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 |
![]() |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人,比全年增加52万人,涨幅21%。

为什么本科毕业生纷纷选择考研,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展开问卷调查,得到以下几点原因。
2. 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以河北、山东省进行说明。
河北
![]() | 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
四川
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 |
![]() |
3. 应届生和往届生读研比例
通过湖北省和河北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

![]() |
![]() |
从图上看,往届省报考人数逐年增长,是因为从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不少在职人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或工作需要,也加入考研大军。
4.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报名比例
以湖北和河北为例。
![]() |
![]() |
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以湖北和河北未来,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报考人数的现象。
5. 男女读研比例
以河北省为例。

![]() |
![]() |
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
6.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比例
以北京、河北为例。

![]() |
![]() |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新政策发布之后,明显提高了考试难度,尤其对于在职考生而言,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
7. 报考的热门专业
以北京为例。
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
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
![]() |
![]() |
8. 四大高校各专业报录比
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例。
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