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DataAnalysis-------Affinity Diagram
Affinity Diagram(亲和图)是一种将大量分散的想法、数据或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工具。它通过将相关的内容归纳到一起,帮助团队理清思路,发现问题的核心模式或主题。亲和图通常在头脑风暴、用户研究或复杂问题分析时使用。
亲和图将所有用户的问题和见解汇集到一个层次结构的图中,以揭示问题的范围。
- 收集大量的语言数据(想法,观点,问题),并根据它们的自然关系将它们组织成群组。
- 一张展示设计将解决的客户群体的图片。
- 展示工作如何相互联系,而不是将其分解为列表和重要的事项。
- 用于头脑风暴和生成想法。
收集数据:观察、采访、问卷、现场笔记
提取数据:
- 记录所有采访内容,从用户的角度写每张便利贴,每个交谈的人选择不同颜色的便利贴
分组归类:将内容按照相关性分组,找到隐藏的模式或主题。
- 将它们整理成对你有意义的群组。
- 从寻找两个在某种方式上相关的想法开始。寻找与你已经挑选出来的想法相关的想法,并将它们添加到那个群组中。
创建标题:为每个分组命名,提炼关键主题或问题。
- 创建一个标签,捕捉一个卡片群组中包含的想法的本质联系。
绘制完成的图表
实例:用户研究中的Affinity Diagram
场景
一支设计团队正在为一个电子商务App优化用户体验。他们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用户反馈,但这些反馈信息过于分散,难以提炼出明确的问题。
解决步骤
1. 收集信息:
- 收集用户反馈,例如:
- “搜索功能很难用。”
- “无法快速找到需要的商品。”
- “结账流程很复杂。”
- “优惠券信息不清晰。”
- “产品分类不够清楚。”
2. 记录信息:
- 将每条用户反馈写在独立的便签上。
3. 分组归类:
- 团队将这些便签按照相关性分为以下类别:
- 搜索相关问题
- “搜索功能很难用。”
- “无法快速找到需要的商品。”
- 导航和分类
- “产品分类不够清楚。”
- 结账流程
- “结账流程很复杂。”
- 优惠信息
- “优惠券信息不清晰。”
- 搜索相关问题
4. 命名类别:
- 每组反馈被命名为:
- “搜索优化”
- “导航与分类”
- “结账体验”
- “优惠信息展示”
5. 讨论与行动:
- 团队基于亲和图的分析,决定采取以下行动:
- 改善搜索功能,例如添加自动补全和过滤功能。
- 优化产品分类,使用户更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
- 简化结账流程,减少页面跳转和冗余步骤。
- 设计更清晰的优惠券使用说明。
Work Models-------Flow model
-
从鸟瞰的角度看组织,展示人员及其职责,人与人之间独立于时间的沟通路径,以及沟通的内容。
-
目标:捕获和可视化
- 个体的角色
- 沟通和协调。
- 有助于和阻碍的机制
- 策略。
-
专注于不同用户的角色,以及他们如何沟通和协调以完成工作
-
包括沟通发生的地方,用于沟通的工具,以及阻碍工作的breakdowns。
流程模型的组成部分:
- 个体(带有责任的气泡)。
- 具有共同行为的个体群体。
- 对工作至关重要的地方(带有责任的大盒子)。
- 责任。
- 流动(个体之间的箭头)。
- 工件(流动上的小盒子标签)。
- 通信主题或行动(流动上的标签)。
- 通信中的故障(闪电符号!)。
Work Models-------Sequence model
- 关于如何实际完成工作的低级、逐步信息
- 包括操作背后的意图、促使用户采取此操作的触发因素以及造成问题的故障
- 以适合设计团队关注的细节级别进行捕获
- 检查工人的行为以及它们发生的方式/时间
- 通过检查其结构,可以识别:策略、意图、任务的重要动态:与“程序”相关
- 适于布置的顺序:行动、流程,类似于流程图、工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