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shenjian58的博客

架构师之路 坚持撰写接地气的架构文章

  • 博客(1596)
  • 收藏
  • 关注

转载 40岁,辞去CTO,一个人创业...

领域认证要1000个粉丝,大伙帮帮忙,感恩。4. 这个阶段,主要矛盾是什么呢?2. 聊自己的故事,内心的感悟。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行动营。3. 为什么觉得对不起团队?1. 为什么辞去CTO?2. 为什么价值感不强?

2025-11-20 08:11:22 24

原创 500W数据,每秒20W并发分词检索,架构如何设计?(第114讲,收藏)

DAT是double array trie的缩写,是trie树的一个变体优化数据结构,它在保证trie树检索效率的前提下,能大大减少内存的使用,经常用来解决检索,信息过滤等问题。将标题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建立全文索引来检索,方案依然简单,利用了数据库的能力,不用额外开发,但性能较低。纯内存操作,能满足很大的并发,时延也很低,占用内存也不大,实现非常简单快速,而且冗余索引很容易水平扩展。搭建lucene,solr,ES等开源搜索工具,建立索引,支持分词,支持数据量和吞吐量的水平扩展。不足是,占用内存非常大。

2025-11-19 08:16:02 714

转载 为什么年轻程序员比年老的更有性价比?

在大的互联网公司, 研发团队的交付对象是pm,sre或者运维团队的交付对象是业务团队(可能是ba,可能是业务研发),infra团队的交付对象是sre或者运维+研发团队。国内现在的环境,码农更趋向于螺丝钉化,把什么前端/后端/dba/运维/infra分的很细,讽刺的是,连码农也用这种title来约束自己,什么“自己是前端,不要去关心后端的事情”。而当甲方认为工作量没这么多的时候,对于乙方就很灾难了, 接下来就是团队规模控制,hc少了,工期也短了,这里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hc少了。

2025-11-18 20:35:55 71

原创 每秒30W次的点赞业务,架构怎么优化?(第113讲,收藏)

用来区分共一个msg_id的四种不同业务计数,redis不能支持key的模糊操作,必须访问四次reids。5. 要考虑批量操作,缓存层面常见的优化有:一个value存储多个业务计数;4. 要考虑扩展性,数据库层面常见的优化有:列扩展,行扩展两种方式;,但这不是主要矛盾,数据库水平扩展能很轻松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当要扩充业务计数时,增加一行就行,不需要修改表结构。

2025-11-17 08:16:12 465

转载 有人问我说,沈老师,写公众号10年,你究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领域认证要1000个粉丝,大伙帮帮忙,感恩。写10年公众号,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2. 聊自己的故事,内心的感悟。

2025-11-17 08:16:12 81

转载 责任感,为什么让我陷入无限内耗?(内心愧疚,一定程度上...)

领域认证要1000个粉丝,大伙帮帮忙,感恩。1. 企业经营不力,是我的责任...2. 有同学离开,是我的责任...2. 聊自己的故事,内心的感悟。3. 没有陪伴家人,又是我...大伙有什么帮助我的建议吗?

2025-11-16 12:16:09 114

转载 码农的儿子成为码农的概率有多大?

②生产力的提升,随着软件开发工具的进步、开源代码库的积累以及AI的发展,实现相同功能所需的人员越来越少,原先大型团队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中小型团队就能做,原先中小型团队才能做的事情,现在可能个人就能做,所以需求就进一步萎缩了。我上大学之前都没见过电脑长啥样,就报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亲戚家小孩,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毕业后找了个月薪 3000元的工作,我很是羡慕,因为学校的老师那会月薪还没超过1000元。挺大的,码农很吃先天优势,90后一大批从小搞OI童子功选手,就算天分普通,工作之后都有天大的优势。

2025-11-15 20:15:36 139

原创 每天都很忙,可为啥一个月下来,又感觉啥也没干呢?(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非常重要紧急的事情,对方会打电话给我的,即使我静音or关机,只要我在工位,对方一定能找到我,如果没有找我,说明我也不是必须。,和产品,运营,下属沟通好,给我的任何留言与邮件,承诺3小时内回复(工作时间段),不要杀奔我工位催我;,最重要紧急,需要连续时间处理的事情,在这个时间段处理,比如:写代码,做调研,最规划,写材料…,和产品,运营,下属沟通好,我的黄金时间,不紧急的事情,给我留言,不要当面找我;上帝视角的我提问:关移动网络,关邮箱,免打扰时间,拒绝非必要临时会议,我的。

2025-11-14 08:15:54 871

转载 不是天赋型选手,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作为普通人,我是靠什么走过来的)

2. 新号讲职场与第二曲线,聊自己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悟。3. 百度的同事又聪明,又努力,我该怎么突围?领域认证要1000个粉丝,大伙帮帮忙,感恩。1. “架构师之路”视频号主讲架构;3. 我的公众号,是怎么做起来的?1. 高考失利,我要如何应对?

