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12.11】1631.最小体力消耗路径

🔥博客主页: A_SHOWY
🎥系列专栏力扣刷题总结录 数据结构  云计算  数字图像处理  力扣每日一题_

1631. 最小体力消耗路径icon-default.png?t=N7T8https://leetcode.cn/problems/path-with-minimum-effort/这道题目的核心思路是:使用了二分查找和BFS (深度优先遍历)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路径搜索问题,在每一次二分查找中,通过 BFS 来检查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路径,并不断调整查找的范围,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最小值为止

第一步

 static constexpr int dirs[4][2] = {{-1,0},{1,0},{0,1},{0,-1}};

static:关键字用于声明类的静态成员变量或函数,constexpr关键字用于声明常量表达式,连起来用于声明静态常量成员变量

dirs:用于表示四个方向的偏移量。这个数组是一个2维数组,包含了4个方向的偏移值。

{ -1, 0 } 表示向左移动一个单位(在二维平面上,x轴减少1,y轴不变)。
{ 1, 0 } 表示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在二维平面上,x轴增加1,y轴不变)。
{ 0, -1 } 表示向上移动一个单位(在二维平面上,y轴减少1,x轴不变)。
{ 0, 1 } 表示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在二维平面上,y轴增加1,x轴不变)。

第二步

 queue<pair<int,int>> q;//定义一个队列存储BFS中待访问的结点坐标
        q.emplace(0,0);
        //创建一个数组,记录已经访问过的结点
        vector<int> seen(m*n);
        seen[0] = 1;

1.声明了一个队列 q,这个队列用于在 BFS 中存储待访问的节点坐标。这里使用了 pair<int, int>,表示一个二维平面上的点的坐标,pair 类型中的两个整数分别表示 x 和 y 坐标。

2.将起始节点的坐标 (0, 0) 放入队列 q 中。在 BFS 中,通常从起始节点开始遍历或搜索。

3.创建了一个大小为 m * nseen 数组,用于标记已经访问过的节点。这个数组在 BFS 中用于避免重复访问节点(存储方式是m*x + y)

4.将起始节点 (0, 0) 所代表的索引位置(假设是二维平面中的第一个节点)标记为已访问,即将 seen 数组中对应的位置值设为 1

int m = heights.size();//行数
int n = heights[0].size();//列数

表示行数和列数

第三步

 while(!q.empty()){
            //BFS
            auto[x,y] = q.front();
            q.pop();
            for(int i = 0;i < 4; i++){
                int nx = x + dirs[i][0];
                int ny = y + dirs[i][1];//计算当前节点 (x, y) 的第 i 个方向上相邻节点的坐标
                if(nx >= 0 && nx < m && ny >= 0 && ny < n && !seen[nx * n + ny] && abs(heights[x][y]-heights[nx][ny]) <= mid){
                    q.emplace(nx,ny);//如果相邻节点满足条件,将其坐标 (nx, ny) 加入队列 q,表示将要访问这个节点。
                    seen[nx * n + ny] = 1;//同时标记这个相邻节点为已访问(在 seen 数组中将其对应位置的值设为 1),避免重复访问
                } 
            }

 当队列 q 不为空时执行,意味着还有待访问的节点,从队列 q 中取出队首元素(当前节点的坐标),并将其分别赋值给变量 xy。然后将该节点从队列中移出。计算当前节点 (x, y) 的第 i 个方向上相邻节点的坐标。如果相邻节点满足条件,将其坐标 (nx, ny) 加入队列 q,表示将要访问这个节点。同时标记这个相邻节点为已访问(在 seen 数组中将其对应位置的值设为 1),避免重复访问。

abs() 是 C++ 中的一个函数,用于计算数值的绝对值。

第四步

 if(seen[m * n -1]){//最后一个进入到数组中了已经被访问
                     ans = mid;
                     right = mid -1;
        }
        else{
            left = mid + 1;
        }

二分法部分当 if(seen[m * n -1])表示最后一个进入到数组中了已经被访问

所以总体代码实现为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constexpr int dirs[4][2] = {{-1,0},{1,0},{0,1},{0,-1}};
public:
    int minimumEffortPath(vector<vector<int>>& heights)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999999;//十的六次方-1
    int ans = 0;
    while(left <= right){
        int m = heights.size();//行数
        int n = heights[0].size();//列数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2);
        queue<pair<int,int>> q;//定义一个队列存储BFS中待访问的结点坐标
        q.emplace(0,0);
        //创建一个数组,记录已经访问过的结点
        vector<int> seen(m*n);
        seen[0] = 1;
        while(!q.empty()){
            //BFS
            auto[x,y] = q.front();
            q.pop();
            for(int i = 0;i < 4; i++){
                int nx = x + dirs[i][0];
                int ny = y + dirs[i][1];
                if(nx >= 0 && nx < m && ny >= 0 && ny < n && !seen[nx * n + ny] && abs(heights[x][y]-heights[nx][ny]) <= mid){
                    q.emplace(nx,ny);
                    seen[nx * n + ny] = 1;
                } 
            }
        }
        if(seen[m * n -1]){//最后一个进入到数组中了已经被访问
                     ans = mid;
                     right = mid -1;
        }
        else{
            left = mid + 1;
        }
    }
    return ans;
    }
};

有一个注意的点,注意看heights大小的最大值为10的六次方,所以我们right初始值为10的六次方-1.

  • 39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_SHOW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