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局频率栅格
在5G NR中,全局频率栅格定义为RF参考频率的集合,频域范围为0-100GHz,主要是为了标识RF信道、SSB或者其他资源的频域位置。NR-ARFCN(NR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则为了对RF参考频率的频域范围进行编码,取值范围为 [0,1,…,3279165],NR-ARFCN和RF参考频率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具体协议在设计的时候,将RF频率范围分为0-3000MHz、3000-24250MHz、24250-100000MHz。此处只是规定理论上RF端可使用的频段范围,在实际的产业应用中,会受到诸多约束。
针对上表,举例说明,假设有NR-ARFCN参数为3100,则RF端对应频率计算如下式
2.信道栅格
信道栅格定义为RF参考频率的子集,主要用来标识在上下行链路中RF信道的频域位置。在每一个工作带宽中,来自全局频率栅格的不同频率子集用于适配不同的工作频段,从而形成以 为粒度的信道栅格,此信道栅格的频率范围有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全局信道栅格的粒度
。
在FR1和FR2频段范围内,各个工作频段与信道栅格的映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举例说明,在工作频段n79,信道栅格的粒度有15kHz和30kHz两种,因为n79是TDD频段,所以上下行的NR-ARFCN值均一致,对于15kHz,NR-ARFCN值为620000-653333,步长为1,这是因为全局信道栅格在此NR-ARFCN范围内的粒度为15kHz,与信道栅格粒度一致,所以为1;30kHz的情况与15kHz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信道栅格上的RF参考频率与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之间的映射关系由下表所示
以SCS=15kHz,传输带宽=50MHz为例,则传输带宽为270RB,因为270模2=0,所以RE索引k=0。
3.同步栅格
在终端刚开机时进行小区搜索时,它只能根据运营商以及终端支持的频段检测SSB信号,进行下行时频同步。由于全局频率栅格的粒度较小导致NR-ARFCN的取值范围较大,如果直接根据全局频率栅格进行盲检,则同步时延会比较大。为了有效的降低此过程的同步时延,3GPP专门定义了同步栅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的概念,并通过全局同步信道号(GSCN,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来限定搜索范围。如下表所示,在0-3000MHz范围内,同步栅格为1200kHz;在3000-24250MHz范围内,同步栅格为1.44MHz;在24250-100000MHz范围内,同步栅格为17.28MHz。与NR-ARFCN类似,GSCN同样对0-100GHz范围的频段做了定义,每个GSCN对应一个SSB的检测频点。
在FR1和FR2频率范围内,针对每个工作频段,GSCN的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表中的SSB图样可在38.213.4节中找到对应说明。
4.SSB频域结构
4.1结构
SSB包含三个组件,分别是PSS、SSS和PBCH(含DMRS)。
三种组件在频域、时域的分布协议有规定,具体如下:
V = PCI mod 4,将上面这张表转换成图更加直观,38.300有SSB的结构图。
4.2同步序列
SSB同步信号包括PSS和SSS,主要用于下行同步过程中的时域同步、频域同步和获取小区ID。下面分别对PSS和SSS进行介绍
PSS使用3条长度为127的m序列,对应PCI中N2_id的三个取值。小区PCI共有1008个取值,计算公式如下
PSS序列使用3条长度为127的m序列,序列生成公式如下所示
序列具体生成过程如下图
在时域上,PSS位于SSB的第一个符号,在频域上占据127个RE,从第56RE到182RE,并且没有避开直流子载波。而且与LTE的PSS序列使用ZC序列不同,5G中的PSS序列使用m序列,这是因为在存在时频偏的场景,相比m序列,ZC序列的相关函数会产生较大的旁瓣,主瓣峰值也会降低,从而会带来一定的相关检测模糊性,降低检测性能,尤其是在高频场景,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SSS使用336条长度为127的Gold序列,序列生成公式如下
在时域上,SSS位于SSB的第三个符号,在频域上同样占据127个RE,频域位置同PSS相同。SSS总共有1008条序列,其中每一条PSS序列对应336条SSS序列,两者相组合共同确定1008个PCI。SSS的gold序列由两个生成多项式确定,并且m1共有112种取值,由N1_id确定;m0共有9种取值,N1_id和N2_id共同确定,m0的取值与N2_id关联的目的是为了降低PCI检测错误的概率,另外,相邻m0取值间隔5,是为了降低SSS序列之间的相关性。
4.3PBCH DMRS
PBCH的DMRS信号主要用于接收机处理流程中的信道估计,其DMRS序列生成如下式
上式中的N_cell_ID指小区ID;i_ssb的取值则需要根据SSB的个数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PBCH DMRS在SSB的第1、2、3个符号上发送,密度为3(一个RB中占用3个RE,间隔为4),具体映射的位置如下表
表中v表示在1个RB中,PBCH DMRS占用的第一个RE位置偏移,可取0、1、2、3共4个值,具体计算方式为:v=N_cell_id mod 4,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同小区间的PBCH DMRS信号同频干扰。
4.4Point A
根据公共参考点absoluteFrequencyPointA的定义,这个参考点是第0个RB(RB0)的第0个子载波的中心点;注意不是边沿(edge),很多网上文章都理解为edge;
Absolute frequency position of the reference resource block (Common RB 0). Its lowest subcarrier is also known as Point A. Note that the lower edge of the actual carrier is not defined by this field but rather in the scs-SpecificCarrierList. Corresponds to L1 parameter 'offset-ref-low-scs-ref-PRB' (see 38.211, section FFS_Section)
参见38.211 定义
absoluteFrequencyPointA for all other cases where absoluteFrequencyPointA represents the frequency-location of point A expressed as in ARFCN
The center(中心) of subcarrier 0 of common resource block 0 for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 μ coincides with ‘point A’.
