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中的Sleep函数

VC中的Sleep函数在延时应用中很好用,比如通信程序中,一方需等待另一方若干个毫秒后再处理,或者在死循环中,让出CPU不至于资源占用100%等等;

但是,在界面操作中不要使用Sleep函数,比如按钮事件中,不要调用这个函数,否则会出现意外的情况!!那么如何处理延时一段时间执行呢?使用定时器,将按钮事件中调用Sleep函数中的地方,改为启动一个一段时间执行后的定时器:SetTimer(定时器编号,毫秒数后执行,NULL);执行的动作放到定时器回调函数中执行,如果仅执行一次的,那么进到回调函数后首先将定时器关闭(即不是周期执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的“操作”(处理),都是在“本类”中。


另一个方案是启动一个线程:AfxBeginThread(处理回调函数,传递给回调函数的参数);但是也不建议使用!!因为,一般使用该函数都是这样使用,调用时:

  1. AfxBeginThread(Fn, this);<SPAN style="WHITE-SPACE: pre">    </SPAN>//this是“目前正在处理这个类”的指针  
AfxBeginThread(Fn, this);	//this是“目前正在处理这个类”的指针

而在回调函数Fn中一般:

  1. UINT Fn( LPVOID pParam )  
  2. {  
  3.     CMyDlg *pDlg = (CMyDlg *)pParam;//切换到“正在处理”的类中   
  4.   
  5.     //其他处理   
  6.   
  7.     return 1L;  
  8. }  
UINT Fn( LPVOID pParam )
{
	CMyDlg *pDlg = (CMyDlg *)pParam;//切换到“正在处理”的类中

	//其他处理

	return 1L;
}

这涉及到RTTI,微软MFC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我在使用codeproject上的一些派生类控件就遇到了几个不解的问题,不知道是微软MFC的问题,还是那些派生类控件的问题),保守一点,使用定时器,可以避免这方面的弯路!


2. Sleep()的精度是可以保证的,如Sleep(4),能保证延时4个毫秒,但是不能用GetTickCOunt()函数来探测(最小精度15毫秒,不信自己验证),而是需使用:

  1. #include <windows.h>   
  2. #include <stdio.h>   
  3.   
  4. //链接库   
  5. #pragma comment(lib, "Winmm.lib")   
  6.   
  7. void main()  
  8. {  
  9.     timeBeginPeriod(1);  
  10.     Sleep(100);  
  11.   
  12.     int j=0;  
  13.   
  14.     //探测10次Sleep的延时   
  15.     for(int i=0; i<10; i++)  
  16.     {  
  17.   
  18.         DWORD s = timeGetTime();//开始时间(毫秒级)   
  19.   
  20.         //延时函数   
  21.         Sleep(2);  
  22.         //for (j=0; j<10000000; j++);//测算34~40毫秒,所以for循环每条指令为3~4个ns   
  23.   
  24.         DWORD e = timeGetTime();//结束时间(毫秒级)   
  25.   
  26.         printf("%d\n", e-s);//   
  27.     }  
  28.   
  29.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在vc80,要实现程序的微秒级别的sleep,可以使用Windows提供的Sleep函数来实现。Sleep函数可以让程序休眠一定的毫秒数。 由于Sleep函数的最小单位是毫秒,要实现微秒级别的sleep,可以将需要休眠的微秒数转换成对应的毫秒数。例如,如果需要休眠50微秒,可以将其转换成0.05毫秒。然后调用Sleep函数休眠这个毫秒数即可。 然而,Sleep函数的精确度是受限的,不能保证休眠精确到微秒级别。要实现更精确的休眠,可以使用高精度定时器来进行实现。vc80可以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获取计时器的频率,使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出需要休眠的时间差。 首先,调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获取计时器的频率,保存在一个变量。然后调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获取当前时间,保存在另一个变量。接下来,根据需要休眠的微秒数计算出对应的时间差。将这个时间差转换成以秒为单位的结果。然后将这个结果传入Sleep函数进行休眠。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高精度定时器进行休眠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休眠时间不准确,因为其精确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系统负载。若要实现更高精度的休眠,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为复杂的方法。 ### 回答2: 在VC80要实现微秒级别的程序休眠,可以使用Win32 APISleep和timeBeginPeriod函数结合使用。 Sleep是一个简单的Win32函数,可以让当前线程休眠指定的时间。但是它的最小精度是毫秒级别,无法实现微秒级别的休眠。 而timeBeginPeriod函数可以设置系统定时器的最小精度。该函数的参数指定的是定时器精度,单位是毫秒。通过调用timeBeginPeriod(1)时,可以将系统定时器的最小精度设置为1毫秒,从而实现毫秒级别的Sleep。同样地,如果将系统定时器的最小精度设置为1微秒,那么通过Sleep就可以实现微秒级别的休眠。 具体代码如下: ```cpp #include <windows.h> int main() { timeBeginPeriod(1); // 设置系统定时器的最小精度为1毫秒 Sleep(1); // 休眠1毫秒,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timeBeginPeriod(1); // 设置系统定时器的最小精度为1微秒 Sleep(1); // 休眠1微秒,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timeEndPeriod(1); // 恢复系统定时器的精度为原来的值 return 0; } ``` 以上代码,通过调用timeBeginPeriod(1)将系统定时器精度设置为1微秒,并通过Sleep(1)来实现微秒级别的休眠。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束程序前一定要调用timeEndPeriod(1)来恢复系统定时器的精度为原来的值,避免影响其他程序的正常运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