2025-11-13 09:25:31 168

转载 交易数据频繁变化,100W用户如何实时通知,如何降低数据库压力?(第112讲,收藏)

上面的所有方案,都是基于在线客户量级巨大,推送消息巨大的前提下,采用推送方案。水平拆分后,同一个股票,数据在同一个库里,不同股票,可能在不同的库里,理论上不会有跨库查询的需求。,推送集群只单纯的推送消息,无任何业务逻辑计算,推送消息的内容,都是业务集群计算好的;流水数据写入量,每秒百级别,甚至千级别,数据库写性能也不是瓶颈,理论上一个库可以扛住。带来的问题是,一秒内可能有很多流水写入数据库,但不会实时的反应到缓存里,用户。1. 如果消息量不大,例如几秒钟一个消息,可以开多线程,例如100个线程,

2025-11-12 08:15:38 192

转载 高管决策失误,一线承担后果?(作为CTO,我为什么工作得不开心...)

2. 新号讲职场与第二曲线,聊自己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悟。1. 从一线研做到CTO,为什么最后却不开心了呢?领域认证需要1000个粉丝,大伙帮帮忙,感激不尽。2. 高管决策失误,为什么降本增效的却是一线呢?3. 为什么职场最后的那段时光,我满是愧疚呢?1. “架构师之路”视频号主讲架构;

2025-11-11 11:55:50 219

原创 几万条群离线消息,如何高效拉取?(第111讲,万字收藏)

为了减少离线消息的冗余度,增加一个群消息表,用来存储所有群消息的内容,离线消息表只存储用户的群离线消息msg_id,就能大大的降低数据库的冗余存储量。对于一个群用户,在ta登出后的离线期间内,肯定是所有的群消息都没有收到的,完全不用对所有的每一条离线消息存储一个离线msg_id,2. 用户收到消息,应用层ACK后,将last_ack_msg_id更新(之前需要将msg_id从离线消息表删除);很容易想到,通过ACK机制,server返回离线消息之后,不能立刻删除离线消息,而必须等客户端ACK,才能删除。

2025-11-10 11:55:57 556

转载 除了AI,还有架构!(Top100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

国内比较TOP的技术综合类大会,比较TOP的公司都会参会分享。非常非常多主题,一定有你感兴趣的!Top100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第一天上午】开幕主题分享。三天大会,开场在即,

2025-11-09 11:44:36 280

转载 程序员们可以说个暗号,证明你是程序员吗?

她把手插进外套的口袋里,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手机震动了,是他的好友邀请。我给读文科的师妹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个程序员,我和他在一个开源项目的中文本地化工作上协作过,小伙儿长得帅气,工作也好,人稍微腼腆了些。若你在走廊听见有人念叨“0是开始,1是归宿”,或是群里突然弹出 “遇事不决,先打log”,别怀疑,这大概率是程序员在 “接头”。直到看到一家牛肉店写的招牌,鲜=现做,他们为了强调,还在鲜后面加了个感叹号,“鲜!我瞬间明白了,强忍着笑,对师妹严肃地说:把你当作世界的男生,应该试试看。我说:“来份默认的吧”。

2025-11-08 20:15:40 268

原创 需要同事协同,他不配合我怎么办?(都是平级,凭什么听你的?)

