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编程高手

 

如何成为编程高手
第一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能熟练地使用某种语言。这就相当于练武中的套路和架式这些表面的东西。

第二阶段
此阶段能精通基于某种平台的接口(例如我们现在常用的Win 32的API函数)以及所对应语言的自身的库函数。到达这个阶段后,也就相当于可以进行真实散打对练了,可以真正地在实践中做些应用。

第三阶段
此阶段能深入地了解某个平台系统的底层,已经具有了初级的内功的能力,也就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

第四阶级
此阶段能直接在平台上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开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说是进入了高层次。这时进入了高级内功的修炼。比如能进行VxD或操作系统的内核的修改。

这时已经不再有语言的束缚,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即使要用自己不会的语言进行开发,也只是简单地熟悉一下,就手到擒来,完全不像是第一阶段的时候学习语言的那种情况。一般来说,从第三阶段过渡到第四阶段是比较困难的。为什么会难呢?这就是因为很多人的思想变不过来。

第五阶级
此阶段就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技术上的问题了,而是能从全局上把握和设计一个比较大的系统体系结构,从内核到外层界面。可以说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到了这个阶段以后,能对市面上的任何软件进行剖析,并能按自己的要求进行设计,就算是MS Word这样的大型软件,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也一定会设计出来。

第六阶级
此阶段也是最高的境界,达到“无招胜有招”。这时候,任何问题就纯粹变成了一个思路的问题,不是用什么代码就能表示的。也就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此时,对于练功的人来说,他已不用再去学什么少林拳,只是在旁看一下少林拳的对战,就能把此拳拿来就用。这就是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这时,Win 32或Linux在你眼里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每一个阶段再向上发展时都要按一定的方法。第一、第二个阶段通过自学就可以完成,只要多用心去研究,耐心地去学习。

要想从第二个阶段过渡到第三个阶段,就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有一个高手带领或公司里有一个好的练手环境。经过二、三年的积累就能达到第三个阶段。但是,有些人到达第三个阶段后,常常就很难有境界上的突破了。他们这时会产生一种观念,认为软件无非如此,认为自己已无所不能。其实,这时如果遇到大的或难些的软件,他们往往还是无从下手。

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程序员都是在第二、三级之间。他们大多都是通过自学成才的,不过这样的程序员一般在软件公司也能独当一面,完成一些软件的模块。

但是,也还有一大堆处在第一阶段的程序员,他们一般就能玩玩VB,做程序时,去找一堆控件集成一个软件。
 

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处在第一阶段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如何成为编程高手...- -

世界上并没有成为高手的捷径,但一些基本原则是可以遵循的。
  1. 扎实的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这些是所有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如果不掌握他们,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程序。据我的观察,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比学其他专业的人更能写出高质量的软件。程序人人都会写,但当你发现写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提高的时候,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要回过头来学学这些最基本的理论。不要一开始就去学OOP,即使你再精通OOP,遇到一些基本算法的时候可能也会束手无策。
  2. 丰富的想象力。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想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试别人从没想过的方法。丰富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除计算机以外,多涉猎其他的学科,比如天文、物理、数学等等。另外,多看科幻电影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3. 最简单的是最好的。这也许是所有科学都遵循的一条准则,如此复杂的质能互换原理在爱因斯坦眼里不过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公式:E=mc2。简单的方法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维护。遇到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最简单的方案,只有简单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复杂的方案。
  4. 不钻牛角尖。当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不妨暂时远离电脑,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轻音乐,和朋友聊聊天。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会去玩游戏,而且是那种极暴力的打斗类游戏,当负责游戏的那部分大脑细胞极度亢奋的时候,负责编程的那部分大脑细胞就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当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那些难题现在竟然可以迎刃而解。
  5. 对答案的渴求。人类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渴求得到答案的过程,即使只能知道答案的一小部分也值得我们去付出。只要你坚定信念,一定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你才会付出精力去探索,即使最后没有得到答案,在过程中你也会学到很多东西。
  6. 多与别人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在一次和别人不经意的谈话中,就可以迸出灵感的火花。多上上网,看看别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7. 良好的编程风格。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代码的缩进编排,变量的命名规则要始终保持一致。大家都知道如何排除代码中错误,却往往忽视了对注释的排错。注释是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你的代码更容易理解,而如果代码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你的思想,就不必再加注释了,如果注释和代码不一致,那就更加糟糕。
  8. 韧性和毅力。这也许是"高手"和一般程序员最大的区别。A good programming is 99% sweat and 1% coffee。高手们并不是天才,他们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磨练出来的。成功能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悦,但过程却是无比的枯燥乏味。你不妨做个测试,找个10000以内的素数表,把它们全都抄下来,然后再检查三遍,如果能够不间断地完成这一工作,你就可以满足这一条。
我考高程
[原创] (写于1999-08-23)
中专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通过了全国三级(B),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还有一个程序员考试,更重要的是程序员考试比全国三级更权威,通过率更低,并且过了中程就相当于助工,过了高程就相当于工程师,多棒呀,于是我知道我要干什么了。
我先报考的是中级程序员水平,程序员考试分上午试题与下午试题,上午试题主要是理论知识,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之类的东西,下午试题是C语言,我看过参考题目,知道这需要的是真本事,是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则没有多大问题,无非是把本书啃上几遍。我先买了几本参考书,开始背理论知识,穿梭于链表、范式之间,虽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觉得还有点心得。为了提高自己的C编程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算法的熟悉,我开始把数据结构上的一些算法试着自己用C来实现一遍,当时用的是TC2.0,一个个的算法凭着自己的理解变成了一个个的程序,检索、排序、链表、队列等等,我觉得自己进入状态了,不过可惜的是,考试的时候下午试题搞得我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才发现自己学的那点皮毛根本不算什么。
中专四年级我没有再报中级程序员,而是直接报了高级程序员水平,因为我觉得上次就是我太轻敌,这次干脆背水一战,来就来大的。上次考试以后,我的C语言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高程上午试题有30%是计算机英语题,为此我还花了一段时间啃了遍《计算机英语》,虽然自己的英语水平差得不行,但在计算机英语方面我还是自认为不错的,看一般的英文技术资料没有问题。
考高程前正值实习,我实习的工作是在一家百货大楼站柜,我自然是难耐“寂寞”,私自跑到一家电脑公司里做打工,但又不能让学校知道,于是每天上午去百货大楼站柜,中午至晚上九点半在电脑公司里打工,可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还报了四门自学考试课程,再加上即将面临的高程考试,我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骑车四十分钟去百货大楼报到上班,中午去电脑公司报到,工作至晚上九点半,然后骑自行车回校。为了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我想了很多的办法。例如站柜的时候,反正没有多少顾客,就在货票的背面默写英文单词,绕着柜台自言自语默记,一有机会就溜到货柜里看《计算机网络》,在电脑公司里我主要是做辅导员,为一些上机的人解决一些问题,空闲的时候就拿出一本《数据结构》,边走边念念有词。晚上骑车回校的时间也不能放过,边骑边回忆一些知识点,为此在这段时间里我撞过一辆公共汽车,摔过一跤,并与一辆迎面过来的三轮车撞个正着,直至在一个明媚的早晨,因为走神闯了红灯,自行车被没收为止。
这段时间过得紧张、刺激、充实,时间被最高效率的利用,自然有努力便有回报,四门自考课程都过了,这可是在以前时间充裕的时候都没有创造过的纪录,更重要的是,高程竟然过了,分数线是上午48,下午48,我上午是59,下午是59。这段日子使我明白了,其实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一定要给自己压力,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了,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这一点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一.◆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程序员有指导意义的好文章〗- -                                      

