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总监的“一致性”法则:用Firefly结构参考,实现AI角色连续创作

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深刻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是AI强大的“随机性”(Randomness),它能为我们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充满惊喜的视觉画面;另一方面是品牌IP(知识产权)核心的“一致性”(Consistency),它要求一个角色或一个产品,在不同的场景和媒介中,都保持着稳定、可识别的形象。如何驾驭AI的随机性,去服务于品牌所需的一致性,是所有前沿设计师正在探索的核心课题。在海外设计界工作的十余年间,我始终在寻找能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工作流。尤其要感谢母校——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熏陶,其提供的正版Adobe环境,让我能第一时间掌握并实践这些能“驯服”AI的前沿技术。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Adobe Firefly中,对于IP设计和系列化内容创作而言,堪称“游戏规则改变者”的AI功能——“结构参考”(Structure Reference),以及如何利用它,实现AI角色的连续、可控创作。


核心技术剖析:基于结构参考的AI可控生成

1. 问题场景定义

在使用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等文生图工具时,一个众所周知的痛点是“角色一致性”的缺失。即使你使用完全相同的Prompt,每一次生成的角色,其面容、服装、甚至画风都可能产生微妙乃至巨大的差异。这使得AI生成图,很难被直接应用于需要同一个角色出现在不同场景中的商业项目中,例如:

  • 系列广告:同一个产品,需要出现在沙滩、森林、城市三个不同的广告场景中。

  • 角色设定集(Character Sheet):同一个游戏角色,需要展示其在不同服装、不同环境下的姿态。

  • 故事绘本:同一个主人公,需要在绘本的不同页面中,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2. 解决方案:Firefly“结构参考”

Adobe Firefly的“文生图”模块中,提供了一个极其强大的“结构参考”功能。它的核心逻辑是,允许你上传一张**“结构参考图”,这张图将作为AI生成新图像时,在构图、主体姿态、空间布局**上必须遵循的“骨架”或“蓝图”。

这意味着,你可以将“结构”和“内容”进行分离。AI将严格遵循你提供的“结构”,同时,又会根据你输入的文本指令(Prompt),去填充全新的“内容”(如画风、环境、材质等)。

实操技术流程详解

这个工作流,能让你从AI的“使用者”,变为AI的“导演”。

第一步:准备“结构参考图”

这是整个工作流的基石。这张图决定了你后续所有生成图像的“骨架”。它可以是:

  • 一张简单的素描或线稿:明确定义了人物的姿态和构图。

  • 一张3D软件输出的“黏土”渲染图:能提供精确的透视和形体关系。

  • 一张真实的摄影照片:例如,一个模特摆出的特定姿势。

关键在于,这张图的构图和主体形态,就是你希望最终AI生成的所有图片所共同拥有的。

第二步:在Firefly中启动并上传参考图

  1. 打开Adobe Firefly的官方网站(firefly.adobe.com),进入“文生图”功能模块。

  2. 在界面左侧的控制面板中,找到 “结构” 选项卡。

  3. 点击“上传图像”按钮,选择你准备好的那张“结构参考图”。

第三步:调整参考强度并输入“内容指令”(核心魔法)

  1. 上传参考图后,下方会出现一个**“强度”**滑块。这个滑块决定了AI对你的结构参考图的“遵从程度”。值越高,生成图像的构图和姿态就越接近参考图;值越低,AI的自由发挥空间就越大。对于需要严格保持角色姿态一致性的任务,建议将强度设在70以上。

  2. 现在,在底部的文本指令(Prompt)输入框中,描述你希望AI生成的“内容”和“风格”

第四步:实现角色/场景的连续创作

现在,魔法开始了。

  1. 第一次生成:保持上传的“结构参考图”不变。输入Prompt:一个穿着未来主义宇航服的宇航员,站在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远处是地球,科幻,照片级真实感。点击“生成”。你会得到一张姿态与你的参考图完全一致的宇航员图片。

