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讲堂--【6】系统稳定性

稳定性,通常是以可靠性来衡量,即我们常说的几个9,这个主题在之前各个系列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本来没有打算单独写一篇。前几天一个老同事在群里发出一个灵魂之问,“如何解决生产环境更新系统后的稳定性问题”。因此,觉得有必要再专门就这个主题做一个论述,也考虑这个主题内容实在太多了,以列举核心内容和纲要为主。

在所有论述之前,必须深刻认识到两个核心原则:

1、任何系统都会出错。要将可靠性从99%提高到99.9%,虽然只提高0.9%可靠性,但故障率降低了10倍,研发成本需要慎重考虑,极大可能也是要增加10倍。

2、只要故障没有被觉察到,那相当于没有。这句话被这么实诚的说出来,估计会有一堆人疯狂DISS,但这是非常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实践原则。

一个系统从项目启动到线上运营,都要经历四个阶段,1、设计阶段;2、开发测试阶段;3、发布阶段;4、运维阶段。而系统故障主要出现在运维阶段,而故障根源主要出现在其他三个阶段。因此,为了提高可靠性,需要在每个阶段都要仔细衡量。而更为极端的做法,是把一些设计方案固化成了语言特性,比如早期的erlang,近期的go和rust也有这些特性。

在设计阶段,主要考究的是系统架构,不单是微服务,集群还是分布,还包括组件、语言选型等宏观方面的设计。各种配套工具也需要考虑,对提高可靠性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可以单独成文,由于本篇主要介绍可操作性高的解决方案,所以就不详细介绍理论性较强的架构设计。通常来说,系统可靠性的上限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被决定了。

以多年实践经验来看,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在开发测试阶段就能实现99%的可靠性。大部分公司将开发力量主要集中在业务模块,而工具开发往往忽略,因为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多直接选用开源工具。开源工具主要着眼于公共领域,解决通用问题,并不能解决自身业务特定领域的问题。

在开发测试阶段要提高系统可靠性,核心就四个字:少写多测。少写就是少写业务代码,少写少犯错,也就是老生常谈的代码复用,公共代码下沉为业务库或者公共服务。这几年很火的中台,也是为了减少业务代码。业务代码通常占系统代码80%以上,而且变化快,需求多样,所以测试资源平均下来就相对变少。虽然单个系统代码比较多,但由于是通用组件,场景单一,被动测试反而更加充分,出现故障概率低。配置管理和自动化构建这两个比较纯粹,网络上资料足以覆盖,无需赘述。多测的核心不是指投入测试资源,在大多数公司里,测试人员比开发人员要少很多。关键是测试案例能够随着时间,而不断累积。自动化测试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健全的自动化测试方案,全回归基本上是奢望。微服务在自动化测试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我曾经介绍过《风洞系统》的构想,专门做自动化测试通用解决方案。

自动化部署只解决手工发布可能引发的故障,任何一次发布新系统,会在开发测试阶段引入新的故障点,然后在运维阶段触发这些故障,而不发布也是不可能的。在发布阶段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核心是:并行运行,早发现早隔离。他的方法论很多,蓝绿部署,灰度发布,滚动部署等等。K8S是集成环境,不单是解决调度迁移问题,也顺便解决了部署问题。据说,阿里内部有一套系统,借鉴了git原理,可以做增量部署,减少网络传输。这些都是好主意,但现在首先要讨论一般性原理,特别对于金融系统,尤其是交易系统。

除了常见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外,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的,还要加入stage环境,我称之为仿真环境。其他环境不需要说太多,基本都会用到,但仿真环境的重要性也经常被忽略的。接过交易所数据的人都知道,在上线之前,一定要先接入到仿真环境,测试到稳定。仿真环境可以加入外面接口模拟器,比如模拟交易所,执行一些会改变数据的危险指令,既可以完成测试功能,又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撇去各种名词概念,发布阶段的操作原则是先多批次少量发布,防止一下子发布太多,无法准确定位故障,即所谓的滚动部署;其实,用户也同样是分批次,即所谓的金丝雀部署。在交易系统中,由于涉及金额巨大,是不存在金丝雀的,所以仿真环境尤为重要。

最后一个运维阶段,除了类似K8S的自动调度迁移之外,最关键的手段是重启,估计说到这里,很多人都要会心一笑,也会有人不以为然,甚至颇为鄙视,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是在面对无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最后保命手段,一定要好好地认真对待。有了这个保命手段,才有可能再考虑其他措施。通常运维都会部署一套监控系统,不论开源或者商业的监控系统,在公共领域,比如网络,内存之类做得比较成熟,但在私有领域,比如具体的业务,一般都不会涉及,这就需要团队自己开发了。这类业务监控的技术难度不高,但开发人员既需要了解业务规则,又需要了解程序的特点,这样就有点难度。多数团队都是在事故之后,补上这样的业务规则。

除了运维监控外,我更多的要强调系统预警。在这里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基本上很少有团队能够做到预警,更多的是完全没有意识到预警的重要性。预警更多强调是趋势判断,为解决问题争取更多的时间。比如用户的增长趋势,可能会某个节点直接影响到网络带宽需求。而现有的监控多数基于阈值,而阈值的设定受经验值外,还容易频繁触发,导致监控人员注意力疲劳。在运维阶段,还有全链路追踪、监控、分析等手段,比如阿里的“鹰眼”。

运维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很多内容可以探讨。当故障真实发生时,其实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越简单的手段反而越有效。所以,要做事情,都要在上线之前做好,包括系统设计,运维工具,也包括流程管理,故障演练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