此人网名为xiaomazhw2001,现在,有篇文章写的不错,对学编程的人有一定的启发,把它转帖如下:
    给大家学习C的一点建议! 220.202.194.11
我始终认为,对一个初学者来说,IT界的技术风潮是不可以追赶的,而且也没有能力去追赶。我时常看见自己的DDMM们把课本扔了,去卖些价格不菲的诸如C#, VB.Net 这样的大部头,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而许多搞不清指针是咋回事的BBS站友眉飞色舞的讨论C#里面可以不用指针等等则让我觉得好笑。C#就象当年的ASP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果许多学校的信息学院成了“Web 学院”。96,97级的不少大学生都去做Web 了。当然我没有任何歧视某一行业的意识。我只是觉得如果他们把追赶这些时髦技术的时间多花一点在基础的课程上应该是可以走得更远的。
 几个误区
 
   初学者对C#风潮的追赶其实也只是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误区之一。我将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现象,你可以按部就班的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认为计算机技术等于编程技术:
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想法,在潜意识中也有这样的冲动。让我奇怪的是,许多信息学院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念头。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编程专业,与编程无关的,或者不太相关的课程他统统都不管,极端的学生只要书上没带“编程”两个字他就不看。
其实编程只是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一种复杂性最低的劳动,这就是为什么IT业最底层的人是程序员(CODER)。计算机技术包括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方面。编程工作只是在这些具体技术在理论研究或者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表达算法的过程。编程的人不一定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就一定很高。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大师级的计算机技术研究者是不懂编程的。网上的炒作和现实中良好的工作待遇把编程这种劳动神秘化了。其实每一个程序员心里都明白,自己这些东西,学的时候并不比其它专业难,所以自然也不会高档到哪里去。
咬文嚼字的孔已己作风:
我见过一本女生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材,这个女生像小学生一样在书上划满了横杠杠,笔记做得满满的,打印出来一定比教材还厚。我不明白的是,像计算机网络原理这样的课程有必要做笔记?我们的应试教育的确害了不少学生,在上《原理》这一类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像学《马列原理》一样逐字背诵记忆。这乃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行为。所谓《原理》,即是需要掌握它为什么这样做,学习why,而不是how(怎样做)。极端认真的学生背下以太网的网线最大长度,数据帧的长度,每个字段的意义,IP报头的格式等等,但是忘了路由的原则,忘了TCP/IP协议设计的宗旨。总之许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却等于什么也没学。
在学习编程的时候这些学生也是这样,他们确切的记得C++语法的各个细节。看完了C++教程后看《Thinking in C++》(确实是好书),《Inside C++》,《C++ reference》,this C++, that C++……,然后是网上各种各样的关于C++语法的奇闻逸事,然后发现自己又忘了C++的一些语法,最后回头继续恶补…。有个师弟就跟我说:“C++ 太难了,学了这里忘了那里,学了继承忘了模板。”我的回答道:“你不去学就容易了”。我并没有教坏他,只是告诉他,死抠C++的语法就和孔已己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毫无意义。你根本不需要对的C++语法太关心,动手编程就是了,有不记得的地方一查MSDN就立马搞定。我有个结论就是,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对程序语法的了解是最微不足道的知识。这是为什么我在为同学用Basic(我以前从没有学过它)写一个小程序的时候,只花了半个小时看了看语法,然后再用半个小时完成了程序,而一个小时后我又完全忘记了Basic 的所有关键字。
不顾基础,盲目追赶时髦技术:
终于点到题目上来了。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够马上跑起来,变成钱。这种想法对一个已经进入职业领域的程序员或者项目经理来说是合理的,而且IT技术进步是如此的快,不跟进就是失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是时间充裕的大中专在校生),这种想法是另人费解的。一个并未进入到行业竞争中来的初学者最大的资本便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学习基础性的东西,学习why 而不是how。时髦的技术往往容易掌握,而且越来越容易掌握,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最大化的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但在IT领域内的现实就是这样,越容易掌握的东西,学习的人越多,而且淘汰得越快。每一次新的技术出来,都有许多初学者跟进,这些初学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而使得自己在跟进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等他学会了,这种技术也快淘汰了。基础的课程,比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等虽然不能让你立马就实现一个linux(这是许多人嘲笑理论课程无用的原因),但它们能够显著的减少你在学习新技术时学习曲线的坡度。而且对于许多关键的技术(比方Win32 SDK 程序的设计,DDK的编程)来说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在大一时我还找不到开机按纽,他已经会写些简单的汇编程序了。我把大二的所有时间花在了汇编,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上,而他则开始学习HTML和VB,并追赶ASP的潮流。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学习SDK编程,时间是漫长的,这时我才能够用VC开发出象模象样的应用程序。我曾一度因为同学的程序已经能够运行而自己还在学习如何创建对话框而懊恼不已,但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和我谈判的公司开出的薪水是他的两倍还多。下面有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假设学习VB编程需要4个月,学习基础课程和VC的程序设计需要1年。那么如果你先学VB,再来学习后者,时间不会减少,还是1年,而反过来,如果先学习后者,再来学VB,也许你只需要1个星期就能学得非常熟练。
几个重要的基础课程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我建议你仔细的掌握下面的知识。我的建议是针对那些希望在IT技术上有所成就的初学者。同时我还列出了一些书目,这些书应该都还可以在书店买到。说实在的,我在读其他人的文章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作者列出一个书单。
大学英语-不要觉得好笑。我极力推荐这门课程是因为没有专业文档的阅读能力是不可想象的。中文的翻译往往在猴年马月才会出来,而现在的许多出版社干脆就直接把E文印刷上去。学习的方法是强迫自己看原版的教材,开始会看不懂,用多了自然熟练。吃得苦下得狠心绝对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品质。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关于体系结构的书遍地都是,而且也大同小异,倒是汇编有一本非常好的书《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黑色封面,杨季文著)。你需要着重学习386后保护模式的程序设计。否则你在学习现代操作系统底层的一些东西的时候会觉得是在看天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我们的开发总是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如果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你在自己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无论如何,操作系统原理是必读的。这就象我们为一个芯片制作外围设备时,芯片基本的工作时序是必需了解的。这一类书也很多,我没有发现哪一本书非常出众。只是觉得在看完了这些书后如果有空就应该看看《Inside Windows 2000》(微软出版社,我看的是E文版的,中文的书名想必是Windows 2000 技术内幕之类吧)。关于学习它的必要性,ZDNET上的另一篇文章已经有过论述。
数据结构和算法-这门课程能够决定一个人程序设计水平的高低,是一门核心课程。我首选的是清华版的(朱战立,刘天时)。很多人喜欢买C++版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C++的语法让算法实现过程变得复杂多了,而且许多老师喜欢用模块这一东西让算法变得更复杂。倒是在学完了C版的书以后再来浏览一下C++的版的书是最好的。
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是越到后来就越发现它的重要,虽然刚开始看时就象看马哲一样不知所云。我的建议是看《实用软件工程》(黄色,清华)。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记条条框框,看不懂就跳过去。在每次自己完成了一个软件设计任务(不管是练习还是工作)以后再来回顾回顾,每次都会有收获。
Windows 程序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Petzold著》我建议任何企图设计Windows 程序的人在学习VC以前仔细的学完它。而且前面的那本《Inside Windows 2000》也最好放到这本书的后面读。在这本书中,没有C++,没有GUI,没有控件。有的就是如何用原始的C语言来完成Windows 程序设计。在学完了它以后,你才会发现VC其实是很容易学的。千万不要在没有看完这本书以前提前学习VC,你最好碰都不要碰。我知道的许多名校甚至都已经用它作为教材进行授课。可见其重要。
上面的几门课程我认为是必学的重要课程(如果你想做Windows 程序员)。
对于其它的课程有这样简单的选择方法:如果你是计算机系的,请学好你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如果不是,请参照计算机系的课程表。如果你发现自己看一本书时无法看下去了,请翻到书的最后,看看它的参考文献,找到它们并学习它们,再回头看这本书。如果一本书的书名中带有“原理”两个字,你一定不要去记忆它其中的细节,你应该以一天至少50页的速度掌握其要领。尽可能多的在计算机上实践一种理论或者算法。
你还可以在CSDN上阅读到许多书评。这些书评能够帮助你决定读什么样的书。
日三省乎己    
每天读的书太多,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定要在每天晚上想想自己学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相关的东西需要掌握,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在一本书上花的时间太长还是不够等等。同时也应该多想想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应用,这样能够让你不是追赶技术潮流而是引领技术潮流。同时,努力使用现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去制作具有一定新意的东西。坚持这样做能够让你真正成为一个软件“研发者”而不仅仅是一个CODER。
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这是对初学者最后的忠告。把每个星期玩CS或者CS的时间压缩到最少,不玩它们是最好的。同时,如果你的ASP技术已经能够来钱,甚至有公司请你兼职的话,这就证明你的天分能够保证你在努力的学习之后取得更好的收益,你应该去做更复杂的东西。眼光放长远一些,这无论是对谁都是适用的。
相信你已经能够决定是否学习C#或者什么时候去学它了。
程序员的四个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代宗师真是体察入微,寥寥数语,道尽了求道者的心路历程,将一个人由浅尝、迷茫到彻悟的过程尽数概括,可谓入木三分。
  IT行业可谓现在的热门行业,程序员也是很多人羡慕的工作。薪水高,不用东跑西颠,敲敲键盘,看看屏幕,一切工作全都搞定,轻松而方便。果真如此吗?不尽然,实际上,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求道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学习,IT行业知识更新之快,常让程序员们有随时掉队的危险,无一日不战战兢兢,不敢稍有懈怠。
  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也可分为四个阶段,初级程序员(菜鸟)、高级程序员(熟练工)、系统程序员(高手)、软件大师(大师),其作品也经历四种境界:
  · 可以运行的程序
  · 健壮、高效的程序
  · 结构优美的程序
  · 思想深邃的程序
  程序员的必经第一个阶段都是编写可以运行的程序。很多人的编程生涯是从“Hello World”开始,当第一次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将源文件编辑完后,编译、连接、运行,在屏幕上显示出“Hello World”时,心中的激动一点也不亚于阿里巴巴打开了宝库的大门。初级程序员的目标一般是让程序能运行起来,他们迷惑于库函数的众多,不知道该用那一个,他们还要学习基本的语法,以使程序编译通过。初级程序员一般不会考虑设计模式、软件结构等问题。记得本人编写的第一个较大的程序是本人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一个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开发工具为Turbo C,在DOS下开发(那个时候Windows还不太流行,怎么样,年代够久远吧),整个软件大约7000行代码,在当时已经能干不少事,在DOS下也能显示不少花里胡哨的图形界面,支持中文,支持鼠标操作(那时候在DOS下需要自己处理鼠标事件中断),当时还颇受好评。可是今天再重新温习过去的作品,真有点掺不忍睹,整个软件毫无结构可言,一共分成两个源文件还是由于编译器不支持一个太大的源文件而被迫分开,整个系统就是源代码的简单堆砌。相信每个程序员都需要经历这个阶段,它是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开始,没有捷径可以跨越,只有不断的实践、学习和总结。
  第二阶段的程序员已积累了不少的编程经验,语法和库函数不再是障碍,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程序正确运行、功能实现无误。他们需要了解程序背后发生的事情,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调度机制,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组织等;了解开发工具的细节,如C的函数调用机制,参数的传送机制、堆栈的建立过程等;了解C++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性背后的机制,虚函数实现机理等。他们不仅知道程序应该如何运行,还知道它为什么这样运行,能编写高效、鲁棒的程序。
  第三阶段的程序员能构建结构优美的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是系统程序员考虑的重点,结构优美的软件系统同一栋完美的建筑群一样,每个部分各司其职,搭配合理。本人一直认为,一个好的软件系统应当具有美学特征,如简洁、和谐、层次感等,一个好的软件系统应当是简洁的,易于理解的;应当是和谐的,每个部分高内聚、低耦合,既分工又合作;应当是层次分明,易于维护和移植。所以,本人建议那些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的程序员,当你设计完一个系统后,需要问问自己:"它美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建议你需要重新考虑系统的设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最后一级也许是每个程序员梦想达到的顶峰,程序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大师们改变世界的魔杖,从C到C++,再到COM和COBRA,再到XML和WEB SERVICES,每次改变,不是软件语法和开发工具的升级,而是用软件构建现实世界模型的改变,是一种软件思想的革命,软件具有了灵魂和智能。如果没有理解这一点,认为C++只是更好的C,COM只是更好的C++话,你就没有了解它们的精髓和思想性。
 
