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常考知识点

目录

什么是黑盒测试?它的测试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等效类划分法?如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等效类划分法的原则是什么?

采用等效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决策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因果图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什么是黑盒测试?它的测试目的是什么?

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其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内部的具体实现细节,只关注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以验证软件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或者用户需求规定的行为来运作。

黑盒测试的测试目的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用户需求或者其他规定的行为,以及检测软件中的错误或缺陷。这种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对输入数据、操作、异常情况和输出结果的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兼容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符合规格说明书或用户需求的要求。

相对于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更侧重于测试软件的外部行为和用户体验,可以更好地检测到用户需求规定的缺陷和错误。

什么是等效类划分法?如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一些等效的类别,使得每个类别内的数据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从而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等价类。等价类是指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输入数据集合。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如果它和另一个输入对软件系统的行为和结果没有区别,那么这两个输入就可以划分为同一个等价类。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用户输入年龄的程序,输入数据可以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0岁的无效年龄,1岁到150岁之间的有效年龄,和大于150岁的无效年龄。

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方法如下:

  1. 找出输入数据的所有可能取值范围。

  2. 将这些取值范围划分为几个等价类。

  3. 对于每个等价类,确定其中一个或几个代表值来代表整个等价类,以便生成测试用例。

  4. 验证测试用例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或用户需求,并能检测到错误或缺陷。

对于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应该覆盖等价类中的所有代表值。对于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应该包括等价类中的所有代表值和一些边界测试用例,以确保软件能正确处理无效输入并返回合理的错误消息

等效类划分法的原则是什么?

等效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其主要原则是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一些等效的类别,使得每个类别内的数据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

等效类划分法的原则包括:

  1. 输入数据应该被划分为几个等效类,每个等效类内的数据应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从而使得测试用例的数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2. 等效类的划分应该尽量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3. 对于每个等效类,选择一个或多个代表值作为测试用例,以确保测试用例能够覆盖整个等价类。

  4. 对于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应该包括等价类中的所有代表值和一些边界测试用例,以验证软件系统能正确处理无效输入并返回合理的错误消息。

  5. 等效类划分法应该和其他测试设计技术结合使用,如边界值分析和决策表测试等,以提高测试用例的效率和覆盖率。

总之,等效类划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试设计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快速有效地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采用等效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等效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输入数据的所有可能取值范围:首先需要分析被测试系统的输入数据,然后确定输入数据的所有可能取值范围。例如,如果测试对象是一个登录页面,那么输入数据可能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这些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所有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

  2.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等效类:将所有输入数据分成若干个等效类,每个等效类应该包含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输入数据。例如,对于登录页面的用户名,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两个等效类:有效用户名和无效用户名。

  3. 确定等效类的代表值:对于每个等效类,需要确定一个或多个代表值,以便生成测试用例。例如,对于用户名的有效等效类,可以选择一个有效的用户名作为代表值。

  4.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等效类和代表值,设计测试用例并验证测试用例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或用户需求,并能检测到错误或缺陷。例如,对于登录页面的有效用户名等效类,可以选择一个有效的用户名作为代表值,并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此有效用户名是否可以成功登录。

  5. 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用例失败,则需要分析失败原因,并设计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该功能。

  6.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等效类都得到了覆盖。

总之,等效类划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试设计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快速有效地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采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1. 确定被测试系统的输入数据范围:首先需要确定被测试系统的输入数据范围,例如,如果测试对象是一个计算器,输入数据可能包括整数、小数、负数、零等。

  2. 确定边界值:确定每个输入数据的边界值,即最小值和最大值,例如,对于整数范围为1到100的计算器,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00。

  3.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通常需要设计四个测试用例,分别是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和最大值+1的测试用例。例如,对于整数范围为1到100的计算器,设计测试用例可能包括:输入1、输入100、输入0和输入101。

  4. 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用例失败,则需要分析失败原因,并设计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该功能。

  5.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输入数据都得到了覆盖。

总之,边界值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高效的测试用例,并能够覆盖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采用决策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决策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决策表的条件和动作:首先需要确定被测试系统的条件和动作,条件是输入数据或状态,动作是被测试系统所采取的行动。

  2. 绘制决策表:根据条件和动作,绘制决策表。通常情况下,决策表可以由条件列、条件组合列、动作列和备注列组成,其中条件列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条件组合列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动作列列出被测试系统可能采取的动作,备注列用于记录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

  3. 确定测试场景:根据决策表,确定测试场景。每个测试场景对应于决策表中的一个条件组合和相应的动作。例如,如果测试对象是一个登录页面,那么条件可以是用户名和密码,动作可以是登录成功或登录失败。

  4.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场景,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条件组合和相应的动作,并尽可能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

  5. 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用例失败,则需要分析失败原因,并设计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该功能。

  6.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条件组合都得到了覆盖。

总之,决策表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高效的测试用例,并能够覆盖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和相应的动作,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采用因果图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什么?

采用因果图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测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被测试系统的测试目标,例如,测试对象可能是一个登录页面,测试目标可能是验证用户可以成功登录。

  2. 确定因素:根据测试目标,确定可能影响测试目标的因素,例如,对于登录页面,可能的因素包括用户名、密码、登录按钮、登录失败提示等。

  3. 绘制因果图:根据因素,绘制因果图。因果图通常由方框、箭头和描述文本组成。方框表示因素,箭头表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文本用于说明方框和箭头所表示的含义。

  4. 确定测试场景:根据因果图,确定测试场景。每个测试场景对应于因果图中的一个路径,该路径应包括所有与测试目标相关的因素。

  5.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场景,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并尽可能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

  6. 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用例失败,则需要分析失败原因,并设计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该功能。

  7.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可能的路径都得到了覆盖。

总之,因果图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高效的测试用例,并能够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