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是一个无线的本地网络协议。起源于上世纪的90年代,当时对数据率的要求并不高。其技术使用了简单,看干扰性强的DSSS技术。称为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也就是将原始的符号流,编码为更密集的符号流,相当于加快符号流的速度,在频谱上表现为占用的频带变宽。可以更有利于抗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使用这种技术的WiFi协议是802.11b。
由于DSSS以大频带提升了抗干扰性,相应的对频带的利用率不高,所以数据率不高。在21世纪初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首次应用到了WiFi中。其将信道划分了很多个并行不悖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频带窄,只有几十K,数据率不高,适应信号在无线空间的复杂传输环境,另外正交技术提升了一倍的频带利用率。此技术首先应用在5GHz频段,称为802.11a。
后来又批准了2.4GHz频段的802.11a版本,称为802.11g。
WiFi的下一个里程碑式的革新点是802.11n,首次纳入了MIMO技术。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容量,稳定性。但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其后又进行了依次小幅改进,称为802.11ac。将信道变得更宽,调制技术更先进。
直到2019年,802.11ax横空出世,这款针对物联网和AR/VR市场的协议进行了大幅的革命性更新。首次出现了OFDMA技术。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一个信道。系统容量大幅提升,还将子信道的宽度从312K变成了78K。可以同时容纳前代系统四倍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