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及状态保存机制

本文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下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及其状态保持机制,包括HTTP的基本概念、Cookie和Session的状态保持、有状态与无状态应用的区别、服务端无状态身份信息获取以及Session共享处理机制。特别提到了Spring-Session-Redis在解决Session共享问题中的应用,并给出了SpringCloud微服务应用的共享Session实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微服务架构下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及状态保存机制

——“串联简单基本原理,分享微服务实践经验“之一。

本系列文章主要面向类似我带的项目组中的初中级开发者,串联基本知识,分享开发微服务架构项目的实践经验。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可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使世界变小,HTTP做为全球因特网的公共语言则是功不可没的——浏览器和服务器端的WEB应用程序大多是通过HTTP相互通信的(也有WebSocket)。大多数程序员在开发WEB应用程序时都会用到HTTP协议,而WEB应用框架和APP Server中间件很好的屏蔽了相关的处理细节、简化了开发,所以无需了解其机制就能做开发。程序员要养成“知其然,并其所以然”的习惯,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
本文会涉及到Http协议的基本概念;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状态保持:Cookie和Session ;有状态和无状态应用的区别;服务端无状态的身份信息保留机制、共享Session的处理机制,以及一个SpringCloud项目实例的简单说明。

HTTP协议的基本概念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属于TCP/IP参考模型(主机到网络层、网络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第4层应用层,通常是建立在TCP连接之上的,主要处理Client端和Server端之间的请求响应

HTTP 1.0规定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每一个TCP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完成请求处理后立即断开TCP连接,不支持断点续传,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1.0协议主要是考虑一个web站点可能会一个时间段内接受上百万来自不同客户端的请求,短链接可以提高连接的重复利用率,但是对于一次访问包含多个资源的情况就比较低效了。

HTTP 1.1支持持久连接,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此外,HTTP 1.1中增加了Host请求头字段、与身份认证、状态管理和Cache缓存等机制相关的请求头和响应头,支持断点续传,目前绝大多数WEB服务器都采用HTTP/1.1协议。

  • 请求数据消息和响应数据消息都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开始行、消息报头、空行和消息正文。

![](/assets/HttpMsg.png)

  • 请求消息的示例如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响应消息的示例如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基于Cookie和Session的状态保持

HTTP协议本身是无状态的,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Cookie和Session两种机制进行状态保持。

这里写图片描述

  • 浏览器端基于cookie的状态保存机制:

    cookie主要由名、值、过期时间、路径和域几部分组成。若不设置过期时间,则表示这个cookie的生命期为浏览器会话期间,关闭浏览器cookie就消失。这种生命期为浏览器会话期的cookie一般不存储在硬盘上而是保存在内存里。若设置了过期时间,浏览器就会把c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