 
程序员的七宗"罪"
  虽然软件工程的思想已被绝大部分程序员所接受,但要将这种思想转化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种种自觉行为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如很多程序员缺乏专业化的训练,重技巧,轻规范,包括一些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也存在这种问题;再如很多公司只注重软件产品的开发结果,不注重开发过程,客观上也影响了程序员的目标取向。如此种种,使很多中国的软件公司难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展壮大也就无从谈起。程序员们作为软件产品的创造者,当然也难辞其咎。
   下面所列不过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诸多问题中的其中几个,也许你不会犯这样的错,我还是引用一句老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宗罪:以偏概全
  大家都知道,在对一种产品决定立项开发前,都需要进行产品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而其中的市场分析至关重要,其实市场分析无外乎三点,一是要开发的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二是公司有能力获取这份市场,三是公司能从产品中获益(不一定是指赚钱,如公司战略利益等)。看似简单的几点,想要完全弄清楚决非易事,所以很多产品的市场分析容易“以偏概全”,如通过个别用户的特定要求或报刊杂志的片面报道将产品市场无限扩大(分析人员自己想象的),技术驱动而忽略用户需求和成本(如铱星计划)等,至使产品开发完后没有预期的市场效果。想要全面而准确地的进行产品的市场分析确实是很不容易,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理性的分析思考,不能靠撞大运。
二宗罪:画猫成虎
  大家也许有这样的经历,产品开发完毕交付用户使用后,用户总是不满意,如不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功能设置不合理等。所以产品的需求分析是如此重要,没有正确的需求,软件开发得再好,技术再先进,也不过是当摆设的花瓶。程序员们,尤其是系统分析员容易犯的第二宗罪就是“画猫成虎”,曲解了用户的要求。一份好的需求分析不是简单地将用户的每个具体的需求点记录下来,而是要洞察用户每个具体要求背后的动机,将分散的需求点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需求并“超越需求”。一个好的系统分析员不仅是一位软件专家,还要是一个出色的领域知识专家和沟通者。
三宗罪:好大喜功
  项目延期好象是软件开发一个必经的步骤。项目经理在制定开发计划时,往往过于乐观,每个开发阶段都按最乐观的估计来计算开发时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软件开发的特殊性和不可预见性,程序员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小的BUG可能要耽误很长的时间,使开发进行不下去。所以项目经理切忌“好大喜功”,因为项目的不断延期会打击项目成员的信心和士气,久而久之,会使大家产生一种惯性:项目延期是正常的。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罪项目经理们,因为在国内,很多项目计划都是采用倒排序的方法,即先确定产品交付的时间表,再依次倒推测试、实现、设计和分析所需的时间,而整个开发的时间往往是那些从没实际开发过产品的领导来拍脑袋决定的。
四宗罪:只顾眼前
  即便是最优秀的系统分析员也不能保证所提供的软件系统需求不会变化,所以软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能仅仅"只顾眼前"的需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可预见的未来需求,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对于一个大型、复杂、长生命周期的软件系统来说至关重要。打个比方理解一下软件的可扩展性,给一个10岁的孩子做一条裤子(需求),你不能将裤子的长度裁减得刚刚与孩子的身高合适(设计/实现),因为孩子长身体很快,到他11岁时裤子已经短了(需求变化),有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将短了的裤子丢弃,重做一条(重新开发系统),但成本很高;二是将在裤腿上接上一段接着穿,但不美观且不宜操作(维护成本高)。而最恰当的做法是将裤子裁减得稍长过现在的要求,将长的部分反缝在裤腿里,等孩子长高后,拆线将原来长的部分放下一点就可以了(扩展方便),既方便又不失美观。可见,可扩展性并非软件系统专利,裁缝们早已理解了这一点并付与实践。
五宗罪:得过且过
  软件设计需要通过软件实现成为最终的产品,优秀的设计需要靠一行一行的代码体现,而有些程序员对软件实现的态度是,最小满足原则,“得过且过”,对于系统的容错性,安全性,效率考虑甚少,满足基本功能即可,没有持续改进的态度和精神。
六宗罪:自我安慰
  产品实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公司内部需要测试验证,严格的测试对于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是必须的,而出于时间、资金等缘故,很多软件产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就已交付给用户使用,程序员们总是善于"自我安慰":应该没问题吧。"想当然"不能消除缺陷,只有测试再测试才是科学的精神。
七宗罪:敝帚自珍
  技术总是向前发展的,不要过于“敝帚自珍”,抱着原有的东西不肯放弃,软件产品也有生命周期,该终结时要毫不犹豫。
 
