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算法 I 为什么我总是拿不到面试

本文揭示了找工作过程中简历筛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大数据等技术岗位。HR倾向于关注项目经历和关键词,建议简历保持简洁,突出关键项目和技能。简历应包含与目标职位相符的项目,使用行业热门技术如Spark、Kafka等,并展示实战能力。缺乏相关项目经验的同学可以通过参与热点项目来提升简历质量。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前言

在疫情笼罩,各大公司缩招的大环境下,你是不是发现周围还是有朋友收各大厂的offer收到手软?每次翻邮箱发现并没有HR回复,仿佛公司缩招影响的对象只有你一个?明明想做大数据这种酷盖的工作,仅收到的几封邮件还都是full stack/前端职位的?但是真的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啊

分析

其实找工作简单来说分为三个步骤:

  1. 通过HR筛选(resume screening)

  2. 通过面试筛选(interview)

  3. 通过行为筛选(behavior)

很多毕业生都在积极准备步骤#2,比如刷题,系统设计等等,但是其实大多数人悄无声息的输在了第一步(然而却没有人告诉他们。。。)

如何通过HR的简历筛选,这是个好问题,于是我们采访了大厂从业五年的HR小姐姐,帮大家直接得出结论。

太长不看版本:HR最喜欢看项目经历,所以你的简历至少要有两个重要项目。

仔细听小姐姐说版本:首先HR看简历的速度非常快,所以那些把简历写到超出一页的,请自行面壁思过,如果你还把自己最重要经历放在第二页,那么你懂的,请立刻修改简历。一般来说,一个好的简历不需要写那么多的项目和经历,多不如精,一般来说放四个就足够了,优先级是 工作经历(fulltime)> 实习经历(intern)> 符合职位的校级项目(academic project)。如果什么项目都没有或者做过的项目和找工作方向不符合的,可以去下一个章节看一下如何查漏补缺。

其次,HR毕竟不是纯技术背景,所以对他们而言,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栗子:如果你想找大数据相关的工作,就应该多放一些大数据关键词,比如HR最喜欢的Spark,Kafka,Flink等等,面试官只有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关键词才会有兴趣继续看你的项目。但是,如果HR看了三十秒还是没有找到任何她感兴趣的部分,那么很可能这份(优秀的)简历就要被pass了。所以(划重点!),在简历里单独列出来一个模块,罗列自己的技能点,让HR一眼就发现你的优点。

最后,当HR被你(的简历)吸引之后,他就会愿意多花一些时间看你做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和技能点全方位呼应,并且完美的展示了你的实战能力,那么恭喜你,HR会在百忙之中给你发一封邮件问你有没有兴趣聊一聊了~ 那么只要你把握好机会,基本上能和HR聊上几句的同学们都会有机会进入到下一步面试环节啦!

改进

于是这时候就会有同学想:我缺的难道是一份优秀的简历吗?我明明缺的是能秀上简历的项目。

这个问题在应届生中特别常见,一方面很多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转码,对他们而言不管是项目还是基础的工具可能都没有机会接触。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即使有机会接触到项目,那些项目可能过于基础,和他们找工作的方向不符。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学校有很多android application或者web application的项目,上手简单还有成果,但是如果同学想找大数据方向的工作,这种项目却根本没有任何写到简历上的价值。所以最终找工作时,看到别的同学写的满满的简历就只能默默羡慕了。

但是好的项目去哪找呢?在问“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明确“是什么”,什么是好项目?

1. 项目内容必须是当下热点,比如大数据,机器学习等

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课都是挂着热门方向,但是教的都是过时的知识。比如大数据方向却还在教MapReduce,ML方向却还在教过时的model,Realtime方向却还在教第一代的工具,不仅学了浪费时间,还会被HR反问为什么学这么老的工具?

2. 项目并不只是粗暴的写代码,必须有知识梳理和经验传授的过程

很多同学可能问,有些online课程9.99$一期课难道不香嘛?还真就…不香… 很多市面上的online课程除了有上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它还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毕竟课程便宜嘛,所以只要能让学生越快实现一段代码,就能给他们创造足够的满足感。在这种前提下,这些课程实在是缺乏讲解。比如一期课八个小时,可能写代码占了七小时,知识梳理只有一小时。稀里糊涂写完代码并且跑通,为自己高兴点赞,遇到面试官随便被问了两个问题就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懂。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高估自己的实力,也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3. 项目所用的工具需要足够接近企业级实战工具

还有很多课程的弊端就是,为了方便没有经验的学生迅速上手,课程会选用一些操作少容易理解的工具教给学生使用。举个简单的栗子,现在所有的公司都在用cloud,但是很多课程会教学生用本地的docker环境模拟cloud,或者用Cloudera这种(不太popular的)产品,AWS/Azure/BigOcean 这些应用很广的产品为什么大多数课程都不用呢?因为AWS/Azure/BigOcean这种有一套完整平台的产品,虽然收效很大,但是学习周期(learning curve)长,人家一套19.99或者199.99的课,怎么会有那么多精力去教你cloud生态圈的东西。

4. 项目有配套的实验(lab)可以实际操作

项目课顾名思义就是要做项目,但是很多人的误区就是:做项目=写代码,其实两者差别很大。再举个例子,很多人写项目说自己做过基于spark的分布式数据处理,但是一旦被问到哪怕基础问题,比如spark内部资源如何调节和优化的?比如分布式是如何实现的?比如如何正确的解决数据倾斜问题的?大多数人都被问倒了。就是因为 做项目!=写代码,代码写完只意味着你知道这些工具如何使用了,但只有自己应用大数据去跑任务,自己去debug,自己去查看任务的进程,理解内部的运作,才能说真正做过项目。而这个过程只能通过做lab才能实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