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储能是共享经济在储能领域的延伸,旨在解耦储能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储能使用者在不获取储能所有权的条件下,仅通过支付服务费用的方式享有储能使用权,避免投资储能的高昂成本而享受使用储能带来的便利。而储能拥有者在不损失储能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转让储能使用权,可以在避免储能资源的浪费同时获取额外收益。
共享储能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架构,其区别在于储能资源是否归共享储能运营商所有。一种是私有储能共享结构,储能设备归用户所有,用户独立操作各自的储能设备,并与其他客户共享储能资源。另一种是公共储能共享结构,一般是指由社区或共享储能运营商所投资运营的大容量储能装置,用户自身并不拥有任何的储能设备,而是通过向共享储能运营商租赁储能设备的功率和容量使用权。
储能的共享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允许储能资源在不同的用户或主体之间进行共享和优化利用,从而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并为各方带来经济收益。以下是储能共享模式的一些关键特点和运作方式:
关键特点
-
资源共享:储能设施(如电池储能系统)由多个用户或主体共同使用,而不是由单一用户独占。
-
成本分摊:储能设施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由多个用户或主体共同分摊,降低了单个用户的负担。
-
收益共享:储能设施产生的收益(如峰谷套利、调频服务等)由参与共享的各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
-
灵活配置:储能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调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运作方式
-
集中式共享储能:由一个运营商或企业投资建设大型储能设施,为多个用户提供储能服务。用户通过租赁或购买储能服务的方式使用储能资源。
-
分布式共享储能:多个用户或主体各自投资建设小型储能设施,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调度,实现储能资源的共享利用。
-
混合式共享储能: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部分储能设施由运营商统一管理,部分储能设施由用户自行管理,通过共享平台进行协调和调度。
应用场景
-
发电侧:共享储能可以为多个新能源发电场站提供储能服务,帮助其平滑输出功率,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
电网侧:共享储能可以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用户侧:共享储能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峰谷套利、需求响应、备用电源等服务,帮助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灵活性。
优势
-
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率:通过共享模式,储能资源可以在多个用户之间灵活调度,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
降低投资成本:多个用户共同分摊储能设施的投资成本,降低了单个用户的负担,提高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
促进新能源发展:共享储能可以为新能源发电提供有效的支撑,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消纳。
-
增强电网灵活性:共享储能可以为电网提供多种辅助服务,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