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为清朝第十二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统”。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代表经过南北议和后,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递送了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根据优待条例,“宣统”年号停止使用。
1917年6月底,在张勋的拥戴下溥仪于1917年7月1日第二次登基,通电全国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12天后复辟失败,宣统年号再次废除。
宣统元年(1909年 己酉)
十月 葬慈禧太后于遵化定东陵。
十一月 上皇太后徽号为隆裕。
宣统二年(1910年 庚戌)
三月 革命党人汪兆铭等刺杀摄政王,事发被捕下狱。
宣统三年(1911年 辛亥)
三月 兴中会黄兴率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攻两广总督府,喻培伦、林觉民等死难,起义失败。此次亦称黄花岗之役。
八月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
十月 伍廷芳、张謇、唐文治劝告摄政王,请赞共和。载沣缴监国摄政王章,退归藩邸。
十一月 17省代表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于上海,选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立政府于南京,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十二月 袁世凯奏与伍廷芳议,赞成共和,并进皇室优待条件8项,皇族优待条件4项,满、蒙、回、藏待遇条件7项,凡19条。皇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立临时共和政府。溥仪逊位。下退位诏书日为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
清宣统年间铸造宣统通宝。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
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另外,当时铜板,银币也有使用了
宣统年号使用时间段,铸造量比之前的要小,所以整体价格还是偏贵。也略小众~
Ps.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古币杂谈:清十二帝之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