  2. 第二次生成(关键)保持“结构参考图”和“强度”设置完全不变。只修改文本指令,输入:一个穿着中世纪全身板甲的骑士,站在一座古老的城堡前,背景是森林,史诗感,数字绘画

  3. 再次点击“生成”。你会惊奇地发现,AI生成了一位全新的骑士角色,处于全新的场景和画风中,但他的姿态、身体朝向、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比例,与你之前生成的宇航员,完全一致

通过“锁定”结构参考图,并不断改变文本指令,你就可以无限地、连续地创作同一个角色(或同一构图)在不同世界、不同风格下的视觉呈现。

项目实战案例复盘:

  • 项目挑战:我们IP设计公司“创源IP”(Genesis IP)正在为一个儿童教育品牌,设计一个名为“斯帕克(Sparky)”的机器人吉祥物。在品牌手册中,我们需要展示斯帕克在多种不同应用场景(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户外操场)中的形象,并要求其姿态和品牌亲和力保持高度一致。

  • 技术瓶颈:如果为每一个场景都进行独立的3D渲染或手绘,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而且很难保证不同艺术家或不同批次的渲染,能让机器人的姿态和神情保持绝对统一。

  • AI工作流应用:作为IP总监,我制定了基于“结构参考”的标准化生产流程。

    1. 创建“姿态基准”:我们首先在3D软件中,为斯帕克摆了一个最能体现其“友好、欢迎”姿态的Pose,并渲染了一张简单的、无背景的“黏土”图。这张图,成为了我们唯一的“结构参考图”。

    2. 批量化场景生成:随后,设计团队在Firefly中,始终使用这张参考图,并通过不断变换指令,来生成不同场景:“友好的机器人在明亮的现代化教室里,与孩子们互动”“友好的机器人在堆满书的图书馆里,手持一本书”……

    3. 技术环境保障:要快速生成并测试数十种不同的场景概念,对AI的生成能力和可用资源是巨大的考验。我们团队所依赖的这套专业的学术版Adobe环境,其附带的Firefly AI积分非常充足,这让我们能够围绕一个核心IP,进行发散性的、不设限的视觉宇宙构建。这种强大的AI算力支持和资源保障,是我们能够敏捷地为客户提供丰富、一致且高质量的系列化视觉资产的核心动力。

  • 项目成果:最终,我们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斯帕克在十几种不同场景下的、姿态完全一致的高质量视觉图,极大地加速了品牌IP资产库的构建。


战略升维:从‘术’到‘道’

这个工作流的背后,其实是对**DRY原则(Don't Repeat Yourself)**在AI时代的一种全新应用。

DRY原则,即“不要重复你自己”,是软件工程中的黄金法则。它强调,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应有一个单一、明确、权威的表示。

  • 在传统设计中,我们可能会为角色的每一个姿态,都进行一次重复的、独立的绘制。

  • 而在“结构参考”工作流中,那个**“结构参考图”,就成为了角色“姿态”这个知识点的“单一、明确、权威的表示”**。

我们只定义一次“姿态”,然后通过改变“内容指令”,来为这个固定的“姿态”赋予不同的“皮肤”(服装、环境、风格)。这是一种将“骨架”与“血肉”进行解耦和分离的、高度系统化的创作思维。

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的创作流程中,还有哪些元素是可以被“一次定义,多次复用”的?主动地去发现并构建这种“单一信息源”,是我们在日益复杂的项目中,保持效率和一致性的关键。


上面介绍的功能有很多都是Adobe 全家桶付费功能,如果还没有开通正式版的全家桶订阅,可能会无法使用。有很多朋友问我用的是什么订阅,我用的是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Adobe正版订阅,Firefly AI 积分是1500点/周,可用4台设备,并且学校的ITPro Desk Service 有专门网站可以在线查询订阅有效和过期情况,让我使用十分放心,关键是远离了各种烦人的弹窗提示和频繁更换账号(懂的都懂),不用担心随时掉订阅,是很多国家的资深设计师和多媒体从业者的选择;由于目前用户数已经2300人,目前十分稳定。


保持精进,持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与我同行,见证每日的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