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目录

一 因特网概述

1.1 网络

1.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3 因特网的组成:

1.4 网络应用程序工作方法:

1.5 三种交换方式

1.5.1 电路交换: 

1.5.2 报文交换: 

1.5.3 分组交换: 

1.5.4 三种交换比较:

二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1 以网络作用范围分类:

2.2 以使用者分类:

三 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

3.1 速率

3.2 带宽

3.3 吞吐量

3.4 时延

3.4.1 传输时延

3.4.2 传播时延

3.4.3 处理时延

3.4.4 排队时延

3.4.5 总结

3.5 丢包率

3.6 利用率

3.6.1 信道利用率

3.6.2 网络利用率

四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1 网络协议

4.2 层次模型

4.3 五层协议模型

4.3.1 应用层

4.3.2 传输层

4.3.3 网络层(网际层、IP层)

4.3.4 数据链路层

4.3.5 物理层

4.4 TCP/IP体系结构:

五 两个重要的新兴网络技术

5.1 云计算

5.2 物联网


一 因特网概述

1.1 网络

网络: 由若干结点(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internet): 网络的网络。通过路由器将网络互连起来,构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

因特网(Internet): 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1.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69年,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因特网诞生时间)。

第二阶段: 1985年 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NSFNET(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逐步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1993年,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因特网主干网替代,由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来运营,逐步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三层结构因特网:

1.3 因特网的组成:

网络边缘: 用户直接使用的,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网络核心: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由大量网络和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1.4 网络应用程序工作方法:

  • 客户机(Client) 与 服务器(Server)方式, 简称C/S方式, 是因特网应用最常使用方式。
  • 对等方式(peer to peer) , 简称p2p方式。

1.5 三种交换方式

1.5.1 电路交换: 

        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建立了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 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1.5.2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 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5.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 将一个数据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构成分组, 通过路由器以存储转发方式,发送到目标主机。

存储转发:先暂时存储下来, 检查首部, 按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 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交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分组交换机(路由器): 每个分组交换机有多条链路,对于每个链路, 该分组交换机有一个输出缓存(输出队列), 用于存储分组交换机准备发往的链路的分组。当链路正传输其他分组时,则分组在该输出缓存中排队

网络拥塞: 当网络中有大量分组需要从某条链路转发时, 出现分组丢失的情况。(队满情况)

 1.5.4 三种交换比较

二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1 以网络作用范围分类:

  • 局域网
  • 城域网
  • 广域网
  • 个人区域网

2.2 以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 专用网

三 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

3.1 速率

        速率就是数据的传送率,它也称为数据率比特率, 单位是bit/s (bps)

3.2 带宽

        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即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这种意义的带宽单位是赫。用于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线路的带宽。

        在计算机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即单位时间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bit/s。

3.3 吞吐量

         也称吞吐率,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3.4 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称延迟或迟延。

3.4.1 传输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将分组发送到通信线路上所需的时间,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到线路上所需的时间,也称传输时延。公式是: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3.4.2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公式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4.3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分析分组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查找路由等)

3.4.4 排队时延

        在网络传输时, 经过许多路由器的缓存队列中排队的时间。

3.4.5 总时延

结点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所谓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发送速率只是减少了数据的传输时延

3.5 丢包率

        即分组丢失率, 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分组在传输过程总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的分组数量的比率。丢包率高,用户感觉往往是网络时延变大, 而不是信息丢失。

分组丢失的两种情况:

  • 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比特级差错, 被结点丢弃
  • 分组交换机队列已满,被抛弃

3.6 利用率:

3.6.1 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根据排队理论, 信道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3.6.2 网络利用率

        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四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1 网络协议

        协议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和时序, 以及在发送或接受数据时要采取的动作,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简称协议

协议三要素:

  •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 各个控制信息的具体含义, 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时序): 数据应该在何时发送出去, 以什么速率发送。

4.2 层次模型

  • OSI体系结构: ISO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理论完整,但复杂又不实用。
  • TCP/IP体系结构: 体系简单, 广泛应用
  • 原理体系结构: 综合OSI与TCP/IP的优点, 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时的折中办法

备注: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SI: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4.3 五层协议模型

4.3.1 应用层

任务: 通过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协议: 如HTTP协议, SMTP协议, FTP协议等

数据单元: 报文

4.3.2 传输层

任务: 向两台主机中进程(端到端)之间的通信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 具有复用分用的功能。

复用: 多个应用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分用: 传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的相应进程

协议: TCP协议、UDP协议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 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单元是报文段

UDP: 提供无连接的, 尽最大努力的传输服务, 数据单元是用户数据报

4.3.3 网络层(网际层、IP层)

任务: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选择合适的路由,存储转发,最后到达目标主机。

数据单元: IP数据报, 简称数据报

4.3.4 数据链路层

任务: 将分组从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相邻两端链路通信)

数据单元: 帧

帧: 包括数据和控制信息(一个帧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差错检测)

4.3.5 物理层

任务: 在传输媒体上传送比特流

数据单元: 比特

传输媒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备注:

PDU: OSI 模型把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对等层: 如图1-19 通过水平虚线直接传递给对方

实体: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协议与服务: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 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协议是"水平的",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4.4 TCP/IP体系结构:

五 两个重要的新兴网络技术

5.1 云计算

        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分布式应用,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便捷、廉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如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网络组件)封装成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

        Paas: 平台即服务,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Saas: 软件即服务 ,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

5.2 物联网

        定义: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互沟通和对话, 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网络。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