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A(){cout<<"A被构造\n";}
~A(){cout<<"A被析构\n";}
};
class B:public A
{
public:
B(){cout<<"B被构造\n";}
~B(){cout<<"B被析构\n";}
};
int main()
{
A *p=new B;
delete p;
}
运行结果:
A被构造
B被构造
A被析构
Process returned 0 (0x0) execution time : 0.973 s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关键不在于释放内存,而在于析构对象。
C++ new /delete 除了分配内存外,还自动调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new 分配内存后,调用构在函数,构造对象
delete 释放内存后,调用析构函数,析构对象。
当然,如果派生类有指针成员,并在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析构函数中释放内存。
那么,如果父类没有把析构函数声明为虚析构函数,
delete 的时候,由于指针类型是父类,对象类型是子类,
那么只调用了父类的析构函数;析构了,子类中的父类子对象(父类部分);
子类的析构函数没有机会调用,子类部分则没有析构。
由于子类部分没有析构,指针成员分配的内存就不会释放。
这样就会造成内存泄露。
如果是子类部分配了其他资源,并在析构函数中释放,则会造成资源泄露。
可以看出:只有在用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时候虚函数发挥了动态的作用。
析构函数执行时先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其次才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如果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而程序执行时又要通过基类的指针去销毁派生类的动态对象,那么用delete销毁对象时,只调用了基类的析构函数,未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这样会造成销毁对象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