 
程序员的七种武器
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爆炸式的发展速度使信息技术迅速覆盖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程序员们是这场信息化浪潮的见证者之一,更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时代赋予每个程序员的机会和责任。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则是一个要求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不能固步自封。本人在工作期间曾看见过很多程序员只要有闲暇时间就浏览一些没有太大作用的网页,在网上聊天,打游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十分不可取。而另外一种情况是,IT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很多程序员眼花缭乱,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从何学起,今天看看这个,明天学学那个,贪多不熟。
虽然IT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多技术都是有规律可循,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还很通用,可以举一反三。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向那些刚刚踏入IT行业的新程序员们或正在迷茫的程序员们推荐程序员必须掌握的七种武器,有了这七种武器,虽不敢说笑傲江湖,但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还是可以的。
第一种武器:开发工具
至少熟练掌握两到三种开发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员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我重点推荐的开发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开发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统级的软件还是用C/C++编写。而JAVA的跨平台和与WEB很好的结合是JAVA的优势所在,而本人对SUN公司的“网络即计算机”的概念相当欣赏,并相信JAVA即其相关的技术集JAVA One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开发工具之一。其次,如果能掌握一种简便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 Builder,则更好,这些开发工具减小了开发难度,并能够强化程序员对象模型的概念。另外,需要掌握基本的脚本语言,如shell,perl等,至少能读懂这些脚本代码。
第二种武器:数据库
为什么数据库是如此重要?很多应用程序都是以数据库的数据为中心,而数据库的产品也有不少,其中关系型数据库仍是主流形式,所以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一两种数据库,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关键元素要非常清楚,要熟练掌握SQL的基本语法。虽然很多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但SQL是基础,是通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商业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免费的数据库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mySQL, Postgres等。
第三种武器:操作系统
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Unix,熟练地使用这些操作系统是必须的,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编程高手,需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统,了解它的内存管理机制、进程/线程调度、信号、内核对象、系统调用、协议栈实现等。Linux作为开发源码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Linux几乎具备了所有现代操作系统的特征。虽然Windows系统的内核实现机制的资料较少,但通过互联网还是能获取不少资料。只有对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后,你会发现自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种武器:网络协议TCP/IP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您还没有对互联网的支撑协议TCP/IP协议栈有很好的掌握,就需要迅速补上这一课,网络技术已改变了软件运行的模式,从最早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到今天的WEB Services,再到未来的网格计算,这一切都离不开以TCP/IP协议栈为基础的网络协议支持,所以,深入掌握TCP/IP协议是非常必要的。至少,你需要了解ISO七层协议模型,IP/UDP/TCP/HTTP等常用协议的原理和三次握手机制。
第五种武器:DCOM/CORBA/XML/WEB Services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与网络的无缝结合是必然趋势,软件系统的位置无关性是未来计算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DCOM/CORBA是当前两大主流的分布计算的中间件平台,DCOM是微软COM(组件对象模型)的扩展,而CORBA是OMG支持的规范。程序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利用商业的开发平台来开发软件,而是要理解这些技术的初衷,即为什么需要这项技术,如果你能理解了这一点,再回头看这些技术的具体实现,就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XML/WebServices重要性不言而喻,XML以其结构化的表示方法和超强的表达能力被喻为互联网上的“世界语”,是分布计算的基石之一。
第六种武器:软件工程与CMM
现代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工程化的开发控制取代个人英雄主义,成为软件系统成功的保证,一个编程高手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是将出色的编程能力和开发技巧同严格的软件工程思想有机结合,编程只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其中一环,优秀的程序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基本技能,如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结构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一句话可以概括我的看法:“创意无限,流程保证”。
第七种武器:强烈的好奇心
什么才是一个程序员的终极武器呢,那就是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精神。没有比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精神更好的武器了,它是程序员们永攀高峰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程序员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与所有的程序员共勉。希望知识、经验能共分享,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添自己的一份力。