MIB携带的SSB Subcarrier Offset用于计算Point A的值,SSB Subcarrier Offset只是的4位LSB,而且光这个值还不够,还需要另一个值 – OffsetToPointA.
那这两个值的含义是什么?从何而来呢?我们看下协议的描述:
用图来表示上面的协议描述就能极其清晰地理解这些值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offsetToPointA :表示SSB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与point A 之间的频域偏移,单位为RB,注意这里频域偏移计算时不是以真实的子载波间隔来计算的,而是对于FR1假设子载波间隔为15kHz,对于FR2假设子载波间隔为60kHz。
offsetToPointA for a PCell downlink where offsetToPointA represents the frequency offset between point A and the lowest subcarrier of the lowest resource block, which has the subcarrier spacing provided by the higher-layer parameter subCarrierSpacingCommon and overlaps with the SS/PBCH block used by the UE for initial cell selection, expressed in units of resource blocks assuming 15 kHz subcarrier spacing for FR1 and 60 kHz subcarrier spacing for FR2;
Kssb:poin A 和 SSB的0号RB0号子载波相差的RB数量不一定正好差整数个RB,可能还会差出几个子载波;Kssb就表示还差出几个子载波;这里也是假设子载波间隔为固定值FR1为15kHz,FR2为60kHz。Kssb的低4比特由高层参数ssb-SubcarrierOffset给出。对于SS/PBCH block type B(μ∈{3,4} )来说,kSSB∈{0,1,2,...,11} ,4比特就足够了;而SS/PBCH block type A(μ∈{0,1} 的kSSB∈{0,1,2,...,23} ,需要5比特表示,协议使用PBCH净荷中的 来表示的高比特位。
所以poin A 和 SSB的RB0的0号子载波相差的频率等于offsetToPointA*15*12+Kssb*15;
而absoluteFrequencySSB和SSB的RB0的0号子载波相差的频率等于10×12×subCarrierSpacingCommon(SSB的RB数量为20)
offsetToCarrier:Point A(CRB0最低子载波)与最低可用子载波之间的频域偏移,单位为PRB。
Offset in frequency domain between Point A (lowest subcarrier of common RB 0) and the lowest usable subcarrier on this carrier in number of PRBs (using the subcarrierSpacing defined for this carrier). The maximum value corresponds to 275*8-1. Corresponds to L1 parameter 'offset-pointA-low-scs' (see 38.211, section 4.4.2)
根据实际log计算的例子
根据协议38508-1(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Part 1: Common test environment)测试用例提供的参数计算
5.SSB时域
SSB的时域传输先要从SSB Burst Set(SSB块集合)说起,是指在一定周期内的多个SSB的集合,在高频,SSB Burst Set内的多个SSB可用于波束扫描,增强小区覆盖;在低频,UE也可以通过接收一个SSB Burst Set中的多个SSB进行信号合并,从而提高SSB的解调能力。
目前SSB Burst Set的周期有6种:5ms、10ms、20ms、40ms、80ms、160ms,在小区搜索过程中,假定周期为20ms,后续可在信令ServingCellConfigCommon中,对SSB Burst Set的周期通过ssb-periodicityServingCell参数进行配置,并且规定SSB Burst Set内的波束在其周期内的前5ms内发送完毕。
目前针对SSB Burst Set内的SSB时域分布情况,R15规定了5种时域图样:Case A,Case B,Case C,Case D,Case E,其中Case A-C规定FR1频带范围内的图样,Case D和Case E规定FR2频带范围的图样。具体协议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