1. 我作为项目经理,项目成员来自各个小组,并不直接汇报给我,这个时候,我觉得项目管理会变得困难,项目延期风险会大增。2. 某个重要的会议上,老板提出了一个想法,需要有人牵头落地,尴尬的会议现场,我鼓起勇气,举手承接,老板也明确表示“这个事情沈剑牵头,各部门协同”,这是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过程,不损人,利公司利己利他,要突破的,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洁癖”。1. 项目完成,量化的战报必须要有:登录转化率,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度,客服接起率,进电量…画外音:有些人会想,风头都让你出尽了,资源却我们来出,凭什么。

2025-11-07 08:16:09 1273

转载 好友关系,百亿关系链,架构要如何设计?(第110讲,答粉丝提问,万字收藏)

2. 正表T1与反表T2通过数据冗余来实现好友关系,{1,2}{2,1}分别存在于两表中,故两个表都使用uid来分库,均只需要进行一次查询,就能找到对应的关注与粉丝,而不需要多个库扫描;2. 用户B关注用户A,也不需要用户A同意,此时用户A与用户B也为弱好友关系,对A而言,暂且理解为“粉丝”;用户A请求添加用户B为好友,用户B同意,此时用户A与用户B则互为强好友关系,即A是B的好友,B也是A的好友。1. 用户A关注用户B,不需要用户B同意,此时用户A与用户B为弱好友关系,对A而言,暂且理解为“关注”;

2025-11-05 08:16:07 343

转载 程序员那么累,为什么你还当一名程序员?

对我这种性格来说,跟机器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舒服多了,电脑不会骗我,它报错了、不工作了,一定是我哪里出问题了。冬暖夏凉,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年轻的时候薪资就可以很高,对我这种缺钱的来说,可以快速攒到第一桶,而且自己也可以尝试通过技术做一些东西,满足一些自己的成就感。你说我这么累,还要坚持,原因很简单,不努力不行啊,会丢工作,没了生活来源,没了在互联网社交的实力。工作中,累了摸个鱼、刷会网页、看看股票等等也是很随意的事情,工作环境比较安全,不像工地、工厂这种,不会有生命危险。在国内,高薪轻松的活不可能轮到我。

2025-11-04 20:16:09 364

原创 几亿数据的定时任务,执行时间优化都不会,还做什么架构师?(第109讲,答粉丝提问)

将1小时一次的定时任务计算,均匀分摊到“每时每刻”,每天新增100w流水,数据库写压力每秒钟10多次,完全扛得住。把每月1次集中计算,分摊为30次分散计算,每次计算数据量减少到1/30,就只需要花几十分钟处理了。业务需求是一个月重新计算一次分数,但一个月集中计算,数据量太大,耗时太久,1. 每到月底,只计算当月分数,数据量减少到1/3,耗时也减少到1/3;计算量很大,处理的数据量很大,耗时很久,按照水友的说法,需要1-2天。3月底计算时,要查询并计算1月,2月,3月三个月的9kW数据;

2025-11-03 08:16:18 1134

转载 什么样的程序员在35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

第三、要学会跟你的上级即时沟通状态,特别是那种需要相对长期时间完成的任务,尽量在一些关键的点汇报自己的情况,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到哪里,还有什么剩下的,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风险,需不需要帮助等等。我明显感觉到最近这些年,精力,智力,思维,工作能力自从读书考试那会以来又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工作上代码写的得心应手,学习东西快(所以我不知道有些人说三十多的人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理解能力强,刷算法时思维比以前还要敏捷。怎么搞技术,怎么搞为人处事,才能进化成这样的程序员呢?

2025-11-01 20:15:38 434

原创 情绪波动者,能力再强,信任值也会归零(那一次,我TM差点把产品经理Duo了)

1. 技术评审会上,面对leader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专家”,对业务一窍不通,对项目进度等实际情况完全不了解,对我的“务实方案”一顿质疑,一顿“乱喷”…,面对leader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专家”,对业务一窍不通,对项目进度等实际情况完全不了解,对我的“务实方案”一顿质疑,一顿“乱喷”…为了配合大脑,我们的生理也会随之反应(涉及肾上腺素,皮质醇),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以“随时配合”即将到来的“战斗or逃跑”;,主责部门不仅不反思,还抢先发难,说你这里可以改进,那里可以改进,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2025-10-31 08:16:08 1197

转载 拥抱AI,重塑研发(送福利)

其中“AI+工程”线精心策划了三大论坛,涵盖AI基础设施与运维、上下文工程、可信AI安全工程,汇聚了众多AI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前沿成果,包括字节跳动、华为云、京东科技、小红书、JFrog、谐云科技、密瓜智能、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顶尖企业和学术机构,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与技术盛宴。阿里通义:多模态多端GUI智能体Mobile-Agent技术实践与应用。JFrog:统一模型管理,构建高效AI基础设施与运维。贝壳:构建AI原生研发闭环,产研效能Agent实践。