附:给编程爱好者的忠告
  近来有不少人问我是学Vb好还是学C好,还有人问Vc和C++Builder哪个更好,还有人说只要是面向对象的就是好的所以C++和Java最有前途。以我从事计算机教育多年的经验我要告诉这些编程爱好者,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学会一门所谓的最先进的编程语言(事实上不存在最优),而忽视了编程思想和基础知识无疑是犯了学习编程的大忌。
  就拿面向对象来说,人们一提到它就赞不绝口,然而又有多少人领会到什么是面向对象的思想,我想如果没有真正做过大项目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其优越性的,这不是通过学习C++或Java就能掌握的。我的意思是编程注重的是想法而不是语言,这就是计算机专业要开设“算法分析”和“数据结构”的原因,如果一头钻到某一门语言中无疑于作茧自缚,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打一个不好的比方一个程序员的工作性质和民工没什么两样只是在垒砖头,而真正的计算机人才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工程师。
  现在国外的一些优秀的计算机著作的都是一些从事如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专家,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学过计算机,没有被某些传统的观点所束缚,从宏观上来看待问题,反而在思想上有所突破,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历程
来源:PCPP.CN 点击数:122 更新时间:2006-2-17 责任编辑:^A^无谓自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收藏到: 娱乐ViVi 新浪ViVi 博采中心 和讯 天极网摘 Poco 365Key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写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已有小成了,等写完我会全部公开,希望能够为国内IT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最近看到很多学生朋友和我当年一样没有方向 ,所以把我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希望能给刚如行的朋友们一点点帮助。 一转眼我在IT行业学习工作已经七年多了,这期间我做过网页,写过MIS、数据库,应用程序,做过通信软件、硬件驱动、协议栈,到现在做操作系统内核和IC相关开发,这中间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不少苦。
  我上的是一个三流的高校,就连同一个城市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因为学校不好也就没有指望能靠学校名气找一个好工作。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一开学前的假期我就开始了学习,记得我买的第一本书是《计算机基础DOS3.0》,大家别吓着了,其实当时已经普及了DOS6.22了,只是我在书店里看到了DOS4.0,5.0,6.0的书,以为像英语那样是第四、五、六册,记得当时到处找DOS1.0,现在想想也幸好我没有找到:)开学前我学完了PASCAL,那时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人可以请教,我连程序是什么的概念都没有, 只好死记硬背代码,然后拿纸写,我一直到大三才有了一台486,在这之前用纸写了多少程序我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最长的一个我拿A4大小的草稿纸写了30多页,我的C语言、C++ 、VC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入门的。所以说条件是可以克服的,希望我的经历多少给条件艰苦的同学们一点信心。第一次上机是在我姐夫的机房,我的心情激动的无与伦比,但是一上机我立刻傻了眼,他们用的是英文版的Win3.1,我的那点DOS知识都见了鬼,上机提心吊胆的一阵瞎摸,一不小心把Word弄成了全屏,怎么都还不了原,当时真是心急如焚,我以为机器被我弄坏了。第一个C语言程序,就是那个经典的HelloWorld,我调了几个星期,上机机会非常少,也没有书告诉我开发环境(TC2.0)需要设置,而且开始我都不知道有编译器,我甚至自作聪明把写好的程序扩展名从.c改成.exe,结果可想而知。大一学完了C、X86的汇编、数据结构、C++。由于精力都花在自学上了,大一下四门课挂了彩,三类学校就是这点好,挂上一二十门也照样毕业。不过扯远点说,我那么刻苦都及不了格,可见我们国家的计算机教育有多死板。
  大二准备学VC和BC,当时难以取舍,后来选了VC,不为别的,只为书店里两本书,VC 那本便宜6块钱。我的努力在班上无人能及,学的日夜不分,大三有了计算机后更是如此, 很多次父亲半夜教训我说我不要命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基础差,记忆又不行,条件也不好 ,所以觉得只有多花点时间才能赶上别人。居然后来有许多朋友说我有学计算机的天赋, 让我哭笑不得。我用的是486,16M内存,1G硬盘,当时同学们的配置都是P166MMX,我安装 一个Windows NT4.0需要一个通宵,编译一个BC5.0向导生成的程序需要近两个小时,我的显示器是个二手的,辐射非常大,开机屏幕冒火花,看起来很酷的:),有一次程序写的太久,觉得怎么白色的编辑器背景变成了紫色,以为显示器坏了,后来才发现眼睛不行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到今天我的视力还能保持1.5,真是个奇迹。但是就是那台破机器陪伴了我两年,让我学会了VC、Delphi、SQLServer等。后来那台机器给我阿姨打字用,据她说一天她正打的开心,一股青烟夹着火苗从显示器钻出来,之后它才寿终正寝。
 

