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图像传感器进入到CMOS时代,尤其是手机摄像头出货量大增后,Sony的图像传感器便在消费领域一骑绝尘。这其中,Sony的先进的图像传感器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介绍Sony CMOS图像传感器的几个关键技术中。
1. Column A/D Converter
Column A/D Converter实际是在传感器的顶端或底端放置一行模数转换器,能同时读出传感器中一行像素的所有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可以大幅提高信号读出速度。图1是Sony 2007年商用的列ADC的原理图,这样的设计有2个好处。1. 每一行的信号能并行读出,大大提高传感器信号读出速度,这是CMOS传感器进入高分辨率高帧率的基础,现在的传感器一般在顶端和底部各有一行ADC以加速读出(某些传感器甚至有多行ADC)。2.在图像传感器的底部放置一行ADC,减少了信号从像素读出电路到ADC的距离,从而减少噪声引入的机会。而根据Sony官网的原理图,在模拟域和数字域各加入了一个去噪模块。这些,都能提高图像信噪比。
图 1 Conventional sensors v.s. Column Parrallel A/D Converter sensors(来自Sony半导体官网)
2. Back-illuminated CMOS Image Sensor
背照式CMOS传感器是摄像头能小型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他能大幅提高传感器的感光能力,使得在减少像素面积的同时,还能保持不错的感光能力。 Sony CMOS传感器的商用化是在2009年,其在官网上贴出了如下图2的示意图。
既然有背照式结构的新像素结构,那么对应就有前照式的传统像素结构。图2示意图给出了这两种像素结构的区别,相对前照式,背照式结构将作为读出电路的金属层从硅基上面换到了硅基下面。这种结构的修改,可以避免金属层对入射光线 的干扰,同时硅基深度减少后,更大入射角的光线也可以到达感光区域,从而提高像素的感光度。据Sony官网宣传,背照式传感器的感光度可以达到传统前照式的2倍。
然而,背照式传感器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硅基放到金属层上后,厚度减少,能吸收的最大光子数减少 。而且由于硅基在金属层的上层,增加了CMOS工艺的难度,在蚀刻好金属层后,还需要在铺一层硅基。这在增加技术难度的同时,增加了成本。其实,这些年前照式传感器的工艺也一直在改进,其感光度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对器件大小限制不是很大的应用(比如单反),前照式传感器因其更简单的工艺及底层本,还有不少应用空间。
图2 前照式像素结构 vs 背照式像素结构(来自Sony半导体官网)
3. Stacked CMOS Image Sensor
堆栈式CMOS传感器。在背照式传感器的基础上,把处理电路剥离出来,放到像素层的下面。这样可以减少传感器占的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寸土寸金的手机内,这种空间利用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使用堆栈的方式,可以引入DRAM做缓存,以此实现告诉读出,以支持超高帧率。此外,将处理电路分离出来,还能在电路区域使用和像素区域不同的工艺,提高sensor处理能力,减少功耗等。
图3 堆栈式图像传感器结构(来自Sony半导体官网)
凭借这三个技术的商用,Sony在实现CMOS传感器小型化的同时,还能保证较高信噪比和帧率,是Sony在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中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