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基本概念

判断有无反馈
瞬时极性法,令输入瞬时极性为正,然后判断是否有输出引回输入,是让输入变大还是变小。
1.判断正负反馈

2.判断交直流反馈


一.负反馈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1.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出为电压叫电压,改变输入的是净输入电压,相当于串联起来分压,所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流串联负反馈(输出为电流叫电流,改变输入的是净输入电压,相当于串联起来分压,所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3.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出为电压叫电压,改变输入的是净输入电流,相当于并联起来分流,所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输出为电流叫电流,改变输入的是净输入电流,相当于并联起来分流,所以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小结:

加恒流源,则净输入电压恒为电流乘以运放Ri。

加恒压源,则净输入电流恒为电压除以Ri。
例题

二.反馈方框图



1四种组态方框图


2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3.深度负反馈


4.深度负反馈的实质(忽略净输入量)



1



2




3




4.




三.理想集成运放
1性能指标

2工作在线性区特点


即虚短和虚断。Up=Un,ip=in=0.
3.非线性区

4.反馈作用小结
a提升稳定性,牺牲放大倍数


b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理解记忆:
对于输入电阻,相当于电阻串联所以增大Ri。电阻并联则减小Ri。
对于输出电阻,电压反馈把外电路电压稳定不变,所以相当于Ro减小。而电流反馈稳定电流不变,所以Ro增加。

c拓宽频带

证明如下



d减小非线性失真

5.使用反馈的原则

四.负反馈自激振荡
1.产生的原因(只存在低频高频中特定的f0,相移变成正反馈)



2.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

3稳定性分析

4.判断方法


5.稳定裕度和相位裕度



6消除自激振荡方法
a滞后补偿(简单滞后补偿,RC滞后补偿,密勒效应补偿)



b超前补偿

五.放大电路中其他形式的反馈
1正反馈(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2.自举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