  大三假期找了个机会在一个计算机研究所实习,与其说实习不如说是做义工,工作了两个月一分钱没有拿。但是这两个月对我的发展帮助很大,让我早一步了解了社会,刚去的时候我当然是一窍不通,在那里我熟悉了网络,学会了Delphi和Oracle。由于工作很认真, 得到了比较好的评价,在一位长者的引荐下,我开始和他们一起做项目,这使我在大三大四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大四又找了两家MIS公司兼职,虽然钱不多,但是在学生期间有1000多的收入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终于用自己赚的钱把计算机换了。大四下开始找工作,这时我的工作经验已经比较多(当然现在想想非常幼稚),开始听父母的想去那个研究所, 实习过那个部门也希望我能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不了了之,这种单位就是比较官僚 ,我一气之下就到了我兼职的一个公司做MIS的TeamLeader。在大三到毕业一年的时间,做过了各种MIS,从煤气、烟厂、公安、铁路、饮食到高校,什么有钱做什么,工作也很辛苦 ,经常加班和熬通宵,从跟客户谈需求到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都要上。那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不错,现在想想真是很肤浅。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很容易被误导,各种开发工具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觉得很受 公司器重,但这样工作永远是一个低层次的开发者。不要跟我说什么系统分析有多么多么重要,多么多么难。你以为自己跟用户谈需求做设计就是系统分析和设计了吗,国内又有几个公司能够做的很到位很规范?我是ISO9000内审员,也在Rational公司受过多次培训,拿了4个证书,还有一个公司让我去做CMM。这些我听过很多,但是很多事情到国内就变了性质,一个公司不是通过了ISO9000或者CMM就能规范了,我现在在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外企工作,里面的管理不是一般国内企业能及的。作为一个毕业不久以前没有步入过社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UML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人本身的思想,不是说你熟悉了C++、Rose就能够做出好的设计,相反如果你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你可以用C写出比别人用C++更加模块化的程序。
  话说远一些,国内软件开发行业有一个怪圈,很多人觉得VC > Delphi > VB,真是很搞笑。这几个软件我都做过开发,说白了他们都是工具,应该根据应用的需要选择采用哪个,而不是觉得哪个上层次。如果你因为用某个开发工具很有面子而选择的话,只能说明你很浅薄。如果说层次,那么这些工具都不上层次,因为它们用来用去都是一些系统的API,微软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记住他们多少个API或者多少个类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你永远只是他们的客户,他们看重的是你口袋里的银子。我也做过系统内核,我也封装过很多API,同样我也不会看重那些使用这些API做二次开发的客户,除非他能够作出自己独到的设计。
  至于有人认为C++ > C那更是让人笑掉大牙,不妨你去打听一下,现在有几个操作系统内核是用C++写的,又有几个实时系统用的是C++,当然我也不是说C++不好,但是目前的内核和实时系统中C++还无法与C匹敌,至于说C++适合做应用系统的开发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在于你用什么工具和语言,而在于你干什么工作。你的设计体现了你的技术层次。
  这样干了一年我觉得非常苦闷,做的大多数都是熟练工种的活,个人技术上没有太多 的提高也看不到方向。所以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去上海,寻求更好的发展,并且打算放弃我以前的MIS转到通信行业。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我女朋友,我们是在来上海前半年认识的,她大四在我公司实习,公司派她给我写文档,我们的感情发展的很快。她告诉我很多事情,她家原本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暴发户,她母亲爱打牌,输掉了几百万,还欠了很多债,她有男朋友,但是她对他没有感情,只因为他给了她母亲两万多块钱,后来还强迫她写了四万块的借条,她男朋友背叛过她并且不止一次打她,现在逼她结婚不然就要她还钱。这人居然还是一个高校的老师!她母亲把父亲给她的学费花了,因为拖欠学费她没有办法拿到毕业证。她母亲现在有病需要钱,我拿出了自己的一点积蓄并且跟朋友们接了一些,替她交了学费并给她母亲看 病(后来才知道看病的钱又不知所终,就连她母亲是不是有病我都不知道,但她也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我家知道了一些事情,坚决反对我和她在一起,她原来的男朋友也极力破坏。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早一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并且瞒着我们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准备了4000块钱,她仅有的几百块钱也被她母亲要去了,我买了三张票,一张是中午的,两张是晚上的,中午我的家人把我送上船,他们一离开我就下了船,我和她乘坐晚上的船离开了这个我和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城市,带走的只是一身债务。没有来过上海的我们两个性倔强,都不愿意去麻烦同学和朋友。来到上海是傍晚6点半,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我们找了一个20块钱的旅馆,这个房间连窗户都没有,7月份的天气酷热难耐,房间里非常闷热。第二天我们开始租房子,因为身上的钱不多,我们基本都是步行,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不知道在浦东转了多少圈后找到了一个400块的房子,但是我们都不了解上海是付三压一,还要付半个月的中介费,买了一些锅碗瓢盆后,我们身上只有800块钱了,工作都还没有着落,这800块钱要支持到我们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为了省钱我们自己做饭,每天买菜只花两块钱,她非常喜欢吃(也可能她在大学经常挨饿的愿意),看到她现在这样省吃俭用我真的很不忍心。她以前的男朋友也没有放过她,经常打电话来骚扰,并且来上海看她,还说了不少恐吓她的话,她过于善良,说他以前毕竟帮助过她,叫我不要与他一般见识。以后的每天在家就是苦等面试通知,原本我想迅速找一家MIS公司解决眼前的困难,但是她坚持让我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家通信公司,4000块的工资虽然赶不上MIS公司给我开出的价位,但也够在上海生存。她也找到了工作,第一天上班她哭了,这是她来上海第一次流泪,我心里很难受也很感动。
  由于是全新的行业,我把自己降到了零点,我学的VC、Delphi、数据库派不上用场, 摆在我面前的是嵌入式、协议、信令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我知道我没有退路,于是拼命的学习,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应届毕业生一样,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半年过去我终于熟悉了工作,并且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薪水也加了一级。后面的日子里我们省吃俭用,把欠朋友的1万多块钱还了,日子终于上了正轨。这时女朋友告诉我她想考研究生,我也很支持,于是她辞职在家备考。
  另外,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ProjectManager,他原来是一个大通信公司的产品经理, 对人非常和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他也给了我许许多多无私的帮助。在工作上他给我充分的空间和信任。记得公司安排我维护一个接入服务器软件,由于代码量不算太小(5万行),资料和文档都不齐全,我维护起来非常吃力,所以想重新把它做一遍, 公司领导不太支持,可能觉得工作量太大,但是他极力支持我,私下里他让我放手去做, 我的维护工作他挤时间做。在他的支持下,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接入服务器的软件,并且实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TCP/IP协议栈。在这里我学会了嵌入式系统设计、驱动开发、TCP/IP和很多通信的知识,我花了一年时间终于使自己从MIS开发转到了通信行业,并且站稳了脚跟。我的开发大量是对硬件的直接操作,不再受微软的操作系统,VC、Delhpi这些开发工具的约束,我终于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我做事情喜欢追根问底,随着开发的深入,软件开发与硬件联系越来越紧密,硬件知 识的匮乏又对我的发展产生了障碍,而且芯片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这对做系统级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一个新产品出来,第一道利润(也往往是最丰厚的利润)常常都被IC公司如Intel、Motorola赚去了,国内的厂商只能喝点汤。所以我决心解决自己的硬件技术障碍,并打算离开通信行业,进入IC设计相关领域。
  当然我明白如果我对硬件了解的非常少,没有哪家IC公司会仁慈到招我这样一个一窍不通的人来培训。所以我必须努力打好基础,学一些相关知识为以后做准备。就像我开始从MIS转到通信一样,我看过大量通信方面的书,并且给一个ISP做过RADIUS计费分拣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通信公司才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在的通信公司是做系统设计的,有不少PCB Layout硬件人员,平常我就注意向他们学习,由于我做的是软件,在公司看硬件资料不好意思,所以开始只好在家看,刚来上海工作我连续一年都在加班,后来不加了,因为我要挤出时间学习,通常我12点左右睡,第二天5点半起,我上班比较早,地铁上如果人不多我也用来看书。学习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实在不懂的问题就积累起来问硬件人员,他们的帮助使我学习进度快了很多,因为在没有人点拨的情况下自学,我的一半时间是花在解决疑难问题上,但这种问题经常是别人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我非常庆幸我有这样的学习环境。在后面的一年里,我学会了看硬件原理图,学会了简单的硬件设计(模拟电路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事情就是这样的,当你安安份份做软件,别人永远认为你是软件开发人员,在你开始学习硬件时别人未必会认同,有位中兴通讯的朋友还对我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学完。我也明白这一点,但我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当你熟悉硬件后大家又会觉得你好像原本就是软硬件都懂的,同事们也都习以为常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把硬件资料堂堂正正的拿到公司看,没有人再大惊小怪了。 让我比较自豪的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个IAD(软交换的终端设备)系统方案,包含软硬件的选型、设计等内容,这个方案得到了公司和同事们的认同,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当我的硬件有了一定的进步后,我的软件设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我做的接入服务器CPU是Motorola PowerPC860,熟悉的朋友都知道860 QMC与软件的批量数据传输通常采用BD表的方式,硬件人员做驱动的时候习惯采用固定BD表,每接收或发送数据都将数据从BD表拷贝到用户Buffer,或从用户Buffer拷贝到BD表,由于理解的比较深入,我自己重新实现了这个过程,采用动态BD表的方式,驱动从一个网口接收数据,提交给我的软件进行三层交换,直至从另外的接口发送出去,没有进行一次拷贝。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性能,使系统的指标接近理论值。软硬件的结合使我的设计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写的这个操作系统,编译后我把程序反编译成汇编,找出其中不优化的代码,然后在C程序中进行调整。举个例子,很多CPU没有专门的乘法指令,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种CPU上进行一个乘法操作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指令周期, 有的朋友会说这个我知道,我会尽量避免采用×号,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你知道
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操作是怎么实现的吗?仔细看看反汇编的代码你就会明白,同样是通过下标的定位操作,C编译器会有时候会产生位移指令,但有时候会用乘法实现,两者效率往往是天壤之别,所以明白这些问题你才能将系统性能提升到极致。一些问题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共同探讨。
  话说远一点,我由衷的希望在软件上做的比较深入的朋友们有机会学学硬件以及其它 相关知识,尤其是做底层开发和嵌入式设计的。这对软件技术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否则很多事情你只知道该这样但不会明白为什么该这样。我这个观点在我现在的IC公司Project Manager那里也得到了验证。他告诉我们公司现在的802.11芯片产品的软件经理原本是做该芯片硬件设计的,某某某原本是做软件的,现在在做IC,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国内这样的风气不是非常流行。
  我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只有当我干好本职工作后,我才会学习与工作关系不 大的技术,这样公司的上司才不至于反感,在入门阶段的问题我通常不去问那些资深人士 ,而是问一些资历比较浅的朋友,比如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会跟你详细的讲解,而资深人士通常觉得你的问题太简单,所以回答的也很简单,我又不好意思多问。等技术上了一定的层次后我才会问他们,他们也能给你比较深入的回答。另外,有些朋友说我机会比较好,他们也希望能从事新的工作可惜没有机会,我听了只有苦笑,我的机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我没有出生在什么IT世家:)也没有谁一路提拔我,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母亲去世比较早,我的后母(我叫她阿姨)看着我努力过来的,一次她看我大年30还在写程序,她说像我这样努力木头都能学出来。
  我的最终目的是IC而不是PCB,所以我下一步的准备开始学习IC设计的知识。公司的同事没有懂IC设计的,后面的路又要靠自己了,我买了不少相关的书,在网上也查了很多的资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VHDL,并且用软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设计和仿真(没有设计ASIC,只是针对FPGA),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IC设计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明白了这条路的艰辛。这个时候我已经做好了跳槽的准备,我向一家业界又一定知名度的IC设计公司投了简历,并通过了漫长的面试(4个多小时)。其他的一切我都比较满意,唯独薪资差强人意,我也明白原因,因为我是这个行业的新人,我没有经验,我再一次将自己清零了。公司老板问我6000多一个月能不能接受,我知道他也是照章办事。想想我通信行业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年薪10万以上,月薪过万的也比比皆是,朋友们也帮我介绍了不少待遇不错的公司,我该怎么选择,当时我很犹豫,我热爱我的事业,我向往我的追求, 但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需要养家糊口,我也想早一点买房买车。生活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爱因斯坦在63岁时说过“一个人没有在30岁以前达成科学上的最大成就,那他永远都不会有。”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震动,我马上就26岁了,离30只有四年时间,我必须抓紧这几年宝贵的时间,努力达到我技术上的最高峰。为了这个理想,为了能离自己的梦更近一些,我选择了这家IC公司,我明白自己的薪资和公司刚进来的硕士研究生相差无几, 但为了今后的发展只能忍受,一切又得重新开始。换行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尤其从一个春风得意的位置换到一个陌生的岗位,感觉象从温暖的被子里钻出来跳进冰水中,让人难以接受。在原来那家通信公司,我是唯一两年时间涨了五次工资的员工,公司和同事都给了我极大的认可,工作上也常常被委以重任。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在新的公司我只是一个新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我过去的成绩。我决定重新开始,我把自己看作新毕业的学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认可。进入新的行业是非常痛苦的,我告诉自己必须忍受这一切,虽然外面有很多诱惑,但是既然作出了选择我就不允许自己轻易放弃。
 
