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介绍
Spring Cache 是一个框架,实现了基于注解的缓存功能,只需要简单地加一个注解,就能实现缓存功能。
Spring Cache 提供了一层抽象,底层可以切换不同的缓存实现,例如:
-
EHCache
-
Caffeine
-
Redis(常用)
这里使用Redis ;
Spring Cache的起步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cache</artifactId> <version>2.7.3</version>
</dependency>
常用注解
在SpringCache中提供了很多缓存操作的注解,常见的是以下的几个:
注解 | 说明 |
---|---|
@EnableCaching | 开启缓存注解功能,通常加在启动类上 |
@Cacheable | 在方法执行前先查询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如果没有缓存数据,调用方法并将方法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
@CachePut | 将方法的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
@CacheEvict | 将一条或多条数据从缓存中删除 |
在spring boot项目中,使用缓存技术只需在项目中导入相关缓存技术的依赖包,并在启动类上使用@EnableCaching开启缓存支持即可。
例如,使用Redis作为缓存技术,只需要导入Spring data Redis的maven坐标即可。
入门案例
1). 环境准备
导入基础工程 : 底层已使用Redis缓存实现
基础环境的代码,在我们今天的资料中已经准备好了, 大家只需要将这个工程导入进来就可以了。导入进来的工程结构如下:
数据库准备:
创建名为spring_cache_demo数据库,将springcachedemo.sql脚本直接导入数据库中。
在引导类上加@EnableCaching:
package com.itheima;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EnableCaching;
@Slf4j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aching//开启缓存注解功能
public class Cache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CacheDemoApplication.class,args);
log.info("项目启动成功...");
}
}
2). @CachePut注解
@CachePut 说明:
作用: 将方法返回值,放入缓存
value: 缓存的名称, 每个缓存名称下面可以有很多key
key: 缓存的key ----------> 支持Spring的表达式语言SPEL语法
在save方法上加注解@CachePut
当前UserController的save方法是用来保存用户信息的,我们希望在该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的同时,也往缓存中缓存一份数据,我们可以在save方法上加上注解 @CachePut,用法如下:
/**
* CachePut:将方法返回值放入缓存
* value:缓存的名称,每个缓存名称下面可以有多个key
* key:缓存的key
*/
@PostMapping
@CachePut(value = "userCache", key = "#user.id")//key的生成:userCache::1
public User save(@RequestBody User user){
userMapper.insert(user);
return user;
}
查看源码 :
可以发现 : key的写法如下几种
#user.id : #user指的是方法形参的名称, id指的是user的id属性 , 也就是使用user的id属性作为key ;
#result.id : #result代表方法返回值,该表达式 代表以返回对象的id属性作为key ;
#p0.id:#p0指的是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id指的是第一个参数的id属性,也就是使用第一个参数的id属性作为key ,p1也就是代表第二个参数;
#a0.id:#a0指的是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id指的是第一个参数的id属性,也就是使用第一个参数的id属性作为key , a1也就是代表第二个参数;
#root.args[0].id:#root.args[0]指的是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id指的是第一个参数的id属性,也就是使用第一个参数
的id属性作为key ;
java代码部分 :
1.Controller :
2.Mapper :
启动服务,通过swagger接口文档测试,访问UserController的save()方法
接口文档访问地址 :
http://localhost:8888/doc.html#/home
因为id是自增,所以不需要设置id属性
查看user表中的数据
发送了两条插入语句 , 新增了两条数据 ;
查看Redis中的数据
对于这里的[Empty] , 因为中间有::,然后两个:之间是空的,所以会造成一个empty ;
3). @Cacheable注解
@Cacheable 说明:
作用: 在方法执行前,spring先查看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若没有数据,调用方法并将方法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value: 缓存的名称,每个缓存名称下面可以有多个key
key: 缓存的key ----------> 支持Spring的表达式语言SPEL语法
在getById上加注解@Cacheable
/** * Cacheable:在方法执行前spring先查看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若没有数据, *调用方法并将方法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 value:缓存的名称,每个缓存名称下面可以有多个key * key:缓存的key */ @GetMapping @Cacheable(cacheNames = "userCache",key="#id") public User getById(Long id){ User user = userMapper.getById(id); return user; }
重启服务,通过swagger接口文档测试,访问UserController的getById()方法
第一次访问,会请求我们controller的方法,查询数据库。后面再查询相同的id,就直接从Redis中查询数据,不用再查询数据库了,就说明缓存生效了。
再次查询相同id的数据时,直接从redis中直接获取,不再查询数据库。
-
这里的原理是通过构建一个代理对象,先在Redis中查找是否存,不存在,再调用数据库,存在的话,就直接返回 ;
4). @CacheEvict注解
@CacheEvict 说明:
作用: 清理指定缓存
value: 缓存的名称,每个缓存名称下面可以有多个key
key: 缓存的key ----------> 支持Spring的表达式语言SPEL语法
在 delete 方法上加注解@CacheEvict
@DeleteMapping
@CacheEvict(cacheNames = "userCache",key = "#id")//删除某个key对应的缓存数据
public void deleteById(Long id){
userMapper.deleteById(id);
}
@DeleteMapping("/delAll")
@CacheEvict(cacheNames = "userCache",allEntries = true)//删除userCache下所有的缓存数据
public void deleteAll(){
userMapper.deleteAll();
}
重启服务,通过swagger接口文档测试,访问UserController的deleteAll()方法
查看user表:数据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