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技术简介(七)-- 理解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

一、Wi-Fi关键技术

1.Wi-Fi速率如何计算

速率 = 空间流数量 * 1 / (Symbol + GI) * 编码方式 * 码率 * 有效子载波数量

参考:如何理解无线速率(data rate)

https://mcsindex.com/

2.MIMO

全称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可以通俗的理解是多天线技术;空间流越多,整机吞吐量越大;

Mark:SU代表Single-user(单用户),MU代表Multi-user(多用户),目前对于手机设备最大支持2*2(因为手机体积有限,需要考虑到天线隔离度,并不是天线越多性能越好)

3.SU-MIMO/MU-MIMO

全称Single-User Multiple-Input/Multi-User Multiple-Output;

Mark:

SU-MIMO每次仅能与一个STA通信,其他STA仅能等待,而MU-MIMO支持AP与多个STA并发工作;

4.CMU MIMO

全称Coordinated Multipre-Input Multipre-Output,这个技术在11be中提出,16条空间流可以不由一个接入点提供,可以由多个接入点提供,适用于mesh组网环境;

5.编码方式

调制技术,即一个symbol里边可以承载的数据bit量;

参考:What is 4K-QAM1K QAM & 4K QAM对比图如下:

6.码率

  • 理论上应该是按照编码方式无损传输,但实际传输中肯定有损害;
  • 数据传输时,需要一些用于纠错的信息码,目的是通过冗余换有效传输比率;
  • 理解码率就是排除纠错码之后,实际真实传输的数据码与理论值的比率;
  • 信噪比高的时候,就会采用5/6码率;

7.Symbols/GI

Symbol可以理解是时域上的传输信号,相邻的两个Symbol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隙(GI),在不同的传输速率下,GI应该动态调整,高速率时GI增大更加有利;

8.有效子载波数量

  • 有效波的概念可以等价于symbols,一个子载波承载一个symbol;
  • 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频宽对应的子载波数量不一样;Exceple:20Mhz的信道有256个子载波(子载波频宽为78.125KHz),实际26-tone RU(Resource Unit)总共使用234(26*9)个,剩下22个子载波用作帧间保护,其中DC7个,空子载波4个,保护子载波11个;

9.Wi-Fi速率计算公式

速率 = 空间流数量 * 1/(Symbol + GI) * 每个符号位数 * 码率 * 有效子载波数量

11ac ==> 6933Mbps = 8*1/(3.2us + 0.4us)*8*5/6*468

11ax ==> 9608Mbps = 8*1/(12.8us + 0.8us)*10*5/6*1960

11be ==> 46.1Gbps = 16*1/(12.8us + 0.8us)*12*5/6*3920Wi-Fi理论速率对应表:

10.不同制式差异对比5G & 11ac & 11ax:

可以看出来不同的应用场景两种技术各有优略。

11.OFDM/OFDMA

  • OFDM(正交频分复用):在传输数据时,无论传输数据量多少,单用户在每次通信时占用整个信道,因此,单用户场景传输的数据量很少,但是对应信道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并且单个信道只能被单个用户占用,因此传输效率比较低;
  • OFDMA(正交频分多址):将信道划分为更小的、连续的时频单元(RU),一个信道周期内支持多个用户并发传输数据,信道利用率和传输效率得到提升,减少用户之间的竞争;
  • OFDM:同一时间同一个信道资源只能被一个用户占用

  • OFDMA:同一时间同一个信道资源可以被多个用户占用

12.BSS Coloring着色机制

BSS Coloring是一种空间复用技术,提高多设备通信效率,在CSMA/CA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空间复用效率;

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参考这一篇文章:https://forum.huawei.com/enterprise/zh/thread/580927983735160833

13. 6GHz频段

对于国内用户,6GHz频段对应用户可能比较陌生,那是因为国内很少的频段开放给移动设备,但是对于国际的移动设备都必须经过6GHz认证;

  • 6GHz拥有非常大的带宽,可用带宽1200MHz;
  • 6GHz频段包括59个20MH、29个40MHz、14个80MHz、7个160MHz以及3个320MHz

14.前导码打孔技术(化零为整)

11n中第一次引入了信道绑定的概念,所谓的信道绑定就是将相邻的两个20MHz的信道绑定到一起,组成一个40MHz的信道,这样可以提升双倍的传输效率,而这两个信道一个是主信道一个是从信道,二者的区别在于主信道上会发送Beacon帧等管理报文,而从属信道不发送。在连续信道绑定机制也有自己的弊端。如果一个从属信道忙碌将会直接导致带宽降维。举个例子,在80M信道中,如果从属40MHz信道忙碌,那么只能变成40MHz信道,如果从属20MHz信道忙碌,那么直接降成20MHz信道。

PS:有人问主信道忙怎么办?主信道忙那整个信道都不能用了,因为控制报文都在主信道上传输。这个问题就需要前导码打孔(Preamble Punctring)技术了,这个机制的原理是,即使从属信道忙,传输带宽也不会下降,而是将剩下不连续的可用信道进行捆绑。还是以80MHz信道为例,从属20 MHz信道忙碌,依然可以利用主20 MHz和从属40 MHz信道的频谱资源进行数据发送,相比于只能使用主20 MHz信道的非前导码打孔模式,频谱利用率达到300%。

Mark:这种协议性的技术,大家遇到不明白的时候可以翻阅协议文档,但是协议文档都是英文的,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华为对于这些技术的解读: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194380

15.多AP协同

  • 以往的Wi-Fi协议,关注单个AP本身的性能提升;
  • Wi-Fi7中增加了对多个AP协同工作的研究,其协同调度的方式有四个:>CSR(Coordinated Spatial Reuse),协同空间复用;>JXT(Joint Transmission),联合传输;>C-OFMDA(Coordinate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协同正交频分多址;>CBF(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同波束成形;

16.Multipre Link Operation

即Wi-Fi7 MLO技术,这里不多解释,可以参考:

Wi-Fi7 MLO(Multi-Link Operation)

17.Multi-RU

在Wi-Fi 6中,每个用户只能在分配到的特定RU上发送或接收帧,大大限制了频谱资源调度的灵活性。为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Wi-Fi 7中定义了允许将多个RU分配给单用户的机制。当然,为了平衡实现的复杂度和频谱的利用率,协议中对RU的组合做了一定的限制,即:小规格RU(小于242-Tone的RU)只能与小规格RU合并,大规格RU(大于等于242-Tone的RU)只能与大规格RU合并,不允许小规格RU和大规格RU混合使用。Mark:这个技术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升级技术,后续小编在协议解读方面会进一步详细陈述。

如果读到这里,你觉得有所收获,未来一起进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