  我现在已经在这家新公司上了一个多月的班,开始非常艰难,现在慢慢适应了。第一 个月结束时,Team Leader找我谈话,说我是新进员工中最优秀的一个,我心里很欣慰,这也算对我努力的一个肯定吧。在这里还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每次在我动摇的时候她都在鼓励我,让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刚来上海是她让我不要勉强去做MIS,这次也是她让我顶住了月薪过万的诱惑,没有她我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现在的公司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CPU、DSP和其它芯片,在这里我能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我们的设计开发不再完全依赖别人的硬件和系统,这让我很开心。我打算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全力学习新的知识,实现我的理想。
  在后面的两年里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
  一.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上得到公司和同事们的认同;
  二.努力学习IC硬件设计知识,多向同事请教,并利用一切机会多实践;
  三.实现我的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完成TCP/IP协议栈模块,并免费发布源代码;
  四.和我女朋友结婚并买一套小房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明白事业是可以重来的,但是珍贵的感情很难失而复得。
  在这里提一下我现在开发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实时嵌入式系统,目前支持以下特性:
  a.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和基于优先级调度,最多64个优先级;
  b.抢占式实时内核;
  c.为了便于移植,主体用标准C实现;
  d.汇编代码非常少,不到100行;
  e.支持任务管理,各任务有独立的堆栈;
  f. 进程同步和通信目前完成了Semaphore,Message Queue正在调试;
  g.实现了定时系统调用;
  h.可以在windows上仿真调试
  我还打算下一步实现优先级反转保护,Event Flag,Data Pipe,内存管理(以前实现过)、驱动接口等。 在这之后我还会努力完善它,比如加入文件系统,协议栈、调试接口等。希望朋友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不胜感激!
  后记:
  就像有的朋友说的,我的经历或许会给一些朋友产生误导,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 我来上海以前学习过于拼命,常常晚上只睡3个多小时,我身高1米71,那时只有108斤(我现在130多),家人也说我这样拼命活不过60岁,但是当时的我太固执,我对他们说只要能实现理想活50岁我就够了。那时的拼命使我的身体受到了影响,有一次早上突然腰肌剧痛难忍,痛的我倒在床上站不起来。虽然我现在已经比较注意,但有时候还会隐隐作痛。后来在女朋友说服了我,来上海以后我不再如此。我经常引用父亲的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且我也发现拼命不是办法,我可以熬一两个通宵,最多的一次我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但是我半个月都没有恢复过来,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学习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像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现在非常注意调整学习和工作的强度,我要保证每天尽量有相对充沛的精力,一些年轻的朋友觉得自己也应该拼命努力,这让我多少有些担心,如果我的故事能让你在学习工作上多一点兴趣,我会感到很开心,但如果误导了某些朋友,让你做一些不值得的付出,我会感到很内疚。
  技术没有贵贱之分,我以前换行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致,而不是对哪个行业有什么偏见。我希望我的经历不要给朋友一个错误的导向,觉得我始终向更高的技术发展。其实各行各业做到顶尖都是很困难的。话又说回来虽然技术没有贵贱,但是门槛是有高低的, 无论如何,做IC的门槛要比做网页的高,这一点无可否认。国家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个人奋发向上的想法还是应该有的,努力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上做的更好,而不应该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我是一个自己觉得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许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 :)。我的故事中很多的曲折和错误都是由我的缺点造成的,希望大家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我的经历,不要被我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我学习有些随心所欲,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也大大阻碍的我的发展。记得我小时候成绩比较出色,但是后来学习严重偏科,导致我中学成绩一再滑坡,也没有考上什么好的学校,小时候的一个朋友,当时的成绩和我相仿,但是没有我这个缺点,她上了清华,后来在去了美国深造,在一个著名导师手下研究理论科学,这未尝不是一条更好的出路。另外我的学习方法也是在不断改善中的,过去 的学习过于讲究数量和时间,那样学习既苦而已效率不高,现在我非常注意学习的效率和技巧,这样才是学习的捷径(当然不是指投机取巧),比如说学一相对陌生的技术,如果有条件,不妨问一问有经验的人,不需要问很多,往往他不经意的几句话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甚至超过你看一个星期的书。带着这样的思想再去学习你会节省很多时间,这样何乐不为呢?这些年中我学了不少的东西,由于开始非常盲目,所以学的东西杂乱无章,现在回想起来让我啼笑皆非,我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必要深入了解的知识上,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很多朋友很我一样都背过五笔字形,的确它是个不错的输入法,但是对一个研发人员它绝对不值得你去背,你的时间应该花在有价值的地方。我这样的事情还做过很多,我背过CCED、WPS的命令和快捷键,在dBase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后我还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它的使用。所以我的学习在前期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的短期目的、中期目标,只有一个虚无飘渺的长期的理想。这就像做设计一样,好的设计是从需求抽象到代码有很多过程,而不能得到了需求就立刻开始开始编码。
  当然这么些年的学习和工作多多少少有些收获,下面我说说我的一些学习的心得,这 些方法未必正确,我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我的学习和工作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我不会一时心动而去学习某一技术,在下决定之前我会考虑很多,包括长期的发展,个人路线的规划,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等等,在决定后还会制定更加明确的计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身边可以利用到的资源(包括好的书籍、资料、软硬件环境,也包括有经验的朋友或者师长),以及每一个阶段是怎么过渡到高一阶段的计划,往往在一个学习阶段一旦上路后会走的相对顺利,但是跨阶段通常比较麻烦,比如从学习基础知识转到实践。另外我买书也有自己的方法,现在世面上高质量的书远不如低质量书多,对于一个陌生的技术,往往在第一次买书会选择错误,即使买到一本好书但是它的方向也未必适合你,所以我通常会先在网上查找一些该技术的介绍,有了一点点概念后再去买一本比较薄、相对便宜并且内容相对泛泛而谈的书,这是国内作者最善于写的书:) ,再把它浏览一遍后我就会基本明白这门技术的要点,后面买书和制定计划就会明确的多。否则一开始就想找本好书往往比较困难,而且买回来后努力学习,有时候学了一半才发现是本低质量的书或者是相对过时技术,让人非常懊恼。另外让有经验的人帮你介绍,通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些朋友想学通信、嵌入式开发,但总觉得自己没有软硬件环境,我就按我的了解给 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建立这样的环境,当然我了解的只是我学习和工作的方向。通信我做的是数据网方面的工作,包括TCP/IP、二三层交换、对接入网、H.323和软交换也有一点认识。这些软硬件环境都是可以在PC上构建的。你甚至可以在一个没有网卡的PC上建立一个包含多个路由器、接入服务器、VoIP网关、网守、主机等的仿真网络环境,而且与实际的网络相当接近,当然这需要你有清晰的网络概念和一定的网络知识,我一直在努力开发一套软件将这个过程简化,目前试验已经做完,我可能会将它融入我的操作系统外围扩展软件中。这样的方法我无法用简单的语句讲的很清楚,我可以说一下大概的思想,就是在PC上实现仿真网卡,(知道Windows怎么在没有网卡的机器实现虚拟网卡技术的朋友都应该会明白),然后每一个仿真网卡对应一个虚拟设备,如路由器或者主机。你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完成部分工作,如VmWare等。我现在就是利用一个仿真网卡做自己的开发的。
  至于嵌入式开发环境更加容易实现,PC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硬件平台,现有的嵌入式操 作系统通常都支持X86,你可以在上面做开发,通过软盘Boot或者使用虚拟机装载,我用VxWorks做了试验,在一台PC上跑Windows和VxWorks两个系统。另外Windows上的兼容DOS的16位仿真X86环境也为很多操作系统提供了绝佳的试验环境,我的操作系统在Windows上就是这样实现的。Linux在嵌入式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它在网上有大量的资料,而且也相对比较容易实践。同时很多完善的嵌入式开发环境支持软件仿真,如Tornado、WinCE等。 

