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基础(C语言测试程序)

尝试学学二进制安全,补补短板

这次是采用C语言,直接修改目标返回地址的内容,从而达到和使用memcpy等函数进行缓冲区溢出测试同样的效果。

之前在站里找了找案例,发现很多文章没有写明自己的程序是运行在怎样的环境下,以及是多少位系统,我将先把自己的环境列出来:

win10 基于X64 64位
VS2019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void func()
{
	int a, * p;
	//printf("%p\n", &a-3);
	//printf("%p\n", &p);
	p = (int*)(&a+4);  //这里也可以写成p=(int*)((char*)&a+16);
	*p = *p + 13;    
	//printf("%p\n", *p);
}

int main()
{
	func();
	printf("first call address rew..\n");
	printf("second call address rew..\n");

	/*printf("%d\n", sizeof(char));
	printf("%d\n", sizeof(short));
	printf("%d\n", sizeof(int));
	printf("%d\n", sizeof(long));
	printf("%d\n", sizeof(unsigned int));
	printf("%d\n", sizeof(int *));
	printf("%d\n", sizeof(char *));*/

	return 0;
}

可以看到程序跳过了第一个printf语句,这也就是改变栈中返回地址的结果。

以下对不理解的朋友进行程序分析:

函数调用过程希望看这个理解,很简单:
https://blog.csdn.net/l198738655/article/details/53761435(函数调用堆栈过程)

进入func后,先申请的变量a在EBP以上一个地址,变量p再往上一个地址。由于一个地址单元大小为64位,合计两个int大小,那么:

p = (int*)(&a+4);

也就是使p指向a以下的第二个地址单元。通过上边的博客,我们应该了解到,a下面是EBP,再下面是back address,这个位置也就是我们要改变的地方。

由于以下语句:

	printf("first call address rew..\n");

占13×64个位,我们更改其内容后函数返回被更改过的断点位置执行。我们看到:

second call address rew…

完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