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小麦秸秆型煤的制备
题目类别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班级 学号 专业学院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选题背景
从原始社会开始,能源就为人类活动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量,纵观时代的变迁,只是人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开采着能源,不难看出,人类每一次的文明与发展都与能源息息相关, 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速率也在不断提升。一方面,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已数见不鲜,发生环境污染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人类也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地球的资源究竟还能为后代子孙的生存发展提供多长时间的动力。
由于我国能源形式简单,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的现状也日趋紧张,且煤炭的消耗占所有资源消耗比例前列,2015 年全年消费总量 43.0 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 64.0%。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现状是消耗量大,利用形式太过于单一,且热效率并不高,还存在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现象。因此,发展清洁高效的煤炭利用手段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生物质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据报道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可达到 7 亿多吨的产量,其中一大部分可作为能源利用,但大多数秸秆被当地居民用作民用取暖燃料而直接燃烧,热效率一般只有 10%左右,且不超过 10%。一些地区还有将秸秆就地焚烧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污染。
在众多的洁净煤技术当中,型煤技术属于其中的一种,利用生物质型煤技术,将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与可再生的生物质能结合起来,具有合理利用资源和减轻环境危害的功能。从利用小麦秸秆清洁型煤的角度出发,在减少洁净型煤成本的同时,也对生物质做出了最完整和有价值的应用。以粉煤灰和小麦秸秆为原料,考察小麦秸秆添加量、水添加量、成型压力因素对制备小麦秸秆/粉煤灰型煤抗碎强度,灰分,挥发分固定碳量的影响,对制备的小麦秸秆/粉煤灰型煤的燃烧性能进行测试。通过生物质秸秆代替煤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有害气体 SOx、NOx 及
CO2 的排放量。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现状,降低酸雨污染的程度,生物质型煤在减少原煤使用
的同时,还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秸杆等废弃物直接利用掉,降低了由于焚烧秸杆带
来严重空气质量影响事件发生的频率。另外,将煤炭和各种生物质结合在一起,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在对生物质型煤的开发当中,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生物质型煤的研究起步较早,生物质的研究种类较多,同时与我国的生物质种类也有不同,对于型煤在压制成型之前对原料处理较多;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成型条件对其的影响及使用正交实验硏究其最优的成型比例及条件。为了解决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低和粉煤灰难于成型、成型后燃烬率不高等问题,许多国家对生物质型煤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德国、土耳其等国对糖浆作粘结剂进行了研究;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等国用生物质水解产物作为型煤粘结剂。我国对利用植物纤维和碱法草浆原生黑液、腐植酸钠渣等作复合粘结剂,以及用氢氧化钠处理农作物秸秆制备粘结剂等进行了研究,都很有成效,但近期就进入了瓶颈阶段。
罗菊香[1]等以 NaOH 改性小麦秸秆制备生物质型煤,利用正交试验考查 NaOH 添加量、反应温
小麦秸秆型煤的制备设计(开题报告)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2-24 20:51:4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