编程高手几种必学的编程语言
http://www.souzz.net 2006-02-02 文章出处:希赛网
 
 
我自己在学习编程的过途中有的几个疑问,1)什么编程语言我需要学。 2)学多少种才算可以。最后通过我自己学习感受和对其他编程高手(主要是新闻组)的请教,我认为找到了满意我的答案。抛砖引玉,做个参考吧。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从 python 开始学。因为它在语言设计上很整洁,帮助文件也很全面。而且也是 object-oriented (O-O),尽管我把它作为一个初学者开始的语言,并不代表它的用处和功能不强大。实际上它是个功能强大,可以用来做大的编程工程的语言。
  我知道国内对 python 可能还不了解,因为它相对来说也比较新(1990),到现在有12年的历史了,但是它在国外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同,快速发展。不过我知道邮电出版社最近刚出了一本介绍 python 编程的书,大家可以查询。python 的主页 www.python.org
  Java 也是个很好的语言来开始学编程。不过它比 python 复杂。国外的大学现在都采用 java 作为电脑专业的凯时语言。总之我觉得除了 python 之外,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初学者语言。
  不过,会了这两种语言,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编程员了。学会编程的关键就是 -- “ 编程思想“ 。 学会怎样用一种很“ 广泛的思维“ 去考虑“ 编程问题 “,也就是这种思维是可以放之于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可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局限于单纯的一种语言。这样当你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你只要学习他的语法等等就可以了,至于怎样用这种语言解决编程问题不是早就在你的脑子里了吗。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程序员可以拿到一种语言,一两个星期就可以使用的很熟练了。这,也同样要求你去学几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C 语言是非常有效率的,很多时候你都需要考虑内存的管理等底层的东西。很可惜这些都需要你去花很多的时间去做,问每一个 C/C++ 的程序员,用 C/C++ 编程是不是一个很头疼的事。好消息是,现在的机器都已经很高级,运算的很快,在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用考虑用 C/C++ 去做,忽略它所带来的好处,当然除非这个工程真的很需要处理底层的东西(象 内核的编辑,3-D 图形等)。很多时候 python, java 等都可以实现。另外在现在很多工程所要求的时间都不是足够充裕来用 C/C++ 去做,所以在商业上时间就是金钱,这个代价谁也付不起。
  我这里并没有说 C/C++ 不好,你不应该学。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但不是作为一个初学者的语言来学。在 C 和 C++ 之间,我推荐先学 C 。.因为它相对来说较小,简单。作为一种底层编程语言,C,你可以学到很直接的内存管理,指针,等。另外,很多语言都是用 C 来设计的, 比如 perl , java, python
  其它语言值得一学的有 perl , Lisp(当然你也很一说 effile, proflog),提到 perl 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广泛的应用在网络和系统管理,perl 提倡 "There is always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it" 这主要是从 perl 的语法以及它的独特设计上来获得,记得用几行code 你就可以写出很有效率的程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perl 了。但是perl 的语法着实让很多人头疼 而且对于用 perl 写的大型程序,维护性不是很好,python 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 perl 的用户转向了 python 。很多人用 perl 的目的和用 python 一样,避免在不要求 C 的效率时 使用 C。
  Lisp 据说是很有启迪性的语言,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程序员.(我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 :-)
  我个人推荐 (python, java, C ,perl, 和 Lisp),因为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编程,每一种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交给你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谈到学习编程,单纯的上课和看书只会让你学习语言的特性等,只有学会用编程的思想来思考才是你终生受用的。这些只能依靠 “ 练习 “ 具体就是 1) 读程序 2) 写程序 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你才会真正体会到,这里没有其他可以投机取巧的方法学习编程了。
  至于学多少种,是越多越好吧。但并不是指每个都精通,我想大家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但在你有了坚实的编程经验和基础,了解其它语言的设计方法、构造会开阔你的眼界,没准什么时候你也可以编出自己的语言(咱中国人编的!!) :-)
  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每种语言总是略学皮毛,然后又急匆匆的跳到另外一种语言,那你就会一事无成,永远彷徨在初学者的门槛边。我想这句话不只是对程序员,对我们来说也是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成为软件高手的几个忌讳
   http://www.souzz.net 2006-02-04 文章出处:希赛网
  
 
1) 不会英语:CS源于美国,重量级的文档都是英文的。不会英语,那么你只能忍受拙劣的翻译和大延迟的文档(翻译出来的文档几乎都是很久以前出版的东西)。
2) 急于求成:什么都没学习就开始编程是最大的忌讳。写C++程序语法都能错,数据结构连线性表都不知道,数据库不知道关系模型,TCP编程不知道socket,还是先坐下来学习几年再说(如果说工作急需,我只能说:早干嘛去了)
3) 过于好问:勤学好问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如果把勤学丢了,只留下好问,就是一个恶劣的素质了。事无巨细都去请教别人,一则会让人厌烦,二则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程,也是不可能学习好的。
4) 只会艳羡别人和说别人不该拿那么多钱,而自己却收入微薄:老实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收入的高低和你的水平是有正相关关系的。不是否认有关系的存在,但是绝对不会10个人中9个人有关系而独独你没有。少抱怨一些多学习一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5) 过于不求甚解和过于求甚解。了解为什么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什么都弄明白,那么估计头发白了还没有找到所有答案。当然如果什么都不想细致了解,那么只能去做蓝领了。
6) 过分崇拜他人:我想信很多人都是很厉害的,值得大家崇拜,但是如果过于崇拜,把他们的话当成圣经就没有必要了。你需要突破他们,而不是崇拜他们。
7) 不想吃苦:IT业高收入和高竞争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付出永远别想进步。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