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传感器时如何进行分类的?
(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
(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
(3)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进行分类
(5)按传感器的能量变换关系进行分类
(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
(7)按传感器的尺寸大小进行分类
(8)按传感器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2.1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阈值,迟滞,重复性,漂移,精确度。
2.3 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相应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别采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
2.9 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到阶跃函数作用时,在t=0时,输出为10mV;在t=5s时,输出为50mV;在时,输出为10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设:,将变量代入解得:
2.12 设一力传感器可简化为典型的质量-弹簧-阻尼二阶系统,已知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若其阻尼比为0.7,试问用它测量频率为600Hz、400Hz的正弦交变力时,其输出与输入幅值比
和相位差
各为多少?
将变量代入上述公式得:
f=600Hz时,
f=400Hz时,
3.3 引起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原因是什么?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是什么?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主要是由环境温度的改变给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导致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1)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
(2)试件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电阻应变片常用而有效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是电桥补偿法。
3.4 试分析差动测量电路在应变电阻式传感器测量中的好处。
差动测量电路无非线性误差,且电桥电压灵敏度与单笔电阻应变片工作时要翻倍。
3.8 在图3-11 中,设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2. 05, 未受应变时,
。当试件受力F时,电阻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值ε = 800μm/m。试求:
(1)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和电阻相对变化量
;
(2)将电阻应变片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3V,求电桥输出电压及其非线性误差;
(3)如果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何种措施?分析其电桥输出电压及非线性误差的大小。
(1)
(2)
(3)在悬臂梁的正反面对应贴上4个相同的应变片;两个接受拉力应变,两个接受压力应变,形成全桥差动电桥。此时:
18.2 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有何特征?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绝对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类误差称之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时测量过程中许多独立的、微小的、偶然的因素引起的综合结果。引起随机误差的原因有很多,也很难把握,一般无法控制。
18.4 某压力表精度等级为2.5,量程为0~1.5MPa,求:
(1)可能出现的最大满量程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2)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3)测量结果显示为0.7MPa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
(1)
(2)
(3)
18.5 现有精度等级为0.5的的和精度等级为1.0的
的两只温度计,要测量
的温度,采用哪一支更好?
第二支更好。
18.9 某电路的电压数值方程为,当电流
时,测得电压U=50V;当电流
时,测得电压U=80V;当电流
时,测得电压U为120V;试用最小二乘法求两只电阻
的测量值。
多元线性拟合的数学模型可用矩阵表示为:
由最小二乘法可推导出多元线性拟合矩阵方程式的解为:
解得:,
所以。
MATLAB代码如下:(手算是不会手算的)
X=[2,1;3,2;4,3];
Y=[50;80;120];
b=(inv(X'*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