2025-10-30 18:16:35 484

转载 MQ平滑迁移都不会,还做什么架构师?(第108讲,万字收藏)

此时,“新发布-新服务-新订阅”之间会建立TCP连接,消息会转移到新通道(上图实线),“旧服务-旧订阅”之间虽然有TCP连接,但实际不会有消息发送过来(上图虚线)。此时,“新服务-新订阅”之间虽然有TCP连接,但“新发布”没有上线,实际上不会有消息发送过来(上图虚线),消息仍走的是旧MQ(上图实线)。也能实现业务代码与基础组件的解耦,在基础组建替换,或者基础组建升级的时候,业务代码不需要升级。即,业务方需要关心ActiveMQ,如果基础设施升级为RabbitMQ,业务代码需要升级。

2025-10-29 08:15:55 465

转载 为什么产品经理不能一次性确定好需求,总是变更需求?

其实产品经理对变更确实应该控制,但是最终的控制点应该在项目经理那里,因为变更对质量和时间进度的影响他是最清楚的,是否愿意为了获取二期续建机会又或者保持客户关系为了终验顺利推进都需要综合考虑,而不是产品经理决定得了的,至少研发和产品的天然矛盾导致很多信息他是获取不完整的。应对变更的最好办法就是小批量迭代的封版开发,完成后再加新的或者变更的内容,再次之前缩短给客户确认的周期,让他尽快看到最终输出物,降低变更风险,而且过程中多和客户确认,毕竟人都是有脸面的,总不好老打自己脸吧。当然,设计水平也是挺大关系的。

2025-10-28 20:15:58 427

原创 MySQL写缓冲(change buffer)都不会,还做什么架构师?(第107讲,万字收藏)

这两类场景,在写操作进行时(进行后),本来就要进行进行页读取,本来相应页面就要入缓冲池,此时写缓存反倒成了负担,增加了复杂度。),此时就应该直接把相应的页放入缓冲池再进行修改,而不应该再整写缓冲这个幺蛾子。不在缓冲池中,对页进行了写操作,并不会立刻将磁盘页加载到缓冲池,而仅仅记录缓冲变更。画外音:写多读少的业务,才需要调大这个值,读多写少的业务,25%其实也多了。:配置写缓冲的大小,占整个缓冲池的比例,默认值是25%,最大值是50%。画外音:可以看到,40这一页,在真正被读取时,才会被加载到缓冲池中。

2025-10-27 08:16:19 988

转载 乔哈里视窗:你眼中的沈剑是什么样的?(感谢大家的帮助)

通过别人的视角,发现无法通过“自查自省”发掘的不足,从而更全面的剖析自己,改善不足,实现进一步的自我成长。我原来都是在公司组织同事,下属,老板反馈,现在从职场出来了,求助于大家。乔哈里视窗,我之前在直播中介绍过,大家可以deepseek一下。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改善自己的产品。1. 自己眼中的自己(我已经完成);,诚恳收集大家眼中的,欢迎大家反馈。

2025-10-26 12:16:04 460

转载 为什么程序员的工资越来越低了?

大量的学校开设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数学、大数据、AI等课程,也有大量的培训机构造出了海量的程序员,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现状,工资自然也就降低了,你不做有的是人可以做。之前月入20k,现在只能10k,之前我做外包,我是18k,他们外包大概是22-25k拿到手,现在外包,大概只有10-15k,同一家公司。资本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疯狂涌入互联网行业,企业不再大肆扩张,岗位自然收缩,程序员的工资也就失去了上涨的动力。当然也有很多拿高薪的程序员,比如做AI方向的,做图形图像算法和引擎的,Meta也开出了上亿薪资的。

2025-10-25 20:16:00 453

原创 技术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我做了一个统计...)

站在“企业视角”,这是性价比的问题,不是年龄的问题,不是学历的问题,也不是专业的问题。1. 同学:大学毕业时,选择做技术的同学(我是计算机系,大部分大学同学是做技术);1. 我担心害怕,害怕走错路,损失机会成本,我想规避“错误选择带来的损失”;其次,了解了“选项”的概率,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对应技能,为选择该选项打下基础;其一,岗位方向有前途,只有快速增长的岗位,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专家或管理者;无论如何,职业发展的典型路径,确实是非常有必要深度思考的一个问题。3. 职场选择,需要考虑一个核心问题,时间问题。

2025-10-24 08:15:49 1078

转载 不写一行代码,生成一个应用,你真的不想试试吗?(Cursor+MCP,搞起来!)

