萧斯塔科维奇也创作过钢琴作品《24首前奏曲》(也是和赋格曲的组合)。

【BON音樂】德布西鋼琴作品《版畫》(Estampes)介紹 - 蹦藝術 | BONAR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