无论你是对AI开发充满好奇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拥抱新技术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将成为你探索AI世界的理想伴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战案例,手把手地教你使用Cursor和MCP等工具开发智能应用,无需编程经验。为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Cursor和MCP等工具在智能应用开发中的应用,化繁为简,助力零基础读者踏上编程之旅。在过去,将一个想法变为一个可运行的应用程序,需要漫长的学习编码、调试、部署... 可谓是曲折艰难。开发一个网站、一个小游戏、一个微信小程序,甚至一个复杂的智能旅行规划助手,竟这般触手可及。

2025-10-23 08:15:42 449

原创 MySQL缓冲池(buffer pool)都不会,还做什么架构师?(第106讲,万字收藏)

加入“老生代停留时间窗口”策略后,短时间内被大量加载的页,并不会立刻插入新生代头部,而是优先淘汰那些,短期内仅仅访问了一次的页。:配置缓冲池的大小,在内存允许的情况下,DBA往往会建议调大这个参数,越多数据和索引放到内存里,数据库的性能会越好。数据访问,通常都遵循“集中读写”的原则,使用一些数据,大概率会使用附近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如上图,假如管理缓冲池的LRU长度为10,缓冲了页号为1,3,5…继续举例,假如批量数据扫描,有51,52,53,54,55等五个页面将要。

2025-10-22 08:16:17 1067

转载 为什么 45 岁程序员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却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我的总结,在自己职业末尾还有面试和继续工作的机会,一是他们贪念我之前做好的东西,二是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反而是不太重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大多数40岁以上程序员,看着表面上熟悉的技术体系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依赖特定的平台才能发挥作用的。有人问:当“精通各种技术体系”的资历,败给了“45岁”的数字,这究竟是个人的困境,还是整个行业亟待反思的偏见?技术转化商业价值,有个转化率,转化率越高,价值越大。因为精通的绝大部分的技术体系,在失去了平台的支撑后,就如同“在饺子皮上雕花”的能力。

2025-10-21 20:16:06 440

原创 内存管理都不会,还做什么架构师?(第105讲,万字收藏)

2. 在第200s的时候,又有用户查询(get)了这个key,判断已过期,将item所在的chunk释放,返回cache miss;设计目标,诞生背景很重要,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现方案,就如redis的出现,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用,更多功能的缓存服务。,通过free_chunk_list快速找到对应的chunk,如上图所示,与item大小最接近的chunk是128B。拿到一个128B的chunk,去存储一个100B的item,余下的28B不会再被其他的item所使用,即:实际上。的chunk内存单元。

2025-10-20 11:45:57 938

转载 一个AI大会,说不定你会感兴趣?(附:封面提示词)

聚焦大数据和AI,邀请国内众多企业的专家来介绍他们在大模型应用、数据架构迭代方面的话题,内容涵盖汽车制造、金融、保险、电商、软件开发等领域。生活瞬间,韩系美女,丝绸,4K超清,写实风格,温馨,柔和室内光,细腻皮肤。国内比较TOP的AI大会,比较TOP的公司都会参会分享。7. 构建高效AI Infra,赋能应用开发;13. 湖仓一体到智能湖仓,AI数据基础设施;5. 大模型驱动的运营与营销升级;9. AI Ready的数据管理;4. AI 搜索技术探索与应用;3. AI时代数智团队危与机;

2025-10-19 11:46:18 452

转载 为什么程序员害怕改需求?

反正我工期就这么长,也不是在什么大公司,改任何需求都必须加时间,如果不给加时间我就延期,出了问题大不了直接开始推锅,直接哪里改了,要多少工期,一二三四五点,哪里改动了,为什么延期了,一点点拉出来。需求的事情,本来就应该是产品经理在设计前期就决定好的,现在产品做到一半,来说这要改,那要改,不给我加时长我直接拒绝就好了,或者要求后期OTA,我项目期就这么长,你自己看着办。要是产品经理去找老板,就一句话滚刀,滚到老板都没法反驳:同样一件事,我一个月也是做,一个星期也是做,一天也是做。

2025-10-18 20:15:53 430

转载 好久没有直播架构了,今晚播一个!

马上要播了,赶紧的,

2025-10-15 11:50:00 476

原创 MySQL,100亿数据,如何不停服平滑迁移?(第104讲,万字收藏)

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旧库依然对线上提供着服务,库中的数据随时可能变化,这个变化并没有反映到新库中来,于是旧库和新库的数据并不一致,所以不能直接切库,需要将数据追平。,在日志重放的过程中,旧库中又可能有数据发生了变化,导致数据不一致,所以还是不能切库,需要进一步读取日志,追平记录。,将旧库和新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完全一致则符合预期,如果出现步骤二中的极限不一致情况,则以旧库中的数据为准。重放日志,追平数据的过程中,研发一个数据校验的小工具,将旧库和新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直到数据完全一致。

2025-10-15 08:15:46 665

原创 把我放在海报这个位置,有点受不起呀!(免费签名送书)

这不是一场概念空谈,而是一次纯干货的行动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快速的成长。就这么说,但凡搞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上面这些架构模式,你都是逃不开的。,是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提炼专家经验,能够实现高效复用的解决方案。[意]克里斯蒂安.西塞里,Apiumhub联合创始人,架构师。2. 99门票,送99签名书,举办方怎么想的?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分布式系统模式》,可以来。话题:《演进式架构构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经过验证的面向对象设计的经验结晶。《AI时代架构师:技能,经验与发展》

2025-10-14 16:56:19 695

原创 炸了!业界难题,跨库分页的几种常见方案(第103讲,万字收藏)

也可能两个库的数据分布及其不均衡,例如db0的所有数据的time都大于db1的所有数据的time,则可能出现:一个库的第3页数据,就是全局排序后的第3页数据(如上图中粉色部分数据)。3. 服务层得到2页数据,内存排序,取出前100条数据,作为最终的第2页数据,这个全局的第2页数据,一般来说也是每个分库都包含一部分数据(如上图粉色部分);3. 服务层得到2页数据,内存排序,取出前100条数据,作为最终的第一页数据,这个全局的第一页数据,一般来说每个分库都包含一部分数据(如上图粉色部分);

2025-10-13 08:07:27 1308

转载 长期当程序员会失去什么?

那些传统行业,也许一开始的待遇落后,但是长期偏稳定的积累,总能够让他们在40岁以后有个相对体面和保障的基本面,我说的不只是钱,更多是社交关系和被尊敬感和作为人的价值体现。环境是由人构成的,按照这种方式来期待环境,一定会和周围造成冲突,这个时候,程序员往往会拿出查bug的劲面对,找问题找原因,但不管怎么找问题找原因,还是无法跳脱出逻辑的那条路径,所以冲突还在,而且会给人一种直愣的感受。但在规则和逻辑优先的思维方式下,很容易陷入事比人重要的本末倒置的境地,认为做好了事,人的问题也解决了。人的行为方式受认知的。

2025-10-11 20:16:11 436

原创 1亿数据量MySQL,怎么秒级平滑扩容?(第102讲,收藏)

如上图所示,用户库user分布在两个实例上,ip0和ip1,服务层通过用户标识uid取模的方式进行寻库路由,模2余0的访问ip0上的user库,模2余1的访问ip1上的user库。不管哪种方式,reload之后,数据库的实例扩容就完成了,原来是2个数据库实例提供服务,现在变为4个数据库实例提供服务,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在秒级完成。分成n个库后,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要增加到2*n个库,数据库如何扩容,数据能否平滑迁移,能够持续对外提供服务,保证服务的可用性?这个方案实操性很强,曾经在58我们就是这么玩的。

2025-10-10 08:21:09 685

转载 在小公司编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老板挺有钱的,他很沉着,最一开始时这个项目一年半收益很低,我都急了,天天给老板出主意建议他怎样去推广,但老板却不急,让我坚持做好平台,就是慢慢搞,为此我当时跟老板还大干了一仗,然而最后他强制说他是老板,他说了算,话。配送时间是早上10点到晚上20点,所以在睡觉的时候肯定是没人打扰你的,如果出了问题,也不用晚上修,因为晚上没人用,早上9点上班来了修就可以。关于前端,页面都是临时学的,以前根本不会,不过整体来讲还是很简单的,几乎都是vue那一套,数据和视图分离,我对数据的封装也是应用的和后端一样的封装套路。

2025-10